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阎建明 《随笔二则》(童年的雪、冬柳吐翠)

2017-02-27 阎建明 追忆青涩


阎建明,男,1953年12月26日生,山西省沁源县人,曾任山西省司法厅公证管理处处长、山西省公证协会会长等、中国公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公证协会培训委员会主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自1980年以来,曾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民间文学、诗歌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和公证学术论文84篇(部)。

特别是从1988年以来,编著出版了70余万字的《公证员手册》、20余万字的《市场经济与公证实务》、25余万字的《公证谈话笔录制作》、30余万字的《企改公证实务指南》、26万余字的《WTO与中国公证应对》、97万余字的《山西公正志》、100余万字的《公证员办证参考》、等七部专著。

1991年编写的三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社会天平》由司法部、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为我国第一部以公证为题材的电视艺术作品,1992年5月曾经在中央台和各地方台多次播放。








《童年的雪》——阎建明丁酉年春随想


从去年立冬到现在也没有下过一场像样的雪了,空中偶然似有似无地飘来了一点点雪花,也像匆匆过客,转眼便去了。天气预报说近期将会有一场大范围降雪,喜出望外之下,这几天心里总是一直惦记着这场雪能够来的快一点。因为,所有的人对雪的期待抑或是一种生命的呼唤了。


今天早晨一起床,我就急着拉开窗帘向外望去,噢!久违了的这场雪终于来了。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来的,只看见灰蒙蒙的世界一夜之间被银装素裹了。而且,硬币般大小的雪片儿还在漫不经心地向下飘落着。看那神态,好一副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傲慢样儿。


雪的傲慢是对人的一种眷顾。于是,便有了人与雪的情感交流。不是吗?屈原在流放江南时,对着弥漫的风雪向天而诉:“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九章《悲回风》),屈原在遭受迫害又无力回天的处境下,托物言志不仅可以表达他心中那种低徊缠绵的忧苦之情,也是他抗击黑暗的唯一武器。


元朝统一中原后,把读书人推到了生活的绝境,于是,当关汉卿看到那大雪粉白光华,像飞舞的梨花在空中飘荡的场景时,便疾书下“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的《大德歌·冬景》曲牌唱词。他哪里是在写雪呀,显然是通过借物喻人的手法抒发读书人仕途暗淡的社会现实罢了。


没有了雪的眷顾,李商隐又怎么会在赴任四川的途中,看到大散关那三尺厚的皑皑白雪便触景生情,如梦般地回想起了妻子昔日里为他摆弄织机的美好往事呢。


噢!雪是无声的,却能够天使般地常常唤醒埋藏在心灵深处那一抹永恒的追忆。


自然这一场雪也勾起了我童年的些许记忆。

也许是离开家乡太久的缘故,很多往事已经在记忆中模糊不清了。但与小伙伴们曾经在雪中嬉戏打闹的情景却随着年轮的增长反而越来越清晰了。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冬天了,也忘了是哪一天,在不经意间,纷纷扬扬,飘飘悠悠的雪花儿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了下来。那水晶般的雪花儿,轻轻地飘洒在你身上的那一瞬间,宛若一位矜持的少女羞涩地走到了你的跟前,你还来不及仔细端详她那美丽的模样时,她已经在顷刻间融化了。那时,你不会想到,这位白衣仙子随后将会改变你的整个视野。抑或,那场雪成为了我一生挥之不去的乡愁。


第二天清晨,雪停了,天也高了很多。跑到院子里,看到太阳悬挂在了湛蓝色的空中,把温暖的阳光一丝不剩地泼洒在了我的身上,觉得格外的温暖。回头又看到了房檐上挂满了水晶般的小冰笋,好像为房檐镶上了一道玲珑剔透的花边似的。


院子里落光了叶子的那颗老梨树本来就失去了秋日的风采,现在又被沉重冰条压弯腰,看去一副风烛残年的样儿。


太阳虽然刺的睁不开了眼睛,但还是想往远处望望。手搭阳蓬之处,整个大地像盖上了一层棉絮,白茫茫的犹如一个童话般的冰雪王国。在纤尘不染的旷野里,天和地的界限仿佛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只有偶尔从远处飞来的几只寒鸦把白雪皑皑的世界点缀的黑白分明了。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总是我最开心快乐的日子。刚吃过饭,我就拉着弟弟的手急匆匆地跑了出去。临出门时,听见母亲在后面不知道喊了一句什么,没有听清楚。其实,就是听清楚了,也是耳旁风了。现在想来很是追悔的,后来离开母亲很多年,就再也没有听到临出门时母亲的那种絮叨了。现在,好想再听一听!


