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卧龙,那里的月光和阳光

2017-12-14 看熊猫



雪晴后的月夜,冷冷的银光洒遍大森林。耳机里的信号声越来越强烈,表明大熊猫“貔貔”离观察点“4X”越来越近了。张和民不由得拉开帐篷拉链,月光带着刺骨的寒气猛泻进来,小帐篷像一下子沉入冰海。随着箭竹林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戴着无线电颈圈的“貔貔”大摇大摆走了过来。它来干什么呢?还不等张和民猜测,“貔貔”已经把帐篷下的饭锅叼走,一屁股坐在对面冷杉树下,风卷残云般把一锅米饭吃得精光。就这样,“貔貔”一下子吃掉了张和民和同伴三天的饭。为了不耽搁每15分钟一次的记录,张和民和同伴靠硬饼干熬过了饥寒的三天。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生的事。那时,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是中外合作研究野外大熊猫的观察站。海拔3000多米高处的“4X”是“五一棚”派生的监测点。当时,作为“五一棚”的常客,我对那片耀眼的银白记忆深刻,那是让人感到饥饿的月光。


那时的卧龙,真是清苦寂寞。记忆深处,往事历历在目。


箭竹开花了。为调查灾情,王鹏彦和另一位同事,在森林中迷了路,度过了一生中最惊险的三天,终于在第四天走回来。


1984年除夕之夜,周小平独守寒风岭。当家家户户吃着年夜饭,收看“春晚”时,他只能听到野狼在风雪中凄厉的长啸……


80年代初,一百多名大学生陆续走进卧龙,很多人又因各种原因调走了。当然,离去的不乏成功人士。与张和民同时期来的,仅留下王鹏彦、周小平、汤纯香等6个大学生。


转眼间,三十年。挺住了,终于壮大。张和民和他的团队扛起了一面辉耀世界的旗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经过艰苦攻关,大熊猫“人丁兴旺”,年年有喜,圈养大熊猫从10只发展到目前的179只,约占全球圈养大熊猫总数的60%。特别著名的“团团”“圆圆”、8只北京奥运熊猫、10只上海世博熊猫及广州亚运熊猫都出自保护研究中心。如今,大熊猫人工饲养和繁殖技术已输出到欧美和亚太地区,广泛的国际合作让海外不断传来熊猫宝宝令人陶醉的啼叫声。


成功的背后,付出了什么?


张和民曾抱起两岁半、体重近50公斤的“英英”往树干上放,教它爬树,进行体能训练。“英英”反复练习多次后,突然发毛,对着张和民的左小腿一口咬下去,接着又一大口。鲜血浸湿了裤腿和鞋子,剧烈的疼痛让张和民握紧手中的培训棍,只要狠狠打下去,“英英”就可能松口,但他舍不得打。这一咬,在他的小腿上留下很深的伤口,他不得不在医院里躺了三个月。面对受伤的张和民,妻子掩面而泣。


谈到这一次受伤,张和民叹道:“爱上大熊猫,不容易啊!”


是啊,若是熊猫粉丝,可以轻松地讲,我爱熊猫的憨态可掬,“不卖自萌”,爱它的一切一切。但作为生物学专业人士,爱上大熊猫,就意味着要毫不吝啬地献出他们的智慧、汗水、泪水和热血,献出他们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


张和民和他的熊猫宝宝们


5·12汶川大地震后,关于这句话,卧龙给了我最精彩的诠释。


地震突发时,张和民从成都开会回来,卡在都江堰至映秀路上,突然置身于美国灾难大片现场,满眼是人间惨剧。他抱定“与卧龙生生死死在一起”的决心,逆着惊惶失措的逃难人群,走向卧龙,勇敢面对死神。


卧龙离震中映秀的直线距离不到10千米。天崩地裂之时,研究中心的大熊猫兽舍几乎全被摧毁。中心所有工作人员挺身而出,先将35名外国游客送到安全地带,救出50只大熊猫,还把仓惶出走的“团团”“圆圆”“帼帼”等多只大熊猫搜救回来。


我赶到时,正遇上研究中心的年轻人和武警战士,把出逃的“茜茜”从山梁上抬下来。脱下一件件沾满泥泞的外套,衬衣上竟是血迹斑斑!原来,大家只顾着救“茜茜”,没防着蚂蝗叮咬。目睹李德生、魏荣平、黄炎、王超脱下的一件件血衣,我觉得嗓子眼热辣辣的,半天说不出话。


美国国家动物园史密森保护生物学院物种保护中心主任大卫·威尔特博士说:“我作为科学家,在过去的30年中走遍世界,有幸在地球上最美丽的保护区,与最好的野生动物保护学家一起工作。但是我可以诚挚地表示,由于卧龙对保护做出的独特贡献,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其他保护区可以有卧龙这样的国际声誉。”


尽管震后次生灾害凶暴,三次特大山体滑坡把刚修好的新公路几乎捣毁多半,交通几近瘫痪,从映秀到卧龙的46公里完全是从泥石流中掏出的一条狭窄险路。但是,以卧龙核桃坪为基地的大熊猫“野化培训计划”从未中断。继去年放归野化的雄性大熊猫“淘淘”之后,今年又放归了野化的雌性大熊猫“张想”。


11月6日那天,位于石棉县栗子坪的野放地,天气忒好,阳光下的群山,色彩艳丽斑斓。不远处就是安顺场,红军长征强渡大渡河的纪念地。78年前,一帮血性男子汉从惊涛骇浪中夺取胜利,他们以行动激励着后来人,勇敢地跨越着科学征途上的一条条“大渡河”。


中外记者蜂拥而来,国际著名纪录片大师道格拉斯·布朗带上助手和“长枪短炮”,身穿一身树叶藤萝的伪装服,显得特别兴奋。他要为《地球的人类时代》这部超级大片,拍出最具华彩的中国篇章。


时近正午,笼门开了,调皮的“张想”迟迟不想出来。它从容地东张西望,缓慢起步,那熟悉的竹风清香,牵引着它一路小跑,钻进密林。


大熊猫张想放归自然


这天早上,我问张和民心情如何,他悄悄说:“有点舍不得啊!”


阳光,亮得耀眼。我注意到张和民痴痴目送“张想”的那双眼睛,有一滴亮光。那是饥饿的月光,温暖的阳光,全化着泪光,在眼中闪烁。


文章来源 | 《读者报》

图片来源 | 网络




 野生大熊猫麻麻叼崽“亲子游”,背后的原因让人欣慰

 滚滚档案 | 坎坷回家路:大熊猫祥祥的故事

 滚滚视频 | 大熊猫宝宝爬窗咬竹子,呆萌表情萌炸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