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新版城市总规专设“支持雄安”章节!北京支持雄安8项协议公布

2017-08-21 北京知道 北京知道

今天上午,北京市举行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发布会,发布了北京河北近日签署的《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战略合作协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单独增加一节内容,对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了安排


8月17日,市委书记蔡奇率队赴雄安新区考察。

  

▌协议具体内容: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协议》共八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对接协调工作机制。


高效顺畅的对接机制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过去几年,京冀两省市已经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常务副省(市)长、京津冀协同办主任的三级对接协调工作机制,形成了同心同向同力的工作格局。


在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方面,我们将依托既有常态化对接机制,切实加强沟通对接,定期就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稳妥有序疏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商,推动各项任务落地实施。为确保工作推进上下统一、步调一致,按照“一个出口、有序对接”的原则,由双方京津冀协同办统一负责日常工作的对接、协调和落实,及时沟通信息,通报有关情况。

 

二是协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雄安新区的目标是要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目前看,科技创新是雄安新区的短板。


《协议》明确,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到雄安新区落地,促进科技成果到园区孵化转化,重点是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与雄安新区合作共建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打造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促进河北雄安新区发展新经济、形成新动能。


同时,双方将共同争取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向雄安新区延伸覆盖,推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基金计划总规模5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由三省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出资以及社会募集构成,主要用于交通、生态、产业、科技创新、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等,目前基金方案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下一步拟向国家有关部门备案)下设立雄安新区创新创业子基金,共同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

 

三是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直连直通。


把交通一体化作为骨骼系统和先行领域,双方将共同争取国家有关单位支持,将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体系的重要节点,全面提速北京市与雄安新区之间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京雄铁路、京石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固保城际等轨道交通线路,推动建设北京市与雄安新区直接连通的高速公路新通道。随着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雄安新区与北京市的联系将更加顺畅高效,形成同城化发展态势。

 

四是开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共同的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力度,取得明显成效。


这次签订的协议,将按照雄安新区建设绿色生态新区的要求,从形成一体化的环境准入和退出机制、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打造京津保生态过渡带森林和湿地群、推进大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对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相关任务作了进一步的细化、具体化,共同保护好“华北明珠”白洋淀,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五是合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围绕雄安新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定位,京冀双方将加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协同联动,严控新区承接一般性制造业、中低端第三产业,共同推动雄安新区发展高端产业,支持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市属国企与雄安新区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合作,使新区在起步阶段就集中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第二,鼓励有意愿的在京企业有序向雄安新区转移发展,支持北京市属国有企业,比如京能集团、北京自来水集团、排水集团、环卫集团等,在市政基础设施、城市运行保障等领域为雄安新区开发建设、城市管理提供服务。


第三,支持华夏银行等市属金融机构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和绿色金融,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第四,发挥“北京服务”品牌影响力,推动北京高端服务业向雄安新区延伸转移。

 

六是协同提供高品质公共服务。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吸引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的重要因素。目前,雄安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依然比较薄弱。为此,北京市将推动本市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向雄安新区布局发展,提升新区公共服务水平。


先期支持的重点项目可以概括为“建四”、“帮四”。


“建四”是指,北京市采取“交钥匙”工程方式,在雄安新区投资建设高水平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北京市负责投资建设,建成后移交雄安新区,由雄安新区委托北京一流的教育集团、医疗集团进行管理。《协议》特别明确,新建的3所学校和1所医院拟分别由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这几所学校和医院,都是非常优质的,我们经过了精心挑选。


“帮四”是指,河北省在雄安新区选择现有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由北京市结合学校、医院的办学办医特色及需求,采取托管、集团化办学、建立医疗联合体等方式,通过派出优秀管理团队、教师互派、课程共享、人才培训、技术帮扶等形式,提供办学办医支持,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此外,北京市妇产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计生监督所等卫生机构也将为雄安新区相关机构提供对口支持。两省市还将共同加快社会保险跨区域转移对接,积极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完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

 

