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南水北调,中国环境报社主创人文生态纪录片《汉丹清流》登陆央视

中国环境 2021-05-19


历时两年多拍摄,由中国环境报社主创的人文生态电视纪录片《汉丹清流》,于2021年5月18日将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中华民族》栏目首播第一集。



纪录片聚焦地处秦岭腹地的陕南三市汉中、安康、商洛,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实现绿色转型发展,为确保南水北调一江清水永续北上,在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



本片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中国环境报社、汉中市人民政府,安康市人民政府、商洛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中国环境报社影视新闻中心、陕西省环境保护宣教中心联合摄制,汉中市生态环境局、安康市生态环境局、商洛市生态环境局支持拍摄,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监制。


具体播出时间以央视网预告为准。


分集概述

 第一集《 水出秦岭 》


人类文明的第一行脚印,是踩在湿漉漉的河边留下的。逐水而居,是从古至今人类争取生存与发展一直遵循的基本规则。水以润泽万物、滋养生灵的特性,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


“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中国北方之雄浑、南方之秀美的山水画卷以此为界徐徐展开。秦岭,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八百里秦川受到它的涵养和庇护得以风调雨顺;华夏文明的地理、思想、政治、文化之矩在这里承载。



秦岭“脉起昆仑,尾衔嵩岳”,以它庞大的体量“分地络之阴阳”,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这座被尊称为中华父亲山的秦岭,是世界物种的基因库、是中华地理自然标识、更是中国顶级生态空间。绵延1600多公里的秦岭山脉,一手挽着长江,一手牵起黄河,成为滋养周秦汉唐的肥沃厚土,也见证了沧海桑田般的历史际遇。


汉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发源于秦岭山脉的源头之水,一路纳山泉、汇溪水、千回百转顺流而下,然后一路高歌汇入长江,奔涌向海。



一个地方有了水,便有了生气、有了灵气。河流犹如大地身体里的血脉,在它强力的跳动中,大地才伸展着它的肌体,生命才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沿汉水源头而下,夹于秦巴山地之间的汉中盆地,坐落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汉水、汉朝,与刘邦、张骞、蔡伦、诸葛亮这些历史名人所创立的丰功伟绩,与这方水土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秦岭山地有众多的地方风味小吃和名菜佳肴,既有北方风味也带南方特点,经数千年民俗风情的演变而具有陕南地方特色。而这些小吃无不与优质的水源有关,无不依靠这一江清水。



立夏时节,秦岭大山里的温度已经慢慢上升,山野菜摇曳多姿,正是马家村人准备腌制浆水菜的日子。要吃特制的浆水菜,就要及时到沟边、坡地、林子里去挖这些野菜。正因为有汉源清冽的泉水,依水而居的村民用其酿出独特、美味的浆水菜,也成为了游子们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味道。


初春,秦岭大山里的糜子树吐出新叶,这种生长在海拔1700米的植物叶子,在山外人看来它能成为一道美食就是一种不可思议,而智慧的陕南人把绿叶和水的交融发挥得淋漓尽致。一种被称为“神仙粉”,也神仙豆腐”的做法非常简单,取自山中的泉水、摘取山里的树叶,没有复杂的工艺和其它添加,做出来的神仙豆腐,质感滑溜、鲜嫩甘甜。



历史和现实不会遗忘那些让世人惊叹和热爱的大好河山。汉江和丹江就是这样让人们难分难舍。她们承载的不仅仅是历史和文明,更承载着今日我们的希望和梦想。


历史上的汉丹两江因为水上交通便利,在沿岸的大小市镇曾经遍布着众多的各地商会。南来北往的商人、船夫们沉浸在各自家乡戏曲中,寻找着最熟悉的韵律,不经意间,汉丹江沿岸成了全国各地方戏曲的汇聚之地。而正是这种汇聚带来的交流,最终催生了汉调二黄这种包容并蓄、独具魅力的艺术形态。从此,汉调二黄一路从民间唱至庙堂,从汉江响彻京城。


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还是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缔造和分隔者,也被尊为华夏文化的龙脉,从秦岭流淌出来的水系滋养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央视网《汉丹清流》第一集介绍





三报假数据蒙骗督察组,相关领导一问三不知,一张督办单揭开谜底


一图一故事 | 信访工作间的坚守


抓住“小切口”,做好“大文章” ,长江、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把握“十四五”关键期、窗口期,持续推动碳达峰行动



来源:中国环境

编辑:邢翰韧

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


版权声明


中国环境报社旗下媒体包括中国环境报、《环境经济》杂志、中国环境APP、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微信、中国环境微博等。为维护自身版权利益,制止非法转载行为,特此郑重声明如下:

1、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凡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微信和微博等公开传播平台上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须事先取得中国环境报社的书面授权后,方可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和转载,且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同时按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向中国环境报社支付版权费用。

2、任何媒体机构及营利性组织,未经书面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中国环境报社所属版权的新闻作品。对于侵权行为,中国环境报社将予以警告。

3、对于警告无效者,中国环境报社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公开谴责、向国家版权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等多种措施以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4、对于各类非法转载行为,欢迎读者举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联系电话:010-67175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