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审计署剑指医疗器械腐败,点名通报案例!

2018-01-09 医疗器械网

1月8日,国家审计署发布2018年第1号公告,披露了该署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查处情况。

公告一共涉及34个违法违纪问题,均是由审计发现问题,后将线索移送有关部门调查,截止2017年12月底,这些问题也都已有了处理结果。

有4个违法违纪问题是与医药圈相关的:

1、广州新市医院投资人林俊杰长期违规侵占医院资金,医院还存在大量使用来源不明的医疗器械问题;

2、中铁一局集团西安中心医院、西安都市医院、周至烈贞眼科医院违规分包部分科室;

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原副主任李平华违规帮助一公司承揽眼科耗材供应业务,并接受该公司安排旅游等好处;

4、广东今来药业有限公司等53家企业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药品售价等方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80多亿元,造成税款流失34亿多元。

审计署每年都要发布审计发现的违法违纪典型问题公告,而最新发布的2017年典型问题公告,与以往相比,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改变):一是与医药圈,特别是医院相关的问题多;二是出现了医用耗材购销腐败问题。

赛柏蓝器械对这几年来审计署发布的类似违法违纪问题线索查处公告进行了梳理,发现,以往被点名的医药圈相关案例都包括:

12015年,15家医药企业虚开药品购销发票、偷逃税款;22014年,海南省安宁医院骗取医保资金,辽宁济康医药有限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交易信息披露不实问题;32013年,甘肃省榆中县龙泉乡卫生院原院长周建发收受和索要药品回扣;42012年,辽宁省新民市三道岗子镇卫生院、河南省固始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原主任王平等人,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52011年,北京东方协和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控制人毛旭骗取银行贷款案。

显然,在2017年度,公立医院已经成为了审计署的重点审计对象,审计署盯上了公立医院的各种违规、腐败问题,科室外包、使用来源不明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购销腐败更是首次被点名。

在医改全面、加快推进,“以械补医”取代“以药补医”成为新矛盾点的大形势下,盯上医械腐败问题的又多了一家。业内同仁面对的大环境正在改变,自身也唯有不断改变才能更好生存。

附件:审计署公告的医药圈4个违法违纪问题

二十二、广州新市医院投资人林俊杰涉嫌违规侵占医院资金等问题

审计发现,2010年至2017年,林俊杰涉嫌长期以“借用”名义违规侵占医院资金,该院还存在大量使用来源不明的医疗器械等问题。2017年7月,审计署将此线索移送广州市卫计委调查。2017年9月,广州市卫计委责令林俊杰归还侵占资金7000多万元,对新市医院予以警告。


二十三、陕西省西安市3家医院涉嫌违规分包诊疗业务问题

审计发现,2011年至2017年,中铁一局集团西安中心医院、西安都市医院、周至烈贞眼科医院等3家医院涉嫌违规对外分包部分科室等。2017年,审计署将相关线索移送陕西省卫计委调查。2017年9月,西安市、莲湖区、周至县卫计委共没收上述医院违法所得150多万元、罚款4.8万元,对其中两家医院负责人给予严重警告等处分。


二十四、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原副主任李平华涉嫌利用职权谋利问题

审计发现,2011年至2015年,李平华涉嫌违规帮助一公司承揽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耗材供应业务,并接受该公司安排旅游等好处。2017年3月,审计署将此线索移送重庆市卫计委调查。2017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给予李平华警告、免职等处理处分。


三十二、53家企业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问题

审计发现,广东今来药业有限公司等53家企业涉嫌通过虚构销售业务、虚增药品售价等方式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80多亿元,造成税款流失34亿多元。2015年12月,审计署将此线索移送国家税务总局调查。至2017年1月,29名涉案人员被处以2年(缓刑3年)至15年不等有期徒刑、共处罚金40万元。

来源:赛柏蓝器械

医疗器械网

www.chinamedevice.

cn

想要了解更多医疗器械行业动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