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科普 | 历经沧桑的大熊猫
大熊猫身世非凡,早在800万年~900万年前,那时人类起源尚处在森林古猿时期,在云南西北禄丰、元谋等地的热带潮湿沼泽接近森林的地方,已生活着始熊猫,它是现代大熊猫的直系祖先。从发现始熊猫下颌的化石牙齿结构分析,它们已经从古食肉类的祖先经过约300万年~400万年的时间,距今1200万年前已经转变为杂食性了,推测约有现在大熊猫的1/4大。
始熊猫以后又经历了400万年~500万年,到了上新世末,更新世初,即距今大约300万年前,它们开始演化为现在大熊猫约小一半的小型大熊猫,其食性推测可能已转化为以竹叶和竹笋为生,类似现今小熊猫的食性。它们在更新世早期首度得到了发展,在广西、北至陕西秦岭南坡均发现有它们的化石。
在更新世时,气候十分寒冷,冰期间冰期维持了200多万年,小型大熊猫逐渐适应了剧烈的气候变化,它们身躯逐渐增大,而身躯表面积则相对地逐渐减小,从而递减体热的散发,以减少能量消耗,使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严寒的气候,到40万年~50万年前即已演变为现在的大熊猫了。但与大熊猫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如剑齿象、剑齿虎、巨猿等在冰川的袭击下,已经绝灭,而马来獏和犀等动物则迁移到我国以南的热带地区生存下来。惟独人类,那时进化到猿人,居住在山洞而逃过了这一劫,演化成现代的人类。大熊猫则在山谷中顽强地抵御着严寒而生活了下来,成为动物界的佼佼者和活化石。
最后一次冰川更显得猛烈,大概在距今1.1万年前,地质时期已进入到全新世。气候开始变暖,人类已由旧石器时期进入到新石器时期。大熊猫适应着变暖了的气候,躯体相对地比化石大熊猫变得稍小些。大熊猫从山谷又向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等低山有所扩散。但当人类进入到铁器时代,近5000年文明进步、生产和生活区域的扩展,又逼使大熊猫开始向西退缩。公元1300年前的唐、宋、元时,气候处于暖温时期,它们退缩得较为缓慢;自进入到明、清,气候处于冷期,即所谓的小冰川时期,它们向西退缩的步伐加快,至清末民初河南等上述地区已经绝迹,它们退缩到秦岭、岷山、邛崃山、相岭和凉山等几大山系的高山深谷的原始森林中残存着。
20世纪末期以来气候开始变暖,我国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措施的实施,保护环境已成为基本国策,人们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大熊猫随着冷退暖进的规律迎来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
大熊猫不仅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迁,由于它们是从食肉类通过自然选择,以竹为生演化而来,故它们的食性也十分独特,令人惊叹。演化至今,它们的消化道短,胃肠平和无盲肠等特征,却能大量地食竹,如何消化、令人费解。它们的牙齿在食肉类的基础上,适应着食竹,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三对门齿丧失切割的机能,而起着剥弃竹青,咬理粘结毛发的梳理作用。犬齿不像猛兽那样似一把利剑,有杀伤猎物的能力,而成为圆锥状,供作争斗的武器,故战斗性强的雄体比雌性要粗些,出现了性二型的分化。它们上颌最后一枚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失去了食肉类用以撕裂肌肉和切断筋腱的食肉齿(又称裂齿)的特征,而与后面的臼齿一起,变得磨面宽大,齿根增强加长,再配上的强大咀嚼肌肉,哪怕是像指头那样粗的竹茎,也能像铡刀一样轻易咬断。但它们的胃简单,肠道短,限制了滞留纤维的发酵,其容纳量也有限。同时它们的消化液中,脂肪酶很少,而淀粉酶却很多,从而限制了它们不能消化竹中大量的纤维素,只能消化吸收细胞内含物。它们的肠道虽短,但很粗,内层粘膜层绒毛比食肉类长而密,这就大大扩大了消化吸收的面积。由于竹子纤维量大而粗糙,它们的肠道粘膜还适应性地有特别发达的粘液腺,能分泌大量很稠的粘液,包裹着似橄榄而粗大的粪便,从而减轻了对肠道的擦挨。
