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两儿子被毙老同学进京找主席结果呢?㊙

2016-11-30 反腐政史

中国政史第一刊  最受欢军政类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反腐政史

回数字查看

26.看看周永康的卧室和毛泽东的卧室!

25.屠 呦 呦揭开的惊天内 幕:专家的腐 败 无 耻 与 独 裁!

16.查处刘志军的纪检组长内部讲话被扒出,爆出的腐败内幕令人震惊!

17.惊天大骗局曝光,中国人国庆节千万别去日本了

18.刘亚洲:把女儿献徐才厚享用 谷俊山自己在外看门

19.现-实-汉-奸-排行榜! 每一个都该拉出去枪毙!

20.毛主席对官*二*代的预言真准确,让人震惊!

21.这才是林彪真正死因,看完就不要再被骗了!!

4.震惊!中 国 的 最 恐 怖 的 贪 官, 竟 然 是......!

8.我 国 又 出 了 一 个 不 怕 死 的 领 导!!!

9.毛泽东时代民众为何清贫?真实历史令人震惊......

12.高 官 不 雅 照 大 全 已 流 出!


“没有他,我只怕出不了韶山冲”——毛泽东与谭咏春先生

 
  1955年5月,当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突然又接到湘乡谭世瑛的一封信,说是他眼疾,到汉口找谭政帮助[1],因谭政不在,无奈来到北京,现在“身无半文”,请求毛泽东帮助。


  毛主席看完该信,沉思一阵,马上请秘书叶子龙,按来信地址,找谭世瑛,安排好他的生活,带上给他的零用钱,联系治眼病的医院,尽快安排好与他见面的时间。


  叶子龙提醒毛泽东说:“您这几天的接待工作,都安排满了。”


  “他来自湖南湘乡,不远几千里,不容易啊。”毛泽东神情凝重地说,“迟迟不见,让他怎么好想,是不是将在后天下午的约会,向后面推一下?”


  毛泽东主席对这位不请自来求助的特殊客人,为什么如此重视?


  这主要是因为,谭世瑛的父亲谭咏春先生,是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小学堂读书时的恩师。


  那是1910年秋,毛泽东在他表哥文运昌的影响下,得到他的老师和亲戚帮助,说服了父亲毛顺生同意,第一次告别韶山冲,来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报考当时推行“新式教育”的东山高等小学堂。在校长李元甫的同意下,毛泽东走进了肃穆的考场。作文考题《言志》。他顿时浮想联翩,稍思片刻,打好腹搞,挥笔直书胸臆,特别是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命运紧密联在一起,整篇文章一气呵成。


  这篇立论高远,充满爱国激情文章,深深感动了主考阅卷的谭咏春先生,连声称赞说:“好文章”,破例给了满满的100分。作为负责主考阅卷的老师的谭咏春先生, 是位前清秀才,是当时湘乡县著名写文章的高手,曾任该县县志主管,根据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断定这个学生,非同凡响,抱负很大,如果得到很好培养教育,将来他必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才,必定会有很大的出息。


  好事多磨,毛泽东刚踏进这所学校 ,就引起该校一场风波。


  这所“新式学校”,实际上,办学经费主要是依靠湘乡县一些绅士资助。这这些绅士出于地方观念,规定该校只招湘乡人。毛泽东是湘潭人,不是湘乡人。所以一些人据此强烈反对录用毛泽东。还有,该校一些老师,因为这里的招收的学生大都是一些富家子弟,穿着阔气 ,唯有毛泽东穿着他母亲纺制的粗布衣服,年龄偏大,身材瘦长,与这里的一切,显得格格不入。据此,他们也反对录用毛泽东。


  毛泽东得知这些,十分着急,自己花了很大气力才说服父亲,走出极为闭塞的韶山冲,还向父亲保证:“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要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没想到自己刚走出韶山冲,就碰上这么大的麻烦。他赶紧拉着表哥文运昌,找到主考阅卷的谭咏春先生。谭先生非常欣赏毛泽东的远大志向和杰出的才华,马上答应鼎力相助,先要自己的儿子谭世瑛安排毛泽东到学堂西边后斋住下,然后立即去找校长李元甫和其他教员。这样,关于录不录取毛泽东,提到学校校务会议上进行讨论。