七是加强城市规划技术支持服务。


按照总书记“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始建设”的要求,在支持雄安新区规划设计方面,本市将充分发挥规划力量强、建设水平高的优势,为雄安新区在城市规划、设计、勘察、测绘等方面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积极配合做好规划编制和城市设计工作。此外,双方还将共享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的经验。

 

 

八是加强干部人才交流。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双方持续开展了每年互派100名干部人才交流挂职,实现了从“地相接”到“人相亲”的转变。《协议》商定,双方将依托京冀“双百”互派干部挂职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人才的交流,结合雄安新区需求,适时安排北京市有关部门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到新区挂职或任职,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双方还将安排雄安新区管理人员来京培训学习,提升其管理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市场合作,支持双方人力资源资格互认和自由流动。

 

 

 ▌《协议》体现什么特点?

“北京优势、雄安急需”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协议》体现了三方面特点:


一是突出“两地同心、真情实意”。体现北京市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成北京自己的事来办、雄安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的鲜明态度,做到满腔热情地支持,真情实意地支持。


二是突出“尽己所能、全面支持”。《协议》紧紧围绕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总体要求,确定了工作机制、科技创新、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规划、干部人才交流等8个合作领域,既明确了各领域的合作方向、基本原则,也给出了实施路径。


三是突出“北京优势、雄安急需”。当前,雄安新区最需要的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这是雄安新区高水平起步的基础。《协议》充分发挥北京教育、医疗、科技创新等核心资源优势,提出了一批实实在在的具体项目,应该说拿出了干货,拿出了真金白银,拿出了实际行动。


8月17日,北京市代市长陈吉宁、河北省省长许勤代表京冀双方签署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揭秘

协议是怎么考虑的?

 

京冀双方签订《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是出于什么考虑?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8月17日,市委书记蔡奇同志率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及16个区、19个委办局和7家市属国企的主要负责同志,赴河北省学习考察,并召开北京市•河北省工作交流座谈会。随后,陈吉宁代市长、许勤省长代表京冀两省市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敲定了先期支持合作项目。

 

关于签订《协议》的考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两点:

  

(一)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真心实意把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当成北京自己的事来办

 

设立雄安新区的决定发布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多次组织专题学习,多次强调要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全方位加强合作,雄安新区需要什么就支持什么,做到有求必应、积极配合、毫不含糊。将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写进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在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上,蔡奇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好“一核”与“两翼”的关系,“一核”要辐射,“两翼”要联通,“一核”与“两翼”要形成整体。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来办的鲜明态度。

 

同时,在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单独增加一节内容,对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作了安排。在近期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多个政策文件中,也都增加了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相关内容。

 

(二)统筹全市优质资源,推进全方位协同合作,集中力量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开局起势


为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切实把中央的要求和京冀双方的共识落实到具体行动、具体项目上,6月以来,市京津冀协同办按照市领导要求,研究起草了京冀两省市政府《关于共同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期间,蔡奇书记、陈吉宁代市长、张工常务副市长等市领导多次作出指示和批示,多次专题听取汇报,深入研究,亲自审阅文本、提出修改意见、敲定合作事项。同时,京冀两省市协同办就《协议》内容多次对接协商,逐条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协议》文本最终由京冀两省市领导共同审定。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协议》总体考虑是,牢牢把握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的首要定位,紧紧围绕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按照统筹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原则,立足雄安新区最迫切需求和长远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教育、医疗等资源优势,加强规划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聚焦重点领域推进实施一批有共识、看得准、能见效的合作项目,推动符合雄安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有序疏解转移,努力形成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

 

“鉴于雄安新区相关规划正在抓紧优化完善,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只是敲定了一批先期支持项目。”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推进,我们将与河北持续对接,与时俱进地推进实施新的一批合作项目。

 

记者 沙雪良

编辑 李困困

图片来自识政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精选

蔡奇部署的任务,首个试点单位一年问责50人次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的4个“新头衔”,都有何来头?

蔡奇率四套班子和十六区书记考察雄安,干货全在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