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藏】核心期刊编辑: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做学术论文的选题?

夏昊晗 高教研修网 2021-03-17

作者简况:夏昊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师,法学博士。先后在《比较法研究》《法学家》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法学。《私法研究》(CSSCI)编辑。

古人常说,文无定法,其实论文写作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所要讲的内容就是根据自己写作过程中摸索到的经验,来和大家分享。其中也会提到一些大家在写论文时常犯的一些错误。



part 01

论文及目的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学术论文和其他文体的差异:


第一,它是学术论文,要有独特的学术价值,论证要有新颖之处,结论不能是老生常谈;


第二,它特别强调论证,就是说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你是通过什么方式的论证来得出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我一贯强调,论证比结论重要,包括投稿时会发现,绝大多数编辑并不在乎结论,除非你的结论犯了常识性错误或者明显违背大家的认知,结论与别人一样其实并不重要;


第三,语言风格要朴实无华,要采用比较客观的论述,虽然在论述过程中有观点上的倾向,但它不适合激烈的、感情丰富的语言、抒情的语调,尤其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当然,结论时写上带上适当情感的、激动人心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其次要明白的是:我们为什么要写论文


其实写作法学论文和聊天一样,是为了交流、为了交流思想,并且交流对象是特定的,是法律职业共同体,即同行。那么怎么和同行讨论问题?这就类似于两个学法律的人之间如何讨论法律问题,你和法盲讲法律问题就一定要把ABC都讲清楚,但和同行讨论时就不要讲什么是ABC的问题、教科书式的知识,要给别人提供一些干货,才有看头,我们私下聊天时别人和你讲话,要么是希望听到有趣的故事,要么想要听到一些见闻、你的观点,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对不对?所以说写论文也是一样的,要写一些干货出来,要写大家都不知道的。如果你论证了半天都没自己的东西,都是别人的东西,那没有人会感兴趣的。再一个就是既然是和人交流就要注意如何让受众更好地接受,就像平时交流时有人很擅长安慰别人,劝说时很擅长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对不对?你在写论文的时候要换位思考如何论证才能让别人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抓住你的点。所以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相当于在和别人说话,你一定要让别人听得懂你说话,并且说的话要有价值。



part 02

论文写作过程


下面从写论文的全过程来讨论论文写作的方法。


一、选题


首先,最重要、最让人痛苦的是选题。以我个人的经验,一般写论文选题占七成,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选题?选题与学术积累有关,同样的问题我能看到的东西和你们能看到的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选题良好与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法学功底,那么去哪里寻找题目?


一、看书时思考、发现有争议的点,看到几位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不同,那么这个问题可以去研究研究,有争议的点有可能是可以写的点。


二、看裁判文书,一种是积极地去看,一种是被动地去看。


比较省事的办法就是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比如说法门囚徒这个公众号,它会推一些最高院的有价值的判决,首先是要看法院判决的裁判要旨,如果和平时的观点不一样可以积累一下,从而了解法律现状,既可以将其作为教学素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素材。对于大家来讲,这种被动的接受是更为可行的。


三、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正当防卫,这种社会热点问题一般都是有法律问题在里面的,并且去看很多关注的人不同的观点。


四、关注比较好的微信公众号,比如天同诉讼圈,无讼,诸如此类的。


这里面会有大量实务界人士写的文章,也会推送学术界的文章,从中发现有哪些是实务中有争议的点,哪些问题是亟待解决的,这些都是有可能适合写作的的点。一句话概括,就是多思考、多观察,这个的前提就是你要多跟这些东西打交道。我的习惯是在微信公众号里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收藏,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整理积累,就会发现有许多问题可供研究。


我们已经知道了选题从哪些地方去挖掘,接下来我们探讨: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做学术论文的选题?这是一个三性的问题。


第一、问题性,它需要真的是一个问题而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要有特殊性,值得去关注、研究、解决;