 
  在校务会议上,谭咏春先生一面向大家介绍毛泽东,夸奖毛泽东将来具有“建国之大用”,一面据理驳斥反对派:“中国的学生都可以到外国留学,湘潭人又为何不能到湘乡土来读书呢?”这时,一位校董事会的董事,姓张的经学教员仍固执已见,反对录取毛泽东,谭咏春先生听了,愤然站起,厉声说道:“学校当以培养人才为重。如张先生诸人故意作梗,我只好自请辞退!”校长见势,奏然紧张,先请谭先生坐下,接过毛泽东的试卷看了一遍,站起来称赞:“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校长的支持,使大多数教员纷纷表态,同意录取毛泽东。随后,谭咏春先生高兴地将毛泽东同自己儿子谭世瑛,一起编在自己所教的一个班。

  这样,毛泽东在谭咏春先生鼎力支持下,才冲破这座无形的壁垒,开始了在东山高等小学堂的读书生活。这所学校,与韶山的私塾大不一样,教室整洁明亮,又实行“新式教育”。毛泽东在这时学到了许多中外文学,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但是,由于当时大多数同学,都是衣着讲究的小绅士,他们瞧不起这位高个子,衣着寒酸的“新来的土巴佬”。在心理上,毛泽东受到了很大压抑。可喜的是,就这里,他结识一些好朋友,其中有后来成为著名诗人萧三等人。

  毛泽东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中,顽强地如饥似渴地勤奋学习,待人更为谦虚、诚恳、大方,各方面进步很快。尤其是,他有深厚的古文经学的底子,能写一手好古文,赢得教师们的称道,特别是国文老师的喜欢。但是,毛泽东不满足课堂内学到的内容,经常自己找其他书籍来阅读。有一次,他从表哥文运昌处,借来了两种书刊,讲的是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其中,有几本是由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该报是1902年,创刊于日本的横滨,初期连载过梁启超的“新民说”,广泛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和政治思想,宣传维新变法,抨击当时清朝宫廷的慈西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对当时的知识界产生了有很大影响。同时,他们的文章,一改全是古文,为“半文半白”,还广泛运用民间谚语,在文风上也很有特色,被当时称之为“康,梁体”。毛泽东读后,颇感新鲜,爱不释手,读了又读,对里面康,梁的文章,差不多全能背诵。这时,他不但非常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在他作文中,也不知不觉地模仿起康、梁的笔法。因此,毛泽东又招来学校一些保守教员的非难,认为康、梁的文章“是为洋鬼子说话的”,对毛泽东依照“康、梁体”写的作文,任意贬斥。有一次作文,毛泽东用“康梁体”写了一篇《宋襄公论》,被一位教员看到,很反感,批给20分。谭咏春先生在批阅时,却高兴地叫绝:“毛润之的文章思想进步,文笔泼辣,立志高远,见解精辟,令人折服,康梁的文体有何不好?好得很!”于是,破例给《宋襄公论》打105分,并挥毫圈点后,又在文章总评中写道:

  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
  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事后,谭咏春先生又找到校长李元甫,提出要在课堂上公开讲授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康梁体”的写法。从此,东山学堂的文风更加活跃。毛泽东的每一篇作文都批上“传观”二字,张贴在“揭示栏”上,成为其他学生学习的范文。


     毛泽东在东山学堂这个期将要结束时。谭咏春先生看见毛泽东各方面的飞速进步,各项成绩优异,又胸怀大志,严于律已,喜在心头,因而又更加关注毛泽东的发展前途。于是,他就找校长李元甫和经文教师贺岚岗先生商量,决定保送毛泽东赴湘乡驻省中学,进一步学习深造。

  在这个学期未考试前夕,谭咏春先生特地将毛泽东叫到自己家里,进行了一次使毛泽东终身难忘的谈心。谭先生指出毛泽东的进步后,对他说:“你现在的国文、历史、地理等学科,已经达到了中学程度,其它课目成绩都不错,不宜再在小学读下去,何不到长沙读中学呢?”

