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不被满足的孩子,最容易被欺骗利用
点击上方“我和你”,获取心灵营养↑↑↑↑
有的家长担心,如果孩子的需求太容易得到满足,孩子就会不懂得珍惜,长大后也没有自己努力奋斗的动力,于是就通过“延迟满足”的方式训练孩子懂得珍惜。
比如孩子要学古筝,为了让孩子对学古筝更有兴趣和恒心,家长故意拖延,等孩子反复哀求、一再保证一定好好学的时候才给买。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古筝后,孩子会异常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学习。
的确,人类包括其他动物确实有这样的集体无意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要。
比如,农场主为了让羊把发霉的草吃掉,就故意把草堆在栅栏外面,同时把栅栏的空隙留得大一点,羊努力一些,头就能钻过去。果然,羊群放着新鲜草不顾,却争先恐后伸长脖子钻过栅栏把发霉的草吃光。
如果父母经常用这样的手段对待孩子,孩子就会被训练得如吃发霉草的羊一样地愚蠢,就会容易被利用。
比如,一些老板也会使用这种激励招数,画一张很大很诱人的饼,让员工过度付出,收入却很少。员工越付出,越觉得亏,但越亏,就会更付出,以期有朝一日能把大饼赚到手……就这样抱着如赌徒一样的心态,被人玩弄于掌心;
还有婚恋网站上一些专门骗财骗色的人,也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让女人不断付出。
而那些幼时经常被及时满足的人,墙上的饼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诱惑力,他们会理智地衡量付出与收益,有梦想有激情但不会活在别人编织的梦幻泡沫中;骗财骗色的招数就更是没用。
所以,父母今天怎么对待自己的孩子,也就决定了明天别人怎么对待你的孩子。
作为爸爸,如果你希望女儿将来嫁给一个真诚愿意对老婆好的男人,那就从现在开始,真诚爱护你的女儿。
当下的需要,当下就满足,会带来确定和安全;
定时给予和延迟满足,则会收获恐惧和愤怒。
孩子果真如大人所想象,太容易得到满足,就不会珍惜享受了吗?
每个母乳过的妈妈,都体验过婴儿饥饿啼哭,乳房及时送上,婴儿吮吸着奶头,那无比享受和满足的表情吧,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当下。
而那些定时哺乳的妈妈,则经常感觉,婴儿如吸血鬼一般好像要把自己吸干,甚至会咬伤奶头。
这是因为,如果妈妈不是按照孩子的需要哺乳,孩子就经常处在得不到的恐惧和愤怒当中,于是等终于得到乳头的时候,就拼命吸,吸到自己吃撑为止;同时又对乳头充满愤怒,攻击乳头,甚至故意吐奶(不是泛奶),以表达自己的愤怒。
这样的过程,妈妈和孩子,都丧失了哺乳的乐趣,母婴关系也扭曲痛苦。
享受当下的能力与生俱来,只能奋斗,不能享受是因为匮乏爱。
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就会发现,孩子经常活在当下,天然地会享受当下的乐趣,不管是一片烂树叶,还是价值几千块的玩具,孩子都能玩得很专注,并且玩够了就会放下。
而以获取资源、物品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珍惜的程度,则是我们成年人已经被异化的头脑所为,并非孩子本性——孩子的本性就是享受当下。
所以,被及时满足的孩子,由于父母尊重并很好地保护了TA的本性,也就更能够、更懂得享受当下。
我的一个亿万富翁朋友,他几乎获得了一切——成为让人敬佩的商业领袖,娶了有名的美女老婆,生了儿子——可是他依然在不停地奔波、扩张事业,好像永远不会停下来享受自己的奋斗所得。
和他深入聊天,看到熟悉的童年故事:他必须要努力表现,和兄弟竞争,讨好母亲,才能获得母亲的关注和奖励,可真正获得之时,内心并没有喜悦和享受,还是会在焦虑中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这种感觉可能大家都挺熟悉,为一个目标而奋斗,可真到达了那里,却并没有预想中的幸福快乐。
那是因为在追逐目标的焦虑中,我们早已失去了感受当下的能力。
而幸福,只存在于当下。
明天的幸福永远在明天。
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并尊重孩子对“获取”和“失去”的各种体验。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及时去做,不刻意拖延,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难,也无需勉强。
比如,孩子指着一个超级昂贵的汽车模型说:“妈妈我好喜欢这个模型,真酷!”
妈妈可以及时回应和肯定孩子的需要:“是啊,这个模型真漂亮,妈妈也喜欢,我们一起欣赏吧。”
那些从小被及时满足孩子的妈妈都会发现,孩子其实并不贪婪,而是很好协商,并且能够体谅别人。
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为曾经太多需求被否定、被批判、被延迟,给孩子带来诸多痛苦,这些痛苦长期累积,最终让孩子成为一个不讲道理、难以妥协、一旦满足不了就歇斯底里的人。
另一方面,及时满足,又是给予自由空间的及时满足,而不是控制和替代。
比如,孩子爬着去抓一个玩具,妈妈担心弄脏衣服,干脆替孩子把玩具拿过来,这不是及时满足,而是干涉和控制,它阻碍了孩子体验通过“自己奋斗”得到玩具的过程;
又比如孩子弄坏了自己心爱的玩具,哭泣起来,妈妈感到焦虑,于是在孩子并没有提出要求的时候,赶紧承诺买一个新的,制止孩子哭泣。
这也是一种控制,打断了孩子体验“失去”这种情感的过程。
活在当下,享受生命。
如果你时常担心孩子不会珍惜享受所得,那么,请反观自己的生命:
我能够体验到我所拥有的一切吗?我对此充满感恩吗?
我能放慢脚步享受当下吗?
亲爱的父母们,请放下焦虑的头脑,不再评判和担忧孩子,而是以一颗谦卑的心,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去尽情享受当下的生命。
【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和你
用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