我和弟弟没有用多大会儿功夫,就在院子里堆了一个高高的雪人。雪人的眼睛、鼻子和嘴都是用我们家烧火的黑碳块点缀而成的,肩膀两边插上了两根松树枝象征着两只胳膊,最后在雪人的头上竖着插上了三根树枝代表头发。小雪人堆好后,我们兄弟两人左看右看总觉得还是少了点什么,弟弟灵机一动说,还短了几颗扣子。于是,我又拿来了几颗黑碳块安在了小雪人胸前。就这样,小雪人堆成了。


我和弟弟一边把冻的快要发紫的小手捂在嘴上使劲地呵着,一边开心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雪人会很快化掉的,但在天真无邪的玩耍中留下的那种童趣,却成了记忆的永恒。


小雪人堆好后,我和弟弟似乎感到兴致未尽。于是,又跑到了隔壁的邻居家,叫上了“蛮蛮”和“二虎”两个要好的小伙伴,径直向沁河的岸边跑了去。


我的家乡是一个位于太岳山东麓的山区小县,因沁河之源而得名沁源。


我家住在县城的老城边上,距沁河仅有二里之遥。因离沁河较近,优美的沁河两岸就成了我儿时经常涉足的地方。平日里尚且如此,更何况在这白雪绒绒的日子里呢,于是乎,在那广袤无垠的白雪世界里,在那踪迹全无的田野河塘边,我们自然成了天地之间的主宰。

(美丽的山西沁源“沁河”“大转弯”)


厚厚的积雪把通往河边的那条小路和路两边的庄稼地覆盖了个严严实实,根本分辨不清那里是路那里是庄稼地了。平日里就是闭上眼睛也知道怎么走的,可今天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们只得朝着河边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着。


雪太厚了,深的地方已经没过了我们的膝盖,每向前迈一步都十分吃力。但我们没有退却,继续朝着岸边艰难地走去。现在想来,这也许就是血脉里传承了先人的秉性吧。听父亲讲,在日本鬼子占领期间,虽然日子过的特别艰苦,但没有一个沁源人给日本鬼子当汉奸。就此,毛泽东在延安发表的文章里高度赞誉了沁源人民顽强抗击日寇的英雄事迹。


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来到了沁河岸边。不由分说,我们开始了滚雪球比赛。蛮蛮最有力气,可他滚的雪球最小,自然遭到了我们的好一阵奚落。蛮蛮不服气,提出了要打雪仗,看谁厉害。我们也不示弱,打就打罢。定的规则是两个人一家,以一字型排开的雪球为界,谁先打过了雪球谁为胜。蛮蛮长的胖,有力气。二虎比较瘦,力气也小一点。我把蛮蛮和弟弟分为了一家,我和二虎一家。开打后,开始还用手将雪捏成团扔着打,当双方都接近雪球的时候,团雪球是来不及了,索性就用双手将雪从地上搓起来攉向对方。刹那间,空中急速弥漫的白雪让你眯上了眼睛,只能是用双手在那儿瞎胡拉了。战斗结束后,除了能看到对方的两只眼睛还是黑的外,全身都已经是白花花的了,活脱脱四个白毛猴。大家边抖着身上的雪,边开心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原野中久久地回荡着。不,这笑声像雪一样被挂在了河边的树杈上,也落在了皑皑的白雪中,继而,与雪一起融化在了我的血液里。


兴许是累了,战斗刚一结束,蛮蛮就躺倒在了软绵绵的雪地上。他正好躺在了一颗杨树底下,我诡异地绕到了他的背后,用脚把树干使劲一踹,蛮蛮被瞬间掉落下来的雪给淹没了。我本想撒腿就跑,可那么厚的积雪哪能跑得了呢,结果自己也落了一身的雪。


后来,我在学习《论语》的时候,很自然地又想起了当年的那一幕恶作剧,也就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有了切身的感悟。继而,对孔子这句话的“深深敬畏”,成了我做人的信仰。(圣人孔夫子)


很多年过去了,每每想来,童年的雪在我的记忆中是那么的亲美柔和,清澈宽舒,而追忆中往往总有新的领悟。童年的雪,那是一种诗情般的画卷,画意般的童趣,童话般的暧昧,婴儿般的吸吮,给予般的惬意。当你告别了童年,走出去很远很远的时候,蓦然回首才能幡然醒悟,童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珍贵之处,在于他的不可逆转。你书写了自己的历史,历史赋予你的权利最后往往只能是对记忆的反复复制。但愿所复制的记忆,都能像那位白衣仙子一样,委婉温润,洁白无瑕。