第二、学术性,不仅急需解决,并且具有学术价值,比如司法实务中很多问题只适合法官去研究,写了后去发《法律适用》、《人民司法》,说明这个问题在法律上可以这么适用就可以了,但在学术上毫无价值;


第三、新颖性、创造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证角度、材料、结论等方面一定要有一个方面与众不同。


这里要强调的是,你有兴趣的未必就可以作为选题,这个后面也会讲。选题有一个大或小的问题,选题一般要求小,当学术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再适合用大选题了,比如“论依法治国”,这种大选题难以驾驭并且早有很多前人论过了,但有些确实没人研究的大选题可行,但这种本科生也难以下手,所以我们推荐小问题作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但如果写了很小的题目又写的很小,这个问题通常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学术研究要研究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拔高。


例如,我最近在关注差额补足,差额补足其实是金融界一个常见的担保措施,那么我就需要拔高到类保证担保的问题,研究怎么定性,它与保证的区别是什么,它的效力怎么样,它的法律适用怎么样,不能仅仅就事论事。


当你有一个有兴趣的题目时,还需要确定这个问题是否可行,因为符合了前述三性的题目,我可以写,你未必可以写。


首先要确定这是一个真问题,其次要可驾驭,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你认为是真问题的问题还可驾驭?


这就需要文献综述和判决整理,一般当你觉得这个问题有意思,那么你就要去确认一下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可以写,你就要穷尽文献,去北大法宝、知网,去找最核心、最新的文献,越新越好,因为新的文献代表了研究的现状,用核心文献确定问题具有争议,然后扩大范围。


你至少要看完CSSCI所有的刊物,看这个问题到底涉及哪些点?需要从哪些角度去考虑?阅读文献的过程中确定问题是否可行?是否值得研究?有哪些研究点?


如果发现已有论文数量太多,那么这个问题很可能不好写,一般你就写不了,除非说我确实可以做出新的东西,但这个是需要非凡的能力的。


如果文献寥寥无几、需要重起炉灶,它同样不适合学生做选题。


如果文献数量比较适中,而且确实他们的观点有不同,有可讨论之处,那么往往这个问题是可供研究的。


同时还要思考我来做这个事是否可行,大家都知道写一篇论文不但是研究它本身,还涉及到和它相关的很多体系性的问题,我们学法学方法论的时候说,适用一个法条就是在适用整个法典,写一篇论文就相当于把整个法学体系都拉出来,有时候不先解决一个前提问题就根本没法写,那就要先想一想这个问题是你可以驾驭的吗?


这是文献的问题,就我本人,我在整理了文献后,还回去检索判决,看司法实务上有什么争议,如果有争议,我看实务中的争议和学说中的争议是不是一样的,有时候学说中没什么争议,但是司法实务中争议很大,尤其是最高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见解而你又觉得这个见解不妥当的时候,那么你的机会就来了,因为你会打破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这个时候就很值得写。


经由文献和判决的整理大概也可以判断出你可以从哪些点来写,在这一块花的时间是大量的。


文献和判决整理的价值何在?了解现状是什么,别人研究了那些问题,从哪些角度展开的,所有人的研究都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前进一点点,不了解它的过去一定无法走向未来。


文献和判决整理的价值在于找到研究问题的价值,你要研究这个问题是因为还有有待研究的空间,那么文献综述就是说明别人都研究了什么,而我的研究和他们都不一样,这个过程极其重要。绝大部分学生不太重视判决,对于判决的适用大家都存在问题。



二、文献


写论文时对文献的掌握基本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一个不能很好地去获取文献资源的人一般来讲是写不出人人称赞的好文章的。


老师看论文第一个也是看文献,文献有重大遗漏其实是隐藏的学术不端,基本会被直接枪毙。接下来我们重点讲一下文献,我刚刚用了一个词叫穷尽文献,即文献要具有全面性,关于你这个论题的论文你要把能找到的全找出来,核心文献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还要看大量相关文献,文献检索时关键词如何确定需要技巧,一方面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认知,知道哪些问题可能与它有关,如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就与不当得利、合同解除、合同无效本身的法律后果有关,还可能与物权法里的占有、恢复关系有关,这些都可以用于关键词挑选。


