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危为安!大熊猫“成就”终于又能和大家见面了
大熊猫“成就”
大熊猫“成就”于2018年2月24日下午,突然出现食量减少和倦卧等异常行为,杭州动物园兽医按消化道功能紊乱进行常规治疗后未见好转。
2月26日晚间,杭州动物园向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报告“成就”病情,并邀请基地专家来杭共同诊断和治疗。根据“成就”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检查,由杭州动物园和成都基地组成的联合医疗团队初步将“成就”诊断为“上消化道梗阻”。
为明确上消化道梗阻的确切部位,3月2日下午联合医疗团队将“成就”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行腹腔镜探查确诊,结果显示:急性胃扩张伴胃积食潴留。3月2日晚上,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动物园和成都基地组成的医疗团队经过紧急会诊后,决定立即对“成就”采取胃切开术排除胃积食潴留的治疗方案。手术在邵逸夫医院完成,全程历时4小时。术后,联合医疗团队及时将“成就”送回杭州动物园进行术后治疗与护理。
由于手术部位和大熊猫物种的特殊性,加上国内外至今未见有关该病的文献报道,更无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使该病的术后治疗与护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和挑战。为竭尽全力抢救“成就”生命,杭州动物园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还特别成立了专门的联合医疗和护理团队,对“成就”实行24小时昼夜不停的医疗措施跟进和精心护理。护理治疗期间,联合医疗和护理团队先后成功化解大熊猫“成就”的主要难题包括:
(1)十二指肠胃食道返流;
(2)腹部缝合口维护;
(3)长期无法进食动物机体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平衡维护;
(4)突发性腹膜炎导致的炎性腹水引流和抗感染治疗;
(5)手术后胃动力功能恢复期食物结构与供给量平衡;
(6)胃动力功能恢复期下消化道可能出现的机械性梗阻预防;
(7)突发性溶血性贫血治疗。
八方援助,牵一发而动全城
在大熊猫“成就”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联合团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先后派出4名兽医千里援杭,在杭坚守一个多月,日夜奋战,共同救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曹利平主任专家团队全力以赴保证手术治疗;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大学动科院动物医院、上海野生动物园等单位给予了此次救治极大的医疗技术支持;杭州植物园、钱江管理处、凤凰山管理处、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等兄弟单位,给“成就”在护理期间采集各种竹叶(竹笋),进行了积极协助和各种便利。大熊猫“成就”能够顺利渡过难关,转危为安,是大家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的结果,担心“成就”的熊猫粉们现在也终于可以放心了。
熊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大熊猫的急性胃扩张伴胃内积食潴留在圈养大熊猫历史上是首例,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对于该病的诊疗尚无成功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大熊猫“成就”手术前预测的术后难关基本全部发生,先后出现十二指肠胃食道返流、腹膜炎、电解质失衡、剧烈呕吐、严重贫血等情况,一度呈现病危状态。联合团队面临前所未有的治疗护理难题,给团队成员带来极大的困难与挑战,治疗护理的每一步都是创新和突破。
第一是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胃液返流问题。联合团队在“成就”术后前5日的麻醉输液治疗中,每天都必须对其胃液量进行监测,并对过多的胃液进行抽排减压。“成就”曾在手术后头2天麻醉治疗中突然出现十二指肠胃食道返流,被联合团队紧急化解,未产生因胃液返流造成的异物窒息后果,每一次的化险为夷都惊心动魄。
第二是腹膜炎治疗。除选取敏感药物进行全身抗感染合并支持治疗外,腹腔安置引流管进行持续性引流腹腔积液是极其关键的。然而对大熊猫来讲,在腹部安置引流管进行持续性引流是非常不现实的,任何安装在腹部的装置,在麻醉清醒后随时都可能被抓破、损坏,甚至误食,这给腹膜炎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此期间,联合团队每天在麻醉治疗期间都设置腹腔引流管尽可能彻底排空腹腔积液,随时根据腹水培养结果选择针对性的敏感药物治疗。
