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浅谈英语创意写作1: 参考书和被动语态

钱佳楠 钱佳楠 2022-12-12

按:这是最近两年我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本科生创意写作课的讲稿。创意写作课因为其独特的实践性质,所以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用于细读作品和讨论学生的习作。但是因为我的课针对的是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我为每堂课做了5-10分钟的微讲座,主要涉及英语写作的最基本层面。如今,爱荷华岁月已经结束,就整理这些笔记给对英语写作感兴趣的朋友。如果希望了解更深入的创意写作层面,欢迎搜索我的在线课程。

 

两本重要的参考书:

 

“The Elements of Style” by William Strunk Jr. and E.B. White

 

“On Writing” by Stephen King

 

说明:英语,和任何语言一样,有其独特的审美取向,也因为如此,形成了一些“原则”,当然,你可以说任何规则都是可以打破的,但是正如William Strunk Jr.在“The Elements of Style”里说的:Break it for a good reason。如果你没有合理的理由,那么你打破规则的行为就会被英语读者认为是“刺耳的”(jarring),甚至是错误的。所以,作为英语非母语者,更有必要先掌握这些规则。

            史蒂芬·金的这本《论写作》也是不少中文写作者钟爱的书,确实很好,但是我一直想强调,里面的很多规则不适用于中文,比如尽量不使用副词,少用不必要的形容词等等,这是因为英语句子的灵魂是动词,并且英语有非常丰富的动词,导致很多副词确实没有使用的必要(在第二讲会详细说明),而且英语读者非常反感重复和啰嗦。清晰,准确和简洁是英语最重要的审美原则。然而,中文的美感很大程度来源不同的方面,你会感到有些重要的英语作品翻译过来语言平淡无奇,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不喜欢平淡无奇的语言(知堂先生那种平和冲淡并非简单无奇),我们也不喜欢过于简单的句式(我们认为余华的语言是朴拙的,缺乏文采的)。所以,我很希望中文写作者在我们自己的语言里摸索中文的审美取向,而非照搬英语的审美取向。

 

关于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这两本参考书都有这条原则:总是使用主动语态

 

重申,这是一条通行原则,可以打破,但是我们先来看:(1)为何有这条原则;(2)什么时候可以打破这条原则。

 

看这两个例子:

 

•        My first visit to Boston is remembered by me.

•       I remember my first visit to Boston.

 

 

哪句话读起来更舒服?对于英语读者而言,第二句话舒服多了。

 

为什么?还是说回到英语最重要的审美原则:清晰,准确和简洁。清晰的一个表现层面就是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明确,第二个句子要比第一个句子清楚,并且直接,一下子就知道谁在干什么,有了主动态的remember,我们就抓到了这句话的重点;再者,第一句话还有妨碍简洁原则的冗余词:by me,听起来很刺耳,没有必要这么表达。但是,如果你把“by me”去掉,这个句子就不清晰了,不能确定知晓“记得”的主体是谁,也就是说违背了清晰原则。

 

但是,我不是在建议我们不能使用被动语态,而是强调,我们应当为了某种合理的理由使用它。请看以下三个例子:

 

•       No tear was shed by her.

•       She shed no tear.

•       All came to the funeral but no tear was shed.

 

三个句子读起来的感受是不同的(中译或许感受不到)。第一句话很“怪”(odd),但是如果你希望引起“奇怪”的感受,你可以用第一句话(约翰·契弗有个小说用大量被动语态来描写一个被当众剃头羞辱的女性,因为他想突出这位女性无法掌控这一刻的命运);但是,如果你不希望让这句话引起“奇怪”的感受,可以选择第二句话的表达,理由参见之前的分析。

 

有意思的是第三句话,这是我为了教学的需要而写的。这句话具有蓬勃的戏剧张力(tension),而且符合清晰,准确和简洁的原则。我们来看为何第三句话能引起如此强烈的效果。

 

首先,不用添加冗余的“by them”,符合简洁原则。这是因为主语很清晰——前半句的开头是All,后半句强调了no tear,所以“落泪”的主体非常明确。

 

第二,可以比较:All came to the funeral but no one shed a tear. 这句话的戏剧张力没有后半句使用被动语态强。这是因为:All came to the funeral but no tear was shed的两个分句不仅主语发生了变化(一为人,一为物),而且语态发生了变化(一为主动,一为被动),读这句话会吸引更多的注意力(attention),所以读者不能简单读过,因而它也引起更强烈的阅读感受,这种感受也符合这个矛盾且富含潜在文本(subtext)的场面。

 

先分享这些,后面的陆续再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