我们经过对它们的粪便进行大量分析,其组成99%是竹类。它们终年以竹类为生,但不同季节其食谱尚有差异。在春夏季最爱食清香可口的竹笋,并择优选择相对较粗的竹笋,放弃过细和过粗而纤维过高的竹笋。较粗的竹笋纤维含量低,糖分含量高,净收益大,并且细嫩多汁,适口性好,又容易消化,因此每当发笋季节,竹笋就成了它们的主食。到了夏季竹笋纤维含量最高,它们开始选择青绿色的、年龄较小的竹茎为食,弃食枯而黄的老龄竹。秋季高山上的竹类开始萌发新的嫩叶,这时它们又转变为以枝叶为主食。新枝嫩叶在竹株中是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冬季从11月至次年1月,较漫长,高山竹的枝叶已枯萎,营养价值下降,这时若低山有竹类,它们则下移采食未枯竹的绿色枝叶为食,而岷山和邛崃山海拔2000米以下基本已被开垦而无竹,它们只能留栖山上以老笋——实为未发枝叶的幼竹为食,部分食些尚未枯萎的枝叶。
由于竹类是高纤维低营养价值的食物,故它们从不冬眠,每天都在忙于填饱肚皮,其日食量居食肉目动物的首位。但由于各季节食谱不同,其食量也有差异。以竹笋为主食的季节,它们每天近20小时在寻找适宜的竹笋,食量可达40公斤,仅消化5小时即排出。由于竹笋容易消化,故可缓减肠道的容纳量。它们每天在这个季节要排150团粪便,每团平均重100克,即每天排便湿重约30公斤。夏季若以竹茎为主食,据我们过去统计每天吃冷箭竹3000多株,若吃较粗的玉山竹每天只吃700多棵,每天所吃总量17~20公斤,在肠道滞留时间约10小时排出,每天约排100~120团,由于竹茎干燥,每天必饮水,故排出粪便的湿重约20~30公斤。秋季以竹的枝叶为食,由于营养价值在竹株中最高,每天仅食10~14公斤,滞留时间最长,需14小时后才排出,每天约排粪便100团,湿重约20公斤。
它们每天从所食竹株获得的粗蛋白是足够的,每天昼夜兼程寻找优质的竹,主要在于尽可能多地获得一些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竹株中含脂肪很少,它们不可能像熊一样贮藏脂肪以冬眠形式度过严寒,而仍需在冬季奔波摄食。故它们的摄食行为采取最优选择竹株或笋以及优化食谱的对策,以弥补由于素食和低营养食物营养的不足。然而,当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残存有限的情况下,它们只能饥不择食,或迁移到远处寻找未开花的竹为食。每到冬季加上倒春寒,由于食物处于淡季,而御寒又需耗费更多能量,它们会寻找冻死的其它动物尸体或下访村寨,捡食人们抛弃的牛羊猪骨,甚至舐咬沾油腻盐渍的铁器,故有的地方又称它们作“食铁兽”。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它们选择了以竹为主,不仅在摄食行为上,而且在活动方式上,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即尽可能调节好既满足生理和活动所耗的能量,又要尽可能地在活动上减少一些能量开支,才能与低营养和低消化所获低能量收入保持平衡。因此,采取节能以求生存就成了它们的活动方式的基本决策。故它们在活动范围和作息制度上,都相应地采取了特殊的对策,以适应特定环境和营养的能量供求。
大熊猫在它们一生中生活和活动过的地方,生态学上叫做巢域或家域。它们的家域与和大小相似的黑熊比较,要小得多。我们通过无线电监测表明,一只成年黑熊雄体,其家域超过30平方公里;而大熊猫家域仅4~7平方公里,它们一生吃喝拉睡都在这个范围内。由于活动范围小,其活动量也相应地减少了很多,从而减少了吃住行奔波转移所需的能量开支。这样看来,在自然选择中,它们选择了分布广,产量高而稳定,又少竞争对手的竹为生,就不无道理。
雄体家域一般比雌性的大,约6~7平方公里,但它们每月只在其中一半的地方活动。这其中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比较优越的地方,是它们常光顾的地点。雄体爱活动的地方,除了拥有它们必需的优质竹、清泉流水和隐蔽条件外,还有异性。家域与之重叠,便于它们在春暖花开相互巡访交谊,平时同性和异性间都保持着隔离,过着独居生活。在活动过的地方,其它个体会因粪便、尿等气味而主动回避,一旦气味消失其它个体才进入,故家域可以重叠。
雌性的家域平均为4~5平方公里,不同于雄体的是还有一个约30公顷的核域,是它们繁殖、育幼的场所。地形比较平缓而幽静,坡面多向阳,冬季积雪少,林深竹茂,水源丰富,还有空心的老树或天然石洞穴,可借以产仔育幼。故雌性间的核域是相互隔离的。由于核域也是一年中最常去的地方,那里充满了它独有的气味,一般其它大熊猫嗅闻到有主人,都会主动回避。只有当幼仔夭折或离开后的春天发情季节,才容雄性访问。它们每月活动范围只占家域的1/10很小,在哺幼期间更小,基本上仅在核域中活动,故巢域间又可重叠。
