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检察官圆“玻璃娃娃”的上学梦

2016-11-09 新疆检察
玻璃娃娃
玻璃娃娃 (成骨不全症),一般人称为「玻璃娃娃」,或「唐瓷娃娃」。指的是一种因先天遗传性缺陷,而引起「第一型胶原纤维」病变造成骨骼强度耐受力变差,而容易脆弱骨折的疾病。
这是一个检察干警谱写的感人故事这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民族团结佳话
往哪里去?这是一个问题。无论是刘志勇和他的同事,还是桥子村的干部和村民,大家谁都没有料到,为圆一个看似简单的阿卜杜拉“上学梦”,竟然演绎出一场跌宕起伏的人生大戏。他们一路走来,曲折坎坷充满艰辛,但见证了各民族患难与共的真情。他们的前方,未必是平坦,但一定会延续人世间的大爱。
走访入户  发现玻璃娃娃
奇台县城往北20来公里,就到了西地镇桥子村。桥子村有16个村民小组和1个片区,1462户5754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数32%。今年2月底,第三批“访惠聚”住村工作组来到桥子村。这个“大家庭”有12人,昌吉州检察院8人,其它4名工作人员来自奇台县党政机关。努尔巴拉提是昌吉州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刘志勇是行装处处长,他俩分别担任住村工作组正、副组长。按照职责分工,刘志勇带人到一组和十三组入户走访摸排。
桥子村十三组有个7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叫阿卜杜拉,因患脆骨病,村民们喊他“玻璃娃娃”。走进阿卜杜拉的家,土坯房低矮阴暗,推开门便可看见10平方米左右的土炕,墙壁上装饰着一溜儿艾得来丝绸,打眼的绿色是它的主色调。距土炕约80厘米高的地方有几个大大的钉眼,这是“玻璃娃娃”活动时抓的扶手被取走后留下的痕迹。
刘志勇至今还清楚地记得,3月6日第一次见到阿卜杜拉时的情形:一个秀气的小男孩,蜷缩在土炕的一角,孱弱的小身体支撑着大脑袋。长期不见日光,脸上的皮肤没有血色,显得很苍白。一双黑漆漆的眼睛,冷冰冰地盯着家里来的客人。随后,悄悄拿起身边的小被子盖住双腿,低垂着脑袋,倚向墙壁,支撑着自己的身体。
村干部详细介绍了阿卜杜拉的情况,这些年,因阿卜杜拉的病,家里一贫如洗。孩子的童年如何度过?“玻璃娃娃”的未来又在哪里?刘志勇听着、看着、想着,眼眶里泪水涌动。
住村工作组商议村里的残疾人如何帮助时,刘志勇主动请缨帮扶阿卜杜拉。“这孩子病会治好吗?他有未来吗?”面对大伙的疑虑,刘志勇坦诚地说:“我们到村里来就是帮助困难群众的,我们就是要想办法让阿卜杜拉的身体好起来,让‘玻璃娃娃’也能够背着书包上学!”没有大道理,没有豪言壮语,刘志勇和他的同事商量,尽全力帮助这苦难的一家。从此,刘志勇他们每周都要到家里看望阿卜杜拉。

圆玻璃娃娃上学梦
带着对阿卜杜拉的牵挂,3月12日,刘志勇和同事们结束日常的走访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又一次踏进阿卜杜拉的家。阿卜杜拉虽然身体残疾,但脑子非常聪明,他通过看电视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他还学会了流利的汉语。阿卜杜拉连学校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当问起他最想做什么的时候,他天真地回答:我想上学!正是这次走访,刘志勇和他的同事第一次了解到“玻璃娃娃”的心愿。也就是在这一刻,刘志勇和同伴们决定帮助阿卜杜拉圆“上学梦”!