第三是维持水、电解质和营养平衡。对于长时间不能进食、身体状况极其虚弱的“成就”来说,每次麻醉都是巨大的挑战。联合团队必须要充分评估各项指标,同时又要考虑长时间麻醉对“成就”的影响,制定针对性液体治疗方案。输液过程中还需严密监控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各项指标,保证麻醉输液顺利完成。
第四是突发性溶血后引起的严重贫血。3月15日在例行检查和治疗时,“成就”血色素徒然降低到只有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口腔黏膜变白、心率加快,出现极重度贫血现象。输血等于救命,“血源、配血是否成功”等等难题摆在团队面前,为竭尽全力挽救“成就”生命,联合团队经过紧急商讨后,迅即采集大熊猫“双好”血液进行紧急配型,结果显示配型成功。通过训练后,在非麻醉状态下采集“双好”新鲜血液紧急输入“成就”体内,随后症状有所缓解,口腔黏膜颜色略有改善。并通过中西医有效结合,“成就”的溶血症状得到控制,贫血状况有所改善,这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希望,也为后续的护理治疗提供便利。
第五是胃肠功能对食物耐受性的监测和评估。因为“成就”是急性胃扩张伴胃积食潴留,手术后如何判断胃的收缩功能及幽门关闭情况,如何评估胃肠功能恢复,没有先例可以借鉴,联合团队经过不断探索,在“成就”术后第七天治疗结束后,开始为其提供少量清流质的营养液,并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胃的容积大小和动力功能恢复情况。后续,通过严格观察“成就”的行为、排便等表现,从清流质到半流质,从半流质到流质,从竹笋打浆到竹叶细末,从200ml到1000ml,固体物质从几十克到一百克,再到上千克,每一次都严格统计食物供应量,严密监测“成就”的摄入量与排出量,整个过程24小时动态管理,一丝不苟、严谨细致。期间出现,因“成就”纤维摄入量太少发生排粘行为,一天12小时不吃不喝不动,联合团队只能反复论证、重新开始,每前进一步就是希望,保持“成就”的胃肠功能畅通就是保护其生命线。
同时,联合团队全力以赴防止“成就”抓咬腹部缝合线,坚决杜绝腹部缝合口开裂现象。完全依靠人工驱赶、24小时监护,值班人员全程一刻不停,密切关注“成就”的抓咬行为。在长达两个月时间内,“成就”未发生因外部原因引起的伤口撕裂和感染。
“成就”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虽然大熊猫“成就”的生命体征已经基本恢复平稳,但由于手术的特殊性,其身体完全恢复的过程依旧漫长,且“成就”采食以来,对竹叶(竹笋)的选择异常挑剔,护理工作依然长路漫漫。因三月中旬乍暖乍寒之际,可供选择的新鲜竹叶非常有限,竹叶供应出现供不应求情况。联合团队从新鲜发芽的嫩竹叶和笋尖开始尝试,同时坚持对其每次的粪便进行检查与称重,终于在3月24日,“成就”首次自主采食竹叶后,经过十余小时消化排便,在粪便中检测到竹叶残渣成分,这一结果令人振奋,说明“成就”对竹叶、竹笋的耐受性良好,胃部功能恢复符合预期判断。
但是,“成就”的采食标准非常不固定,挑食情况严重,对浙东四季竹、慧竹、大叶竹等少数几种竹叶喜食程度较好。护理团队针对这一情况,紧急联系周边各可供采摘点,每天前往进行选择性(以鲜嫩、叶厚为特征)采摘,以此满足“成就”竹叶的日常供应。在竹笋的选择上,联合团队也进行了各种尝试。从市场上采购多种新鲜雷笋进行比选,从刚开始的雷笋笋尖,到后来赴周边选取少量毛笋、早竹笋、淡竹笋、苦竹笋等野生笋种进行饲喂,以此满足“成就”的日常采食总量,保证其每日粪便总量维持稳定并缓慢增长。
截止目前,“成就”生命体征平稳,各项指标已逐渐恢复正常,精神和自主活动稳步好转,现已全面进入身体恢复阶段。综合多方因素考虑,针对“成就”日趋丰富的活动行为,联合团队计划于4月26日起,每天上午7:30~9:30,逐步将“成就”尝试放入内展厅,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广大猫粉朋友和市民游客,可以在规定开放时间段内进行探视,并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管理,安静、有序探视,禁止带有闪光灯的摄影摄像拍摄,为“成就”的康复训练提供舒适的环境,避免其应激反应。联合团队也将根据“成就”的行为表现状况,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希望“成就”能早日康复。
号外~号外~
《看熊猫》杂志新鲜出炉啦~
《看熊猫》是一本以大熊猫命名的杂志。里面有萌萌的大熊猫,也有关于熊猫的科普知识,是一本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
订阅方式:长按识别上图中的二维码或者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选择购买。
来源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