幼年个体到1.5岁开始离开母体,无方向性地外迁,寻找和建立自己的家域,从而可以避免近亲繁殖。未成年的家域约4~6平方公里,常建立在比较差的环境,而且不稳定,一旦时机成熟,它们会占领先辈们留下的美好家园。未成年两性均有常活动的核域,彼此可以重叠,和睦相处。雌性随着年龄增长到成年时,家域有所缩小,并在其中建立永久性的核域。成年雄体的家域则有所扩大,并与雌性家域重叠,以便时逢春季的互访交谊。平均约为600~1500米。其中雄体移动的距离大些。活动距离还随季节有差异,春夏主食竹笋和秋季主食竹叶,活动距离最短,在无干扰的情况下,每天移动常在500米以内,尤以产仔期更短;夏季和冬季漫游寻觅食物,活动范围常达1000~1500米。大雪天或竹子开花枯死,饮水或摄食需要,每天活动范围最长可达4公里。
选择优质竹为食。它们只食一株竹子的中间部分,茎部和竹梢抛弃,约耗时20~30秒,每天需要12.5小时用于进食。每天另有约2小时用于饮水、行走、修饰和嬉玩等活动。每天还有约10小时处于不活动状态,黎明即起,凌晨3~7时为强烈摄食时间,日出作短暂休息,然后游荡或摄食;午间约有2小时的午休,醒后搔痒、游荡或摄食;接近日落西山,开始第二个高峰摄食,直至午夜;午夜一般休息两小时以上。至凌晨3时又开始新一天的活动。故它们实际是昼夜兼程的动物。午间和午夜睡眠,其余只作短暂的小憇。
野外的大熊猫比圈养的性成熟要迟2~3年,一般要6~7岁才达到性成熟。非繁殖季节它们都过着独栖生活或母与仔生活在一起。当幼仔到1.5岁后,每到了3~5月春暖花开时,母体由于春情驱动,开始驱赶幼体离开栖息地,独自去寻找适宜地生活。这时彼此相重叠巢域的社群成员,通过气味和叫声作为通讯信息,相互传递引诱,雄体开始追逐雌性,我们最多一次见有5只雄体尾随1雌性。当雌性达到发情高潮时,雄性间开始激烈的“偶斗”,抓伤咬破在所不惜,最后以胜者获得交配权,待主雄力不从心时,也容许次雄交配,故它们的交配制为混交制。一雌可以与多雄配,一雄也可以配多雌。但所有雌体均是单发情,一年只有一次,每次接受爱的也仅只一天,以后各自过着独栖生活,不过社群内若有另一雌体发情,雄体还可尾随,争取再次婚配。
雌体的怀孕期约5个月,一般于8月下旬或9月初产仔。在原始林中,它们在产前要找数百年生的老树树洞,缺少老年空心树则选择隐蔽适宜的天然石洞穴等。巢内有铺垫,多为树枝、竹枝叶、腐朽木屑、藤条和苔藓等物。怀孕期,一般要延迟3~4个月,待竹子开始萌发新枝嫩叶的7月才着床。实际着床的孕期仅1月余,故产出的是一早产儿,重仅约100克,为母体的1‰。比黑熊的初产仔要小得多。初生的幼仔双眼紧闭,不会爬行,只会发出尖声的呼唤。尾很长,约与后肢等长,从系统发生看,它们的祖先应是长尾的古食肉类。而熊类产出的幼仔尾都很短,推测其祖先应是短尾的古食肉类。看来它们之间只有远亲而无近戚。
在野外一般每胎只产一仔,但各山系也见有带双胞胎的母体。它们在树洞育幼都是坐式哺育,常抱在怀中休息,故不致压伤幼仔,即使是双胞胎也能成活。幼体生长缓慢,在漫长的冬季全以乳汁哺育,到了次年春,体重才达10公斤。这时的幼仔能走动,会爬树,每当风和日丽时常在树上进行日光浴。半岁仍未断奶,但开始学着吃些竹叶。11月龄断奶,体重可增至30公斤。从出生到此期间幼仔死亡率较高,除了气候严酷外,还有危害它们的天敌,如黄喉貂、金猫、豺等中型动物。幼仔若早期夭折或被危害,母体在4~5月发情。我们多年观察,一般平均三年产两胎能存活一胎,故它们的繁殖力较低。
1岁进入幼年期,常随母体采集竹茎和竹枝叶。1.5岁已能独立生活,这时母体开始萌发了春情,将幼体赶走,幼体离开亲体游荡在外,缺少亲体的保护,又无自护的能力,这期间容易受到豺和豹的伤害。
6~7岁进入成年,已建立了自己稳定的家域,这时它们已有抵御天敌的能力,能健康成长。每到春暖花开,它们才开始发情,但雄体往往只能较远地尾随,尚不能参加“偶斗”,待体力强壮时才能与之一搏。若有机会也可能偷情。
雄体一般到16岁以后,参加争斗累遭败北,逐渐退出社交而终年过着独栖生活。雌体到这时若体质健康,栖息环境优良尚可受配。但两性到此时牙齿已磨平而下陷,吃竹茎已很困难,采食竹叶咀嚼也差,拉出的粪便就有匹片或半匹的竹叶。由于年迈及营养不够,对天敌丧失抵抗力,也易受到攻击。
号外~号外~
《看熊猫》杂志新鲜出炉啦~
《看熊猫》是一本以大熊猫命名的杂志。里面有萌萌的大熊猫,也有关于熊猫的科普知识,是一本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杂志。
订阅方式:长按识别上图中的二维码或者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选择购买。
来源:《森林与人类》
作者:胡锦矗
版权申明
如无特别说明,本号刊载的文章,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本号会第一时间删除,谢谢。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