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6月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想放假,想和这些大自然的治愈系真诚对话!

2016-08-30 蒋大人 地道风物


聂鲁达在《大地的居所》里这样描述人与大地之间的微妙关系: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仿佛你已远去。

的确,大地常因其‘静’与‘稳’而被忽视,

但当我们追索至记忆深处之时,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根’乃是大地馈赠。”


除了埋头工作和书本,你是否想过生活还有另一种选择和可能,在旷野、山川、湖海这些大自然的治愈系面前,还有什么烦恼,郁结不可以化解?


“夜晚看到月亮熠熠生辉。很想与一人飞速驱车开到夜色中的深山......一起凝望山岗映衬中的明月。听着万籁俱寂,偶尔昆虫啼鸣,大部分美好的时刻,我们无人分享,无人对照。


与其将不愉快郁藏于心继续发酵,不如试着把说不出口的心事向山川大地吐露,在四季自然中寻找和解之道。




旷野
|时间是一匹温顺的白马|



摄影@木白-文


有一种大地的诱惑叫旷野,称它为自然诗意的创作一点都不为过。“旷野”单是名字就让人心生向往,草场、河流、山风、动物等鲜活的元素随性地排列铺陈。整个小天地全然由自然的节律掌控,野蛮生长的草木,不受管束的动物,如约而至的星月……


摄影@木白-文


来到旷野,你能真切感受到什么东西被治愈,像一把留有余温的熨斗,能够平抚生皱的岁月。时间在这里仿佛停滞,化作一匹低头嚼草的白马,骑上它漫无目的地晃荡,听不徐不疾的山风浅唱一支慢调的歌。


待在旷野,享受自由诞生,任凭内心的桀骜肆意滋长。


面对一望无边、无限包容的旷野,除了放空思绪与自然融于一体,想不出还能做些什么。




山川
|人可以获得一些永恒的力量|


摄影@回形岛


“山川的徒,岁月的奴。

此生无尽藏,皆付诸天地,

倒也落得三分闲情两杯淡酒一醉无忧。”


如是我闻,岁月山川,一幅宁静的自然画作里,人不一定是外来者,也可以是景致的构成。山的背面是山,风的后边是风,层层叠叠,交织着世间的平静和安稳。





摄影@回形岛


如果要给自由下定义

那应该是——

灵魂可以与人交流,

脚步可以踏遍世界上每一条山川河流。


自由不等于没有管束,山划定了自由的界限,川又将自由引向了远方,走向山川是一种与生活疆界的对抗方式。




湖海
|灵魂也开始歌唱|




”长久地生活在海边,
熟悉了潮涨潮落的气息。

知道了哪里的青苔滑腻,
蚌壳密集,
繁花,

开向何处。


最理想的居所,应当是与湖海相依,等浪声入耳,看海水靠岸。湖海是一个美人,被风漾起的水浪是她轻质的裙摆,她的力量在于惯常的一涨一落能够不留痕迹地带走生活的琐碎和躁虑。




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很细地观察世界,安静地待在湖海,跟大朵的白浪讲些自己的事儿,顺便想象一下大地的前世今生,生成演变。当头脑被眼前的永恒填满,个人的悲喜忧愁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土地
|所有丰厚的馈赠都是大地的深情|


摄影@回形岛


“出去吧,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海洋文明偏爱她喜欢冒险的子民,要求刚出生的小孩健康强壮,成年勇敢有胆。面对海洋,人们必须鼓足船帆,靠勇气和运气换取财富。


而诞生在陆地的农耕文明,性格则稳重内敛,对万事接纳包容。她的儿女几乎人人都能分得一份相差无几的爱。对熟悉的依恋和渴望,使“田园荒芜胡不归”至今还在现代人的思绪打转,“归来吧”入梦的呼唤, 扰乱了多少异乡人的夜晚。



摄影@木白-文

摄影@回形岛


“耕耘土地,不误农时,全无投机取巧和终南捷径,只能用汗水浇灌幼苗,只能用双脚留下深深浅浅的足印。大地会无声地告诉你:最明艳的花,也浸透着最辛勤的血汗。”


中国人的土地情结,在许多地方仍有延续。地人的关系十分纯粹,土地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居所问题,还赐予了我们“故乡”的概念,更多的时候意味着生活和一切可能的开始。


我们常说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土地没有偏私、毫无保留的馈赠,这个世界上你很难再找到比脚下的土地更坦诚的事物了。



○图片已获作者授权○

-END-


投稿邮箱| didaofengwu2015@qq.com 

我们每天都会看哦

点击图片阅读《处暑丨告别夏天的9种声音》


点击图片阅读《情愿老死在中国的月门轩窗之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