热情和愿望是好的,可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千辛万苦。第一个“拦路虎”,就是“玻璃娃娃”的户口。因为种种原因,阿卜杜拉一直没有落户,没有户口就不好解决“玻璃娃娃”的学籍和合作医疗。
然而,刘志勇第一次请阿卜杜拉的父亲阿帕尔到村委会商量解决的办法,阿帕尔压根儿就没有来。50来岁的阿帕尔,一米八几的个子,身体很壮硕,也很好面子。他向记者解释未去的原因,“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我跑了好几年,也没有个着落。刘处他们说要帮忙解决,会不会是骗我?如果我去了村委会,事情办不成,还是老样子的话,村民还不笑掉牙,思前想后我就没有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第一块“绊脚石”被搬开了,阿卜杜拉的户口落上了,接着残疾证拿到了。此后,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工作组的坚持下,一个一个得到解决。
5月11日,刘志勇他们前往桥子村双语小学,找校长帕尔哈提商量阿卜杜拉上学的事。但这一次,帕校长并没有爽快地答应。“尕娃娃的情况我们清楚,孩子想上学是好事,我们也愿意接收。但尕娃娃的病我们有顾虑,他爸爸不来说这事,我们不能轻易接收”帕校长如是说。随后,刘志勇带着阿帕尔和阿卜杜拉来到学校。等各项条件符合要求了,帕校长才点头答应,而此时已是刘志勇第三次找到帕校长。帕校长动情地说“孩子上学的事,工作组比家长还操心呀。”
上学的事总算有眉目了,刘志勇他们并不感到轻松,他们要赶在“玻璃娃娃”开学前,为他治病。每逢赶集,工作组成员亚力坤就带着衣服上街义卖,筹集看病费用;高敏云、董昭卿经常给他买玩具、食品,给他讲故事,陪他做游戏;努尔哈里木从家中给他带来活动桌椅,方便阿卜杜拉吃饭和学习。“玻璃娃娃”的胆子一天天大起来,渐渐地喜欢和人交谈,时不时流露出天使般迷人的微笑,还能清楚的叫出工作组每个成员的名字!当刘志勇推着经多方协调从自治区残联申请到的残疾儿童专用轮椅走到他床前时,“玻璃娃娃”眼中立刻燃起了喜悦的火焰,眸子里闪烁出幸福。
新学期到了,阿卜杜拉开心地上学了,然而治病归来的刘志勇却急了。“上幼儿园大班不行,7岁的孩子跟5岁的孩子们一起玩,不利于他成长。现在可能没事,再大点就会伤他的自尊,必须让他直接上小学。如果课程跟不上,我们帮助辅导。”刘志勇对阿帕尔说。
9月3日,阿卜杜拉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小学生。孩子第一天放学回家,高兴地告诉父母,我认识了“作业”两个字,让阿帕尔俩口子激动地哭了。当阿帕尔给我们回忆起阿卜杜拉第一天上学的情景时,这位大汉的眼角湿润了。如今,阿卜杜拉每天早早地起来就想去学校,中午吃完饭也催着父母赶紧送他去学校。
10月17日下午放学时,记者在一年级教室里见到了阿卜杜拉。此时,放学已经有一阵子了,班里仅剩下几个等待家长来接的孩子。班主任玛依努尔正在打扫教室卫生,阿卜杜拉静坐在椅子上,两个小朋友正围着他说话。
玛依努尔老师告诉记者,阿卜杜拉的学习,前期有些吃力,但现在已经跟上来了,孩子脑子聪明,理解能力也强。校长再三叮嘱要对这个孩子特殊照顾,我也给学生们交待了,要多关爱阿卜杜拉。刘处几乎每天都要来班里两三趟,看望了解阿卜杜拉的情况,阿卜杜拉坐的椅子也是刘处他们特制的,为了防止阿卜杜拉摔倒,刘处他们特意将桌椅用绳子绑定在一起。
刘勇和工作组的同志,基本每天都会去接阿卜杜拉放学。
阿卜杜拉一直叫刘勇“刘伯伯”,记者有一次跟他开玩笑,“刘伯伯要回去了,你怎么办?”,阿卜杜拉的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嘴里直嚷“不要,不要刘伯伯回去”。其实我们明白,阿卜杜拉已经把刘勇看成了他至亲至爱的亲人。
未完待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