第一步是找直接相关的法律文献,但是到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那么要把很多相关的问题都拿来看一遍;此外这个还涉及到检索的技巧,检索的技巧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上教你如何检索的文章来获取。


再一个就是不停地尝试,写一篇论文只检索一次,或者只用一个关键词,都是万万不行的。文献要具有权威性,对于你们来说,哪些期刊哪些作者比较重要一般来说难以把握,那么有一个形式化的标准就是,只有CSSCI的论文才有必要看看。


文献要具有时效性,文献不能太老旧,要优先新的研究,顺带提一下,如果同一作者观点有变化,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么这两篇文章可能都有价值。但是你检索文献时发现有些问题只有九十年代等比较久远的时候有人研究,那也只能承继这些老先生的遗产然后继续进步。


文献的来源,除知网外(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没有太多的价值,虽然学生对热点问题很敏感,选题值得借鉴),还有万方、港台的月旦法学,还有外文文献,有些问题必须要去看外文文献才能解决,但这个要求有点高,盲目引用没看过的外文文献很明显是学术不端。


大家要学会去看英文数据库,英文文献你看十篇后,语言障碍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了,就像我刚工作的时候看英文合同一样,一开始看得崩溃,咬牙切齿看了三个月后发现以后再拿任何的英文合同来都不在话下了,它们的套话很多,单词的意思我也都知道了。


我在德国读书时写论文,网上能找到的论文都是花体字,我只能一个词一个词地查,一个月后,我发现我看花体字和德文一样顺畅了,这说明长时间阅读即可达到流畅的程度,学任何东西都是如此,都是练出来的,没有技巧,谁要是说走捷径那都是害你的。


写论文除了这些期刊论文之外大家还要注意关注著作。网络资料轻易不要引用,要引用一定要注明浏览时间。


因为论文发表之后网上的这个资料很可能消失,所以这些资料不是很靠谱,也有可能是错误的,顶多给有益的启发,不适合作为参考文献写入论文里。


知乎等网络平台也都不适合作为引用对象。


关于如何判断硕博论文值不值得参考,你可以看学校,看导师,好的学校、好的导师指导的论文还是有可能不错的,当然学生本人因素占比也是很大的,所以这并不绝对。


对于大家来讲一定要学会文献检索、判决检索的方法,当你工作以后法律检索的能力也很重要。


一个案子来了,有可能有哪些相关的规范,你要去寻找,有时候一个规章规范的遗漏就会导致你败诉。(南湖法学编辑部内部讲座文字稿节选)



来源:法理杂志

图片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张灿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其他公号如转载本公号编辑的内容,务请在篇首醒目位置标明转自高教研修网。


推荐阅读

1.【限时优惠】段鑫星教授21场高质量论文写作秘籍专题讲座合辑
2. 参加过“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且申请到国家级课题的这1838位优秀教师,看有几位您同事?3. 第1—149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每届线下会场图和时间地点,寻找科研黄埔12年足迹
4. 举办了12年的“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效果到底怎么样?来听听参会教师怎么讲


为提高教师课题申请和论文发表成功率,作为教育部直属单位创建的高教研修网,10余年来具体组织了150余届“全国高校科研专题研讨会”,1698位参会教师获得国家级项目(名单可点击此处查看)。 为满足更多教师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且获得权威专家指导的需求,近日我们开放了课题申请和论文撰写交流群。可长按并识别如下二维码申请加入。课题申请和论文撰写交流群
如群人数已满,可加苏海清老师微信,由苏老师推荐入群

苏海清老师微信二维码

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可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公号,回复关键字,可获取资料


回复01获取项目申请专家忠告


回复02获取论文发表主编建议


回复03获取全部核心期刊目录


回复04获取部分核心期刊选题


回复05获取自然基金会评专家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在线讲座栏目



点击“在看”课题申报成功率提高1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