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收藏】核心期刊副主编:如何把握学术论文的体例及形式要求
作者简况:张清民,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河南大学特聘教授、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河南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主任、《汉语言文学研究》副主编,兼任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委。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论、西方文论与美学。主持承担2项国家社科一般项目、2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获多项省级科研奖励。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80多篇,相关论文被《新华文摘》《哲学动态》《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美学》《外国哲学》等转摘或全文转载。
一、题目
二、摘要
三、关键词
四、论文的结构要求
有时候,为了突出每一部分的题旨,还可以在汉语数字后加上相应的文字,以《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第4期的《技术时代的艺术处境》为例,该文共分四部分,这四部分的分节标志就是四个带有汉语数字并附文字的小标题:“一、经验与贫乏”、“二、体验与诗”、“三、匮乏岁月的诗人”、“四、技术时代的艺术挽歌”。
学位论文在写作形式上不同于一般学术论文,它在结构上有明确的要求,其结构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1. 导论(或称 “引论”、“绪论”)
学位论文的导论文字一般也分为三个部分。
导论开端应陈述选题的必要性、价值、意义,从事研究的基础或前提、对象范围和限度,研究的理论预设、方法、程序,研究立场与价值取向,并对自己准备解决的问题或预计达到的研究目标等加以交代:是自创新说,还是推翻前人之论另立炉灶,抑或对前人之说修正补充。
导论中间要作一个课题研究的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向读者交代自己搜集和利用的材料对象有哪些种类,陈述自己对研究对象的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对研究历史作粗略回顾,对研究现状作概括交代,对代表成果做简要评介,指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该研究的进展程度、成就与不足,存在哪些问题,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问题尚在探索,哪些问题尚未发现。
交代性文字既可全部专门叙述,也可叙述中夹杂注释进行补充说明。此间很有必要对本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一下量化的数据统计,这不仅能让研究者自己便于检阅、查询,对本研究领域的成果心中有数,避免重复研究,也能给后来的研究者做参考。这样做的目标是:让人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和信息,看到该研究的创新程度和学术价值所在,确信该项研究不存在抄袭或重复现象。
顺便说一下,现在我们国家的各级社科基金项目论证中也都要求这一项,这样要求并非只是走走形式的官样文章,因为在学术界对外交流如此频繁、外语资料越来越丰富、能看外语文献的人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了解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信息,是与国际学术界对话和接轨所必须的,其间论证文字也确实能看出项目申请者的学术视野。
作文献综述时,材料范围要尽收前人的研究成果,重点交代清以往研究者关注的内容与问题,所用的研究方法,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程度,没有解决的问题或留下的疑问;此外,还要说清自己从事的研究是接续未竟的问题、还是以往研究留下的疑问,抑或另起炉灶,自己如此研究的理由、可行程度。
作文献综述一定要注意:在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状况、贡献作简要陈述之后,还要着重指出以往的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问题、争议,然后对这些不足、问题、争议加以客观地分析、判断、评价。在对这些因素进行判断和评价时,一定要做到观点鲜明,毫不含糊。文献综述应达到这样的效果:让人一看就知道该研究目前有没人做,如果有人做,是哪些人在做,做到何种程度了,存在哪些问题与疑点,选题者再做下去有没有可能实现突破,如能突破,突破的可能性与程度有多大。
导论最后要交待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从事该项研究所要采用的方法、研究思路、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
2.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研究者自己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见主要体现在正文部分的论证中。
