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百六十六、我17岁的“功利”

2016-12-22 高建东著 追忆青涩

追忆那流逝的青涩年华

第二编

青涩高中

总第五部、太原九中




一百六十六、我17岁的“功利”

 

关于成语“好高骛远”,考查了一下,其出自《宋史·程颢传》。定义是——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近义词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心比天高、痴心妄想

反义词是——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老实做人


前文篇章已有本篇类似文字,但我还是要特别强调本篇主旨!

我非常庆幸自己,人生历练到今天,终于能坦然面对自己,一方面意识到大雪纷纷扬扬,绝没有两片雪花是相似的,而我就是其中最“伟大”、最绚丽多彩、独一无二的一片,所以,我非常自信;

另一方面,经历过人生,我又体会到沧海桑田、寰宇茫茫,我仅仅是一介微尘,又根本连一点儿自信的资本都没有,于是,唯恐夹着尾巴做人都不及!


再有,在我人生经历中,由于总是自认为屡屡跟肤浅、内心空虚,却自大、自恋、自负的人打交道,真是非常厌恶!

但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他们个个又都像一面镜子,里面竟然比比皆有我的身影,我又无比汗颜!

是啊,看人比人说人道人不如人!


临高中毕业,那时17岁的我,正是一艘刚刚启程处女航的航船,可谓汽笛长鸣,豪情万丈!

我憋着劲儿,要去实现梦想,认为人生在世,唯有这一信念可一生持久。

后来聆听到费翔的那首《故乡的云》,真是无比感慨:


——天边飘过……故乡的云

它不停的向我召唤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别再四处飘泊


踏着沉重的脚步

归乡路是那么的漫长……

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我已厌倦飘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啊……

归来吧……归来哟

浪迹天涯的游子

归来吧……归来哟

别再四处飘泊


我已是满怀疲惫

眼里是酸楚的泪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

为我抹去创痕


我曾经豪情万丈

归来却空空的行囊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那故乡的风和故乡的云

为我抚……平……创……伤


那时,我怀揣两个“理想”:一个当画家,一个当作家。

而潜意识,最原始的功利驱动,就是要借此“发财致富”。

我从来没有指望一生困守一份工作,拿一份月薪,终了一生!

 

在那时,人们想发财致富,完全耻于说出口,它被挤压在心灵一个小小角落。

当然,事实上,对于普遍的人群,那时社会上发财致富的机会其实也根本没有!

那时,我一方面,热泪盈眶高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非常顺口(40年后今天,这一灵魂烙印依旧很深),一方面,只能时时打小算盘,看如何能“成名成家”、“发财致富”。


我已经懂得,“理想”要一步一步“攀登”

我不加选择泛读小说,抄抄写写,盼着有一天像传说中丁玲奶奶宣扬的“一本书主义”那样,完成一部成功作品,一本万利,保证一辈子有吃不完的鸡鸭鱼肉,穿不完的漂亮衣服,顿顿有白面,天天吃饺子……


不过后来权衡一下,我发现,跟当作家相比当画家奋斗路途似乎更近一些,于是,定下心来,埋头苦干,要尽快成为画家。


此后,无论我在美术组、在“小院院”、在教室,甚至每逢星期日一大早去迎泽公园……我都一门心思刻苦写生作画!

 

我梦想,当了画家多么好,首先,像马杰生老师(还有我们班主任董老师)一样,具有了绅士风度,其次,随便给商店画一幅广告画,就能赚不少钱!

进一步,如果创作出一幅政治宣传画,开始大量印刷,那不仅够上了画家的名号,更能赚许多钱!

再进一步,创作连环画;那时据说,每完成一页,就能赚5.00元!

那么,创作一本小人书,如果是100页,足足就能赚500元啊!


再如果小人书非常畅销,二次三次印刷,又能赚一大笔稿费!连续畅销、连续印刷,那么,大笔大笔稿费,不是源源不断吗?


今天回忆我那时想法,当然天真幼稚。

殊不知,艺术道路最终成名不朽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况且,依靠艺术谋生,根本就是“输不起”的人生策划误区!


还有,一旦功利变成艺术驱动力,又怎么能创作真正伟大的真善美作品

倘若你真是艺术奇才,成就了旷世杰作,那也得经历岁月的大浪淘沙,多少大师的不朽之作,难道不是都在他身后,才附着上亿万金钱的“价值”吗?(以下,拉斐尔的作品)(以下,梵高的作品)

(以下,倪瓒的作品)

(以下,八大山人的作品)

(以下,徐悲鸿的作品)

(以下,傅抱石的作品)


码字到此,做为过来人,我对于酷爱读书,并立志靠写作为生的年轻人,发出一个忠告:

您若想尽快发财致富,须立刻把精力放在市场,关注需求、抢占先机、垄断一方,并且,把握审视一桩生意的盛衰期,果断入局、果断出局……只有这样,发财致富才能实现哩!

 

——那是我上高中的最后一年,我在美术组,完成各类石膏素描,回到家,画速写,对象自然是院里玩耍的小弟弟小妹妹和水管上洗衣、洗菜、打水、聊天的叔叔阿姨们。

为了科学地安排时间,我后来固定每天下午从美术组回来,亦即黄昏时分,坐在自家门口小板凳上,两眼放光,全神贯注画规定数额的速写!

所以,所建立的条件反射,延续至今,每到下午黄昏时分,我的大脑就非常清醒,思维敏捷。而母亲,总在我画画最起劲儿的时候,来干涉

“好爷呀,俺儿……天黑啦,什么也看不见啦,别再画啦!总是在光线暗的这个时候、坐在门口画画,看把眼睛画坏!”

(以下,我1973-1977的部分涂鸦习作)

   ——我手上的大画板,是袁叔叔用五合板制作的;有家里擀面条的案板那么大。

我收集许多废旧政治宣传画,那雪白硬铮铮的空白背面正好适合我做画。

我随时收集其它软软硬硬、五花八门的各色纸张,包括香烟盒,只要是有空白背面的,都做我绘画的纸张。


敬重字纸,珍惜片纸短笺——我的这一良好习惯,一直保持到几十年后今天。


在那时,我总是坐在小板凳上,直挺挺端起肩膀,二目如雷达,又如激光,缓缓扫射物体,死死盯紧物体,一副非常老道的模样儿。

我紧握钢笔、铅笔、圆珠笔奋笔疾“”,院里好些小弟弟、小妹妹,都乐意做我的模特儿。


几个小男孩,正凑在院里一家窗户底下,玩杏核儿。

其中一个,我记得是院里“臭小”的弟弟(记不起他的姓名了),远远注意到我端着画板、一手捏笔,抬头看一下低头画一下,就知道,我又在画画,马上故意冲着我,摆出如同照相一般的、静止姿势。那神情,似乎对自己正在玩的赢取杏核的游戏,已经没有了兴趣。


在我后来留下保存至今的几大本钢笔动态速写本里,都留有许多小男孩或蹲或站的动态速写。


另外,有一个叫我特别喜欢的小妹妹四四,也有许多形象,永驻我速写画册和我心里——这已经是下一章《一百六十七、四四》的主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