  毛泽东犹豫了一下,被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 深深感动,对老师说:“怕没有熟人,进不了中学,家里又无钱供养自己。”

  谭咏春先生对毛泽东说:“不要紧,我和几位先生商量好了,决定作为“优才生”,保送你去长沙湘乡驻省中学堂就读,吃公费,怎么样?”
  毛泽东听了,非常高兴,连声向老师道谢。

  这个学期放寒假,毛泽东挑着行李书籍,告别东山高等小学堂。临行前,他向校长李元甫、贺岚岗、谭咏春父子告别。谭咏春父子和一部分学生,依依相送,一直送到涟河渡口。后来,毛泽东往长沙求学,接着从事改变中国命运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谭咏春先生一直坚守五尺讲台,用毛泽东当年刻苦攻读,救国救民远大志向,以及后来领导井冈山斗争,二万五千长征的伟大革命创举,教育自己学生,教育自已儿孙。解放前夕,因病仙逝。所以,师生俩这次分别,再也无缘见面。

  毛泽东对谭咏春先生教诲的的恩情,永远铭记在心。

  1936年,毛泽东告别谭咏春先生25年之后,已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最高领人,世界政治舞台上备受人们关注的人物。他在同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谈话中,用很长篇幅,回忆在该校半年的读书生活,其中还深情地说:

  “我在这个学校很有进步,老师们都喜欢我,尤其是那些教经文的老师,因为我写一手好古文。”

  这里说的“尤其是那些教经文的老师”,其中首先就是应指谭咏春先生。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就千方百计打听谭咏春先生下落,并与谭先生儿子谭世瑛取得联系。虽然,谭先生发现和培育过的“建国之才”,没有看到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建立的新中国,就早已仙逝。但是毛泽东报答先师教育之恩的深情,却转移恩师儿子谭世瑛身上,得知他生活困难,多次寄钱相助。这次谭世瑛到北京路费,就是毛泽东主席接济的。所以,毛泽东主席接到谭世瑛求助信,非常重视,并在收信后的第二天下午,设家宴接待他。


      尽管,毛泽东对这位相别四十年后相见故人,非常热情,但是,潭世瑛因为两个儿,曾经充当国民党民队军官,有血债,被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政府,依法枪决了。谭世瑛因为不满,本人也被农民协会管制一年。所以,与毛泽东见面时,神情十分尴尬,一直底着头,半眯着有眼疾的眼睛,不敢正面看毛泽东一眼。

  毛泽东却热情高兴地招呼:“世瑛兄,你好啦,我们有40多年没见面了啊。”

  谭世瑛见毛泽东伸出的手,也不敢握,小声说:“毛主席,我给你丢丑啦!”

  毛泽东一边扶着谭世瑛,一边说:“有话,我们在家里慢慢说。”进了客厅,毛泽东亲自为他泡茶点烟。

  谭世瑛被毛泽东像过去一样热情和诚恳所感动,鼓起勇气,将自己两个儿子被政府枪决,自己本人也被农民协会管制一年的“家丑”,全部倾吐给毛泽东听,感到自己一肚子委屈。最后说:“我实在没有面目来见主席。”

  毛泽东说:“这是在我家里,没有主席;主席只是开会时台面上称呼。我请你来,就是我的客人,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再有,你父亲他老人家是我恩师。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如果不好好接待你,你就可以骂我是不仁不义之徒,哄我下台。”

  谭世瑛被毛泽东热情和幽默所感动,脸上的阴霾,很快被微笑驱赶走了。
      在吃晚饭时,毛泽东端起酒杯:“世瑛兄,先请代表你父亲喝了第一杯,他老人家在世时,我没有好好为他敬酒。”

  谭世瑛接过毛泽东的酒,一饮而尽。接着说:“润之,你为我父亲敬过酒。有一次,你表哥请我父亲喝酒,你双手端着酒杯,给我父亲敬过酒,还说:感谢先生教诲之恩。我父亲很高兴,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是的,是的”,毛泽东高兴地说,“当时,你还偷你父亲酒喝。”

  “我当时很跳皮,父亲不准小孩子喝酒。”

  “难怪他老人家用筷子,在你手上狠狠地敲了一下。”

  俩人说到儿时的趣事,相视而笑,一边喝酒,一边“叙旧”。

  谭世瑛说:“润之啊你的记忆真好,我父亲说你‘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今天我才真正体验到是真的啊,一点没错。”