正文通常分为若干章,章与章之间在内容与形式上要有一定的逻辑关联。可以是论题的演绎,在意义上层层推进;也可以是问题的归纳,在结论上一步步递推。
正文写作中一定要注意形式上的一致性,严格注意章节标题与行文之间的逻辑关联。我在评审有关博士学位论文时发现,有的论文目录中的大小标题名称与正文中的大小标题的名称之间竟然有不一致的情况,也有的目录与正文中大小标题一致,但在正文行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与目录及正文标题中的术语不一致。此种情形只能导致盲审差评的结果。此外,在论述中第一次提到的外国人物名字要写全称,并在名字后注明出生年月,否则遇到重名的人物就会引起误解。
3. 结束语
结构的最后部分是结束语,该部分属于 “卒章显志” 的文字。结束语应当呈现如下方面的内容:概括、总结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本质、特征的认识、总体评价、结论,陈述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创见或自己由此得到的启示,陈述研究者对相关问题的解决程度等或对未来相关研究的设想等。
写结束语需要注意几点:① 结束语和摘要之间不能划等号。有的研究生在结语中把内容摘要抄录了一遍,这是把结语混同于内容摘要了。② 结束语也不是对正文各章节观点的复述,结语是对全文的分析性概括。③ 结束语内容应与“导论”的内容在逻辑上互相照应。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具有如下作用:① 让人直观地看到学术发展是一个薪火相传、一点一滴逐渐积累起来的进化过程;② 表明研究者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相关知识的逻辑起点以及学术视野;③ 供读者阅读 “参考”,使读者对自己看到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和评价时有可供参照的知识背景;同时也给读者拓展阅读范围和理解视野提供可靠的书目;④ 索引作用:为同行研究者进行同类研究提供可供借鉴的资料对象及检索范围;⑤为文献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和数据分析提供参照。
不过,参考文献不能为罗列而罗列。如果一些文献资料与研究内容关联不大甚至毫无瓜葛,罗列不过为示人渊博,则是自欺欺人、欺世盗名了。
三种类型的文献应谨慎列入或最好不用。一是尚未出版发表的内容,因为这让阅读者无法查证、核对;二是具有保密性质的文件或内部资料,这有可能触犯法律,导致刑事犯罪;三是各种类型的教材,各类教材一般不应该出现在参考书目里面,因为教材的内容属于常识,无法体现研究的专业深度与创新程度;当然,专门研究教材或研究内容直接涉及教材的研究课题例外。
文献排列要注意顺序,注意文献排序与论文内容、对象、论证的逻辑结构间的对应关系。如果参考文献顺序混乱、没有章法,让人觉得作者是在排列凑数,不一定真的参考了那些书目。举例来说,如果研究对象是福柯,那就要按如下顺序进行排列:福柯的法文原著→福柯的英文译著→福柯的中文译著→研究福柯的法文、英文、中文专著→相关其他专著。
对于学位论文来说,研究生引用导师的著作,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实参考的列上,没参考的不要凑数罗列。而且在排列顺序时,不能因为著作是导师所写,就不顾文献排列的逻辑顺序,毫无理由地优先排在第一位。
六、索引
本文来源:外国文学文艺研究 选自《学术研究方法与规范》,张清民著,中华书局2013年出版。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其他公号如转载本公号编辑的内容,务请在篇首醒目位置标明转自高教研修网。
推荐阅读
1.【邀请函】教育部人文社科申请书撰写研修班——第165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2.【邀请函】全国经管类论文撰写发表研修班——第163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3.以3份申请书为例讲思政教师如何提高申报教育部社科项目立项率4.综述类文献精读的要求、注意事项和案例分析
5. 参加过“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且申请到国家级课题的这1698位优秀教师,看有几位您同事?6. 第1—149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每届线下会场图和时间地点,寻找科研黄埔12年足迹7. 举办了12年的“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效果到底怎么样?来听听参会教师怎么讲
如群人数已满,可加陈嫣老师微信,由陈老师推荐入群
陈嫣老师微信二维码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本公号
即可领取98元本网听讲券
关注公号,回复关键字,可获取资料
回复01获取项目申请专家忠告
回复02获取论文发表主编建议
回复03获取全部核心期刊目录
回复04获取部分核心期刊选题
回复05获取自然基金会评专家
点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听本网线上讲座
点击“在看”论文投稿成功率提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