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央视来兴化寻找毕飞宇成长轨迹
提到兴化的文学现象,有一个人的名字是想绕都绕不开的,那就是毕飞宇。33岁获鲁迅文学奖,48岁获茅盾文学奖,纵观整个江苏文坛,能够取得这样成就,也是屈指可数。30多年的写作生涯,出版发表了4部长篇,20多部中篇,50多个短篇。从《哺乳期的女人》、《玉米》到《青衣》、《推拿》,他的作品与他生活的家乡又有哪些关联呢?近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文学的乡愁》来兴化拍摄,纪录片的主人公就是毕飞宇。该片将会用一个小时的时长来展现毕飞宇小时候在水乡兴化生活的情景、作品创作灵感的来源以及与家乡的内在联系。据了解,《文学的乡愁》这部纪录片已被央视作为重头戏于年底推出,小说的诞生与家乡有何关联,可以从片中一探究竟。
【人物名片】
毕飞宇,1964年1月生,江苏兴化人。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小说创作,作品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毕飞宇的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及舞台作品,如 《推拿》 先后有了电视剧和电影版,《青衣》被改编成电视剧、舞剧、京剧、赣剧等。
毕飞宇曾两度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中短篇小说最高奖项),多次获得《人民文学》小说创作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冯牧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奖、庄重文文学奖等。
2011年3月17日,毕飞宇的长篇小说《玉米》荣获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成为该奖项2007年创立以来,第三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作家。长篇小说《推拿》于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央视来兴化寻找毕飞宇成长轨迹
毕飞宇是兴化籍著名作家,在读者的印象中他是用笔杆子打天下的儒雅人士。可你知道吗,放下笔杆子的毕飞宇,拿起篙子撑船也是有模有样——他能用竹篙将小船笔直地撑到百米开外,再调转船头折返,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就像他的小说《地球上的王家庄》里的小主人公一样……近日,央视《文学的乡愁》栏目在兴化拍摄关于他的纪录片时,毕飞宇就向摄制组秀了这一“绝活”,不仅让摄制组的成员惊叹,也让陪同拍摄的土生土长的水乡人自叹不如。
“作家生长在哪个地方,尤其是他的童年、少年在哪生长的,这个地方是他的自然地理,同时又是他的情感地理。他在构思故事的时候,这些地方自然而然就进入到里面。”纪录片《文学的乡愁》总导演张同道说。
张同道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执导的多部纪录片入围国际电影节,策划拍摄这一专辑,正是他的创意。
为了这部纪录片,央视摄制组已经连续3次到兴化踩点取景。从毕飞宇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少年时求学的县城、再到毕飞宇工作室,来追寻毕飞宇的成长轨迹以及他的作品与家乡的关联。
“纪录片强调现场,这次拍摄,毕飞宇一同来到现场,回到那个熟悉的环境,他的情感就被调动起来了,甚至是无意识的那些东西也涌了出来,画面自然也就出来了。” 张同道说,这部纪录片一共遴选了莫言、贾平凹等六位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文学上的成就很大,尤其是在小说的美学上,应该说成就已经超越了前辈,这才下决心要拍这么一套作家和他的土地。其中,毕飞宇先生就是重要一员。
家乡成了他的创作源泉
大纵湖在毕飞宇的小说中时常出现,乘着一叶扁舟,游荡在芦苇丛中,看水中鱼儿嬉戏,听空中清脆鸟鸣,这样的场景早已成为他笔下的经典画面。
毕飞宇曾在兴化中堡镇度过了少年时光,小镇的地理环境、街道、店铺、乡邻都印刻在他的脑海里。他在构思故事的时候,大纵湖就进入到他的小说里,因为小时候他老在这玩,就让自然的故乡转化为文学的故乡,尤其是童年生活的地方,这些情感,这些地理元素,包括文化自然就进入到他的小说。小说《地球上的王家庄》一直被评论家们认为是毕飞宇最出色的小说之一,这篇小说的背景应该就是他童年生活的乡村。
15岁时,毕飞宇离开中堡镇,到兴化县城求学,住在金东门竹巷,那里的生活也成为了他笔下故事的源泉。《哺乳期的女人》、《祖宗》这两部小说都可以在金东门找到创作的影子。《祖宗》里的阁楼就是他住的那个小阁楼;《哺乳期的女人》的灵感也是从那里来的。这些生活和他后来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央视这次拍摄主要就是循着这条路线来拍的。
建工作室,用文学反哺家乡
纪录片所有创作素材要求来自于真实生活。毕飞宇专程回兴化参与拍摄,重走了一遍当初的人生旅途。在众多取景地中,毕飞宇工作室是最重要的场景,在这里,毕飞宇用文学反哺家乡,搭建小说创作的平台,把家乡和周围地区热爱文学、热爱小说的文友们聚集在一起,分享交流创作心得。
2013年,毕飞宇工作室在兴化落成。毕飞宇表示,决不让工作室成“空闲屋”。此后,他时常返乡,在工作室内举办文学沙龙,为本土文学爱好者开设讲座,点评他们的作品。小说沙龙一个季度一次,已经第九期了,每次毕飞宇都参加点评。
为了合理利用毕飞宇工作室,2015年第二期小说沙龙期间,毕飞宇提出了建广场书屋的想法,并主动联系各家出版社“求书”。为了摆放这些图书,又能跟环境融合,他们特地到苏州定制了一套古朴的书架,按照出版社编排,把图书分类。
目前,广场书屋陈列图书近2万册,内容多系文学图书。这些图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等全国11家出版社和文化传媒公司,经过认真挑选而呈现的“精品”,其中以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图书为主。
2015年10月18日,“毕飞宇工作室·广场书屋”揭牌。取名“广场书屋”意境深远。毕飞宇阐述“广场”的蕴意是:广博、开阔、平坦,就是要让“广场书屋”如海纳百川,吸纳和集聚更多的读者,成为阅读者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他们就是一群义务“摆渡人”。
广场书屋每周日开放,每次都会邀请作家当义工,辅导少年儿童阅读,首位义工就是著名儿童作家黄蓓佳。
走进《朗读者》 讲述家和爱的故事
近日,毕飞宇的大学讲稿成书,名为《小说课》,出版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书籍几次加印。而他则不停地被邀约到全国各地参加读书会。央视当红栏目《朗读者》也请他上节目,朗读自己的作品,感动了无数人。
毕飞宇在《朗读者》为大家朗诵的是他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推拿》的片段。在写出《推拿》的两天后,他那位一生挚爱读书的父亲却双目失明了,再也没有办法阅读儿子的这部作品。所以这次在《朗读者》,他想把《推拿》读给他的父亲听。
在访谈中,毕飞宇谈到自己对“家”印象最深刻的是“漂泊”二字。由于年少时期父母不断调换工作和父系长辈缺失的缘故,自己从小就有种“没有根”的感觉。所以后来谈到为什么要寻找父亲的祖籍时,他说:“你行行好,必须给我们做儿孙的有一个跪的地方。”
父亲的个性同样影响着毕飞宇。因为对工作生活的失望,毕飞宇的父亲平时沉默寡言,面对毕飞宇也无话可说。这种疏离感持续了很长时间,以至于后来父子俩第一次亲密接触甚至令毕飞宇感到“煎熬”。
现在,毕飞宇已经学会了向父亲表达爱意,节目中他就为父亲朗读了自己写的小说《推拿》中的选段。毕飞宇说:“爱的习惯需要好几代人一点点建立。”这种独特的亲情解读为观众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不少观众在看过节目后深受触动,直言:“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父亲,总是含蓄内敛不善于表达,这种现象应该改改了。”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