  谭世瑛的话,又引起毛泽东对谭咏春先生的深情思念,说:“你父亲谭咏春先生是位教育家,那时候我的个性与人家不同,只有他老先生坚决同意我。他很爱惜人才,听说谭政也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学生。如果没有他,我怕进不了东山学堂,也到不了长沙,只怕冲不出韶山冲哩。”


       晚饭后,毛泽东派车送谭世瑛住院,为了进一步帮助谭世瑛,当晚自己又给湘乡有关单位写了一封信;
 
  湘乡县委,并转第二区区委、石洞乡支部各同志:
  石洞乡的谭世瑛,四十多年前,曾在湘乡东山学校和我有过同学关系。解放后来过几次信,我亦回过几封信,因他叫困难,最近又寄了一点钱给他。最近因患眼病,到汉口找谭政同志求治,谭不在,到北京找我。现在进医院治眼,两三星期即回乡。我嘱他好好听区乡党政干部管教。据他说,他有两个儿子在三年前镇反斗争中被枪决,一个是营长,一个是排长,听说有血债被枪决的。他本人也被剥夺公民权,管制一年,现解除管制但仍旧不能入农会。他的妻和他的其他的两个儿子则有公民权并入了农会。他说,他的成份是贫农。他又说,他教了几十年书,只在二十七年前在国民党的邵阳政府当过五个月的科员,并未作坏事云云。此人历史我完全不清楚,请你们查明告我为盼。
  祝你们工作顺利。
                            毛泽东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七日[4]

  谭世瑛受到毛泽东亲切会见后,住进北京最好眼科医院,住在高级医房,受到最好医生精心的治疗,耳闻目睹的事实,使他想得很多很多,特别是毛泽东在会见时,反复赞誉自己父亲是位教育家,深情地怀念他老人家的教育和帮助,句句感动他的肺腑。他想到自己,作为父亲老人家的亲生儿子,父亲曾经多次教育自己,要学习毛泽东立志救国救民而刻苦攻读,做一个对国家对民众有用的人,而自己却当作耳边风,却与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混在一起,甚至跑到国民党邵阳县衙门里,想混成一个小官吏,要不是父亲生气去邵阳将他拖回来,现在情景更不堪想;更想到父亲临终时,还教育自己,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蒋介石早就失去民心必将失败;共产党毛泽东得民心,必得天下;你要认清国家大势,站稳立场;还要教育自己儿子,跟共产党毛泽东才有出路,……想着想着,不禁后悔莫及,躺病床上,大哭一场。从此,他的眼病,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一天天好起来;他的思想,在毛泽东的帮助下,也一天天明晰,就像在恶梦后清醒。六月四日,他给毛泽东写下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和一首抒怀诗。毛泽东收到他的信和诗后,没有几天,又收湘乡有关单位的回信,随即致信谭世瑛:

  世瑛兄:
  六月四日的信及大作一首收到,甚谢!我赞成你于日内返乡。
  中共湘乡县委有信(乡支部也有一信)给我,对于你家情况有所说明。据称:你的两个儿子确实有罪,这是因为他们在几次宽释之后还要犯罪,而且犯了严重罪行的原故。因此,政府和人民对他们依法处理,是应该的。你则只有一些旧社会带来的缺点和在对待你两个儿子的态度上有些不当,故给以一年管制,现已解除。县委来信认为你无其他罪行。我认为县委对你的评语,是公道的。
  你应当在新旧社会的根本变化上去看问题,逐步地把你的思想和情绪转变过来。这样就可以想开些,把一些缺点改掉,督促全家努力生产。最要紧的是服从政府法令,听干部们的话。这样,几年之后,人们对你的态度就会更好些了。
  如你认为必要的话,此信可给县区乡负责同志一阅。
  祝你平安
                              毛泽东
                          一九五五年六月八日


    毛泽东这封信,既有鲜明原则,又充满热情的鼓励,寄托着忠诚的希望。谭世瑛看了,像春风吹动他的心帆,给他方向,给他勇气,给他力量。他告别北京时,毛泽东还按对待恩师谭咏春先生的礼遇,赠送“零用钱”300元,两大箱“薄礼”,内有被盖、毛呢衣服、皮鞋等几十件日用品,等于给他重新安好一个家。