雪,还在下着……

(2017年2月23日于太原)







《冬柳吐翠》——阎建明丁酉春随笔

 

五九未满,我家后阳台下面的那颗柳树就和往年一样,枝条上朦朦胧胧地挂满了无数鹅黄色的小疙朵儿。仿佛是秋雨过后的清晨,枝头上垂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露珠儿似的。每当目睹到这一微妙的奇观,我知道,春天就要来了。这是柳树在发芽之前,努出的小芽胎儿。而那些舞文弄墨的,硬是把这小疙朵儿说成是春柳吐翠。


这颗柳树我已经观察好多年了。十八年前我刚搬到这里住的时候,楼下就有了这颗柳树。不知道是什么人种下的,也不知道这颗树的归属权是谁,反正没有人管,任它在鳞次栉比的高楼缝隙中安逸自在地生长着。


刚发现这颗柳树的时候,它还小,也不引人注目。随着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在不知不觉中,这颗柳树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但个头既不参天,体魄也不粗壮,只是比四层楼房稍微高出一点点,没有经过修剪的枝干倒是显现出几分自然的美。


我家是住在五楼的,家里的厨房也设置在了五楼的后阳台上。每天一进厨房,这颗柳树就争着抢着要闯入你的眼帘。久而久之,每天对它的俯视就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而习惯的可怕之处在于他可以把一些熟视无睹的东西悄悄地植入你的灵魂,成为一种生命的自觉。所以,才有了晋·刘伶“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的《酒德颂》。


日久陈规之下,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对这颗柳树的观察开始细心了起来。每年一到立春前后,我就特别关注这颗柳树的生长状态。多少年下了,似乎有一个规律性的现象在我的脑海里逐渐形成了——不是春柳吐翠,而是冬柳吐翠。


俗话说“春打六九头”,立春之前当然属于冬季。而我家楼后的这课柳树吐翠的季节恰恰是在五九期间,五九仍就属于冬季,如此说来,自然而然是冬柳吐翠了。

我知道,如此悖逆的观点,尽管是我从俯视的角度长期观察而得出的一个结论,也是很难令人信服的。其实,也不需要谁来信服。对事物的认知,历来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任何事物的观察,如果只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去看它,就有可能被一叶障目了。


其实,世间万物都有它自己的运行轨迹。娇媚浓艳,阿娜多姿的春柳在春天里趋云风雅,摆手弄枝的动人情景,并非是因为在春风的摇曳下才会脱胎换骨,冬装春换的。因为,春风并不是柳树的道。柳树的道是四季轮回的定律。观物依道而论,凡事依律而行,恐怕就是人道了。懂得人道的人,自然会得道多助了。


当你敬畏自然,依道而论的时候,当你遵循人道,依律而行的时候,世界在你的眼里就会是另外一种景象了。来看看吧:当最后一场秋风把柳树上的最后一叶也卷走之后,别以为失去往日风采的柳树会就此而沮丧颓废。华丽纷呈带走的是它往日的软弱猥琐,带来的是与往日不同的另一种坚毅刚强。当墨绿色的柳叶随风飞舞全身而退的时候,裸露的枝干却显示出了它那种天然的骨感之美。当深绿色的枝条变成了灰褐色的时候,彰显出来的正是它那种特有的持重与担当。它根本就没有枯干,因为热血已然在枝干中沸腾。它根本就不会死去,柳叶的全身而退只不过是一种生命的方式,也许只有叶退才能扛得住严寒的侵袭,只有裸枝才能迎来寒风料峭中的冬柳吐翠。


啊!当你融入自然的时候,看到的是远山料峭叠翠绿。当你远离自然的时候,感受到的是秋雨蓬勃沁心凉。当你亲近自然的时候,嗅到的是原野弥漫清馨味。当你珍惜自然的时候,回报你的是甜美静谧吐芬芳。

2017年2月15日于太原







以下,近几年作品

封面封底内文版式设计——高建东(以下,阎建明著)








【敬请本文作者将发布的美文美诗,分享“朋友圈”,再分享自己各个“群”里,再具体有针对性分享给师长、老师、挚友——劳神费心,也不过希望多一些人阅评、斧正,交流心得,以文会友罢!


【由于平台初创,非盈利性,关于“赞赏”赏金,待进一步研究运作技术,最终规定一个办法实施!

 

【这不过就是一块自媒体“黑板报”,所赐稿不限新旧原创否,一切优秀文、诗、美图皆要——非常感谢各位师长、老师、朋友一如既往扶持、鼓励!

 

【本平台投稿定位:追忆青涩】


——敬请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