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藏】论文能不能通过初审,编辑依据这5点

本公号由教育部直属研修部门创建。系权威主讲专家和学术编辑为学员课题申请和论文撰写精选的学习资料。欢迎分享。点击左上方高教研修网可关注、右上方可标星。

本文作者:赵茜,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初审是审稿活动中的基础环节,往往决定稿件的命运:退稿、修改或转交专家审理。


科技期刊编辑每天要面对各个专业以及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来稿,从客观上说,编辑难以对多学科的文稿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时就需要专家审稿进行学术把关,以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因此,一些期刊的编辑长期依赖专家审稿,自己承担的只是编务和文字编辑方面的工作,编辑的初审工作往往在专家审稿后才开始,从而使这项理应由自己负责的工作常处于缺位状态。稿件的审理如果一味地推给审稿专家,会使编辑完全失去对稿件的判断力,对稿件的理解只是跟着专家审稿意见走,一些本可以在初审中解决的问题却被遗留到后期复审甚至在编校阶段处理,不仅影响编者、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沟通,而且使得编辑不能真正地把握文章的质量。


那么,面对各种专业性很强的稿件,编辑人员该如何应对呢?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几种初审稿件的方法,以期与同人讨论。


1、审结构


审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审稿方式。编辑在进行初审时,首先要看一篇论文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科技论文的撰写格式。尽管编辑人员可能对所审理文章内容的科学性无从把握,但是多年的编审经验会对编辑人员把握论文结构有很大帮助。


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是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它由前置部分(题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后置部分(参考文献、附录)等构成。


严谨的结构、完整的体系,是由科学研究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它体现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周密性。例如:审理一篇化学论文,首先通过题名、摘要大体了解文章所要论述的问题;然后看文中的引言部分作者是否提出该研究成果目前发展的状况,是否说明他的研究成果与前人成果具有的延续关系,是否指出自己的研究与他人的不同之处;而后,文章在实验部分是否交代清楚实验仪器与试剂,以及实验方法;最后,在实验结果与讨论中,作者是否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梳理分析,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创新性。科学论文的这一基本结构是由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规律所决定的,它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实践证明,凡是结构有缺陷的论文,其成果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其结论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注重对论文结构的审查,编辑人员能够扬长避短,通过运用科技论文写作规律化解天书,提高自我的审读能力。


2、审公式


公式在科技论文中大量出现,其枯涩难懂,给科技编辑特别是非数学专业出身的编辑的审读带来许多麻烦。此时可以如校对一样逐字逐句式地阅读公式。这种审稿方法虽然看起来很机械,但对于专业性很强的文章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虽然编辑会对所审文章不能深刻地理解,但是通过对公式的“咬文嚼字”,可以帮助编辑人员破解“密码”。


例如,笔者曾审理过这样一篇数学文章,作者根据文献给出一条公式以及它所满足的条件,对公式进行展开加以推导,从而导出一个新的公式。通过对公式推导的逐一对照比对,笔者发现作者在推导过程中所引用公式的一个条件逐渐被忽略。笔者对此打了一个大问号,并请有关专家审阅。专家发现正是因忽略了这一个条件而使整个看似完美的公式失去了意义。


3、审数据


科技论文往往会给出一些数据来说明问题。对于类文章,在审阅过程中将文中的数据,根据出现的先后以及它所表达的问题逐一分类列在稿纸上,然后进行上下对照验证,往往也能发现问题。


笔者在审理一篇题为《关于线性拟合法和非线性拟合法在化学动力学数据计算中的应用》的文稿时就用到这一方法。这篇文章属于交叉学科稿件,初审时既要用到化学知识,又要用到计算机知识。作者给出了许多数据,笔者把反应生成速率r、温度T、浓度C分类列出,发现,文中给出的由拟合多项式函数式得出的T=298.15 K时,C=0.373 4;T=308.15 K时,C=0.369 5,但最后给出的反应速率公式中T=298.15 K时,C=0.372 3,T=308.15 K时,C=0.368 4,前后数据比对发现,在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浓度C值却都相差0.001 1,尽管相差很小,但这一误差不容忽视。通过与作者交流,得知作者的编程取值存在问题。


4、审图表


在科技期刊中,插图与表格有着同样的作用和功能,即替代或补充文字叙述。图表可以以科学、明确、简洁的方式表达一定的科学内容,并与文字叙述相呼应,一起论证作者的观点以及最终的结论。图表能从某个侧面反映出论文的主题、研究方向,同时包含着审稿信息;所以,在审读文章时注意图表与文字的对应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初审质量。


例如,在一篇关于天然紫草色素的超声波提取及稳定性研究的文稿中,作者给出了紫草的色素紫外吸收光谱图,由图可以明显看出紫草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约为530 nm,而作者在文中却指出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这显然与图示不符合。又如,一篇关于轮虫群落分布的文章,作者以图的形式给出了3个湖区轮虫丰度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湖区轮虫丰度最大,西南湖区次之,西北湖区最小,然而,作者随后给出的关于轮虫丰度及多样性指数的表格,其中数字显示多样性指数与丰度成反比,而文字叙述又说二者成正比,这三者自相矛盾。通过文字、图、表一一对照,不难发现问题。


5、审参考文献


对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有利于保证稿件的初审质量。


其一,要看所列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的论文类型以及研究课题的状况对引用参考文献的数量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综述性文章就需要大量的参考文献来作为作者论点的佐证或依据,而新兴学科的研究论文,其参考文献量就不会太多。


其二,作为科技论文,外文文献有时是必不可少的。从作者参考外文文献的量,可以分析和推断作者对学科知识的了解程度。


其三,分析参考文献的出版日期。一般来讲,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越新越好,特别是一些新兴学科的论文。当然,不同类型的论文,对其参考文献的要求有所不同:综述性文章的参考文献一般不但要求齐全而且出版的时间范围要宽一些;而实验研究型论文,一般来说应该给出近两三年内的参考文献,如果文献的出版时间太久,文献比较陈旧,该论文的创新性就应当受到质疑。


其四,参考文献的出处也是审读要点。由于一些权威期刊,特别是某一领域的专业期刊往往集中了某一学科的高水平文章,作者对这些期刊文章的引用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其五,参考文献与论文比对。从参考文献中找出与该文内容相近的文章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论文的创新点,或者文章是否有抄袭和剽窃的问题。


总之,参考文献包含着重要的审稿信息,通过对文稿参考文献的全面分析,可以拓展编辑人员的审稿视野,提高编辑人员对文稿质量和水平的判断力。



为帮助高校教师提高2020年度项目申请质量,提升论文发表成功率,我们近期将举办“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会议将邀请项目主管领导、权威评审专家和主编莅会主讲并一对一免费指导。

此会已成功主办了近十年,全国50余所高校先后承办。截至2018年底,已有5812位教师注册参会学习,其中1696位成功申请到国家级项目(点击此处可查看)参会教师文章经推荐发表的成功率约为三分之一,成效显著。

更多研讨会详情,可点击如下“推荐阅读”查看。


本文来源:《编辑学报》2007(8)  作者:赵茜,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亦宁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其他公号如转载本公号编辑的内容,务请在篇首醒目位置标明转自高教研修网。

推荐阅读

1.【收藏】申请到国家级课题的1696位往届参会优秀教师名单2.【邀请函】项目申请书点评与论文撰写发表培训会——第148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
3.【邀请函】项目申请书点评与论文撰写发表培训会——第149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
明天发布重要消息,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欢 迎 关 注

了解更多对课题立项和

论文发表有帮助的权威信息

长按二维码关注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