  谭世瑛这次无奈来到北京找毛泽东“求助”,出乎他原先意料,受到毛泽东热情接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并在毛泽东的帮助下,不仅治好给他造成多年苦痛的眼病,更重要的是治好压在他心头的心病,使他重新抬起头,走上新社会的新生活。回家后,他带着毛泽东给他的信,向当地政府、农民协会作了检讨,决心重新作人。1956年,当地政府根据谭世瑛的进步和特长,吸收他为人民教师,在教育战经线发挥他新的余热。

       所以,毛泽东像当年谭咏春先生那样关心、帮助、教育自己一样,关心、帮助、教育谭咏春先生儿子的感人事迹,在当地民众中广为流传,并编成各种版本的故事,成为民间口头教材,教育孩子,教育学生,教育后一代。因此,谭咏春先生慧眼育英才,毛泽东涌泉报恩师的佳话,至今广为传颂着……。

 谭咏春是与毛泽东有恩之人。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担着行李来到湘乡东山高小报考。他的考卷获得主考老师的好评,但却不能录取。理由是:毛泽东是湘潭的,湘乡的学校不能录取他县的学生。

谭咏春的是湘乡高小的国文教师,极力主张录取毛泽东。

为此,他让自己儿子谭世瑛为毛泽东安排住下,然后找到校长据理力争。

在他的努力下,毛泽东才获得在湘乡高小读书的 资格,并与谭世瑛是同学。

但毛泽东在这里只读了半年时间,便去长沙求学。他去长沙,也是谭咏春支持和资助去的。

对此,毛泽东对谭咏春一直很感激。

1950 年5月,他收到谭世瑛写来信,信中述说了他目前的处境和困难,提出了参加工作的要求。

毛主席接信后,复信谭世瑛,但没有安排工作。信寄走后,毛主席又补寄 了300元钱,以解他困厄。

毛主席离开老家多年,对谭世瑛后来的事一无所知,更不知他两个儿子的情况,因此,收到谭世瑛的信后没有为他说情,但还是给他复了信,还寄了钱,解决他的生计困难。除了安慰外,毛主席还邀请谭世瑛赴京一叙。

1953 年,谭世瑛的两个儿子因为有血债,被人民政府枪决了,谭世瑛也因为对待此事大闹被判管制一年,对此,谭世瑛抵触情绪更大。解除管制后,1955年他独身去 武汉,找他的胞兄、时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谭政,寻求帮助,并诊治眼疾。不巧的是,谭政没在武汉。谭世瑛于是直上北京,求见毛泽东主席。

到了中南海后,毛泽东主席热情地接待了他。

谭世瑛见到毛泽东主席后,一肚子委屈要向他诉说,便将这些年来他个人的情况尽数说了出来。毛泽东主席听后说:“应该把事情调查清楚。”

然后,他安排谭世瑛到医院诊治眼疾后,并给湘乡县委写了一封信:

湘乡县委接到毛泽东的来信后,很快就回信了。信中介绍了谭家的情况及其两个儿子的犯罪事实,并认为政府枪决他的两个儿子是正确的,且在对待儿子问题的态度上,谭世瑛有着相当大错误,根据有关法规判处了他一年管制。毛泽东主席阅读来信后,认为湘乡县委的做法是公道的。

谭世瑛还在北京,曾于6月4日给毛泽东写了封信,还附上了一首新就的诗,信中告诉毛泽东主席自己不日将返乡。6月8日,毛泽东给谭世瑛写信,给这位尚有情绪的老同学做思想工作:

谭世瑛收到这封信后的心情,不得而知,毛泽东实事求是和不徇私情的做法,却令人敬佩!

 反 ★ 腐 ★ 政 ★ 史 ★


关注“反腐政史”公众号可长按下方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和扫一扫二维码!也可搜索微信号:fanfuzs-01

为了反馈粉丝我会定期一个月做一篇粉丝心声的文章,经过筛选把你们的想说的话都写成一篇文章分享出来互动(但是必须是真实的,不能造谣哦,我希望这里是一个分享真人真事的正能量平台)谢谢配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