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百九十五、六、七、青涩回放——日记第十七、十八、十九篇之背景

2017-03-03 高建东 追忆青涩

追忆那流逝的青涩年华

第四编(外一篇)

27则日记——回放1973-1974

第七部、青涩回放




一百九十五、青涩回放——日记第十七篇之背景

 

【这第17篇就记一句字迹潦草——“小鸟翅膀硬啦,应该飞出巢穴自己去觅食……”所标的时间——1974年5月×日,星期一,晴——哦,想起来了,就是那两天,我已经下定了决心,甚至都盼着插队日子到来】

 

谁家也有一本难念的经。

姥姥中风瘫痪,看来已经不可逆转。

我这样想,姥姥要在我家常住——单单为让家里少一张嘴、减轻一些母亲的家务负担——我也应该赶紧离开家!

还有,我是长子,“留城指标”若我用掉,就得轮大妹妹上山下乡!

所以,天经地义,“指标”给大妹妹,我必须离开这座城市!

……


回忆那时,父亲给我联系好插队地点,又过了一两天,我真正想通,接着,我甚至开始无限神往“南郊区北格公社北格大队”那一片“广阔天地”了!

 

于是,立刻,我更不把上学放在心上,天天熬盼高中毕业!


每天放学回家进门,我一眼见姥姥盘腿坐在外间屋炕上,虽然心疼,但同时也厌烦!


我默念着:

“赶快高中毕业吧!赶快离开这个家……我已经长大了……”



一百九十六、青涩回放——日记第十八篇之背景

 

【这第18篇日记就记了八个字,“丧子之痛,痛杀姥姥”。所标时间——1974年5月×日,星期二,晴。】

 

许多年以后回想,那一天,我在日记本里写上以上那八个字——丧子之痛,痛杀姥姥——姥姥在床上一个人,想喝水,就连续喊叫……


当我在“课间操”时间,同样口渴难耐想喝水,开小差翻墙回到家,一进院子,就隐隐听到了喊叫声。

我立刻听出来,这是姥姥在叫喊。

这样的情况已经有好几回!


家里大白天的,总有一段时间是姥姥一个人在家!


——我匆忙奔进屋……倒好一碗水,先晾在炕沿边上,即跪上炕,扶姥姥坐起身,又给围好被子。


最后,姥姥自己端着碗,喝了半碗,剩下一半,于是我喝了一个精光!


忽然,姥姥喊一个人的名字……正好,正在上班时间、距离家五分钟距离的母亲,也按惯例、半上午的,赶回家看姥姥,跨进了屋门。


同时,母亲也听到了姥姥的呼唤,我猛地注意到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


是的,姥姥所喊的一个人的名字,跟早年放暑假、我在沁源姥姥家时,有一次,姥爷所喊的一个人的名字一模一样!

他们的一生,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夭折了的长子——我的大舅!


丧子之痛,伴随了姥姥(还有姥爷)一生,在那时,我真是可怜我姥姥!



一百九十七、青涩回放——日记第十九篇之背景

 

【重温这第19篇日记,我很欣慰,我的父亲,真是一个好丈夫。我记道:“姥姥来家住下,爸爸对姥姥挺好,妈妈挺高兴……”;所标时间——1974年5月×日,星期×,晴】

 

从许多年前开始,我总是晚上疲惫地一躺下就静下心,构思第二天早起、要写的东西;再配以枕边几页巴尔扎克或者曹雪芹,或者其它什么写实中外大师的经典作品……一直读到瞌睡虫上来,在睡意朦胧中,忙撂下书本,熄灯入睡……一觉醒来,头脑清楚,一跃而起,立刻精神抖擞坐起、穿衣、下地、坐到书桌前(或者面对键盘)……年年岁岁月月天天如此!


自从开始完成这部《追忆那流逝的青涩年华》,在老屋陪伴母亲,同样是以上习惯,不过是坐在客厅茶几前小板凳上用钢笔奋笔疾写;再偶尔回到自己家与妻子相伴,亦然。

在自己家,早起后,偶尔可以听到主卧妻子粗放的呼噜声。

当然,尽管我脚步放得很轻,但还是免动静大,遭到起床后妻子的责备:

“你就不能动静小一点儿……”


以上,记一笔我的写作状态;

以下,言归正传:

——当年,我记下这第19篇日记,不由地一丝愁绪飘过心头,感觉家里增加了姥姥这样一个瘫痪病人,真是麻烦!


母亲常常对做为长子的我,感叹:

“唉,你爸爸,一辈子,可是一个好人!”


的确,在那时,我也很惊讶,姥姥成了那样,父亲却一点不烦。


不过许多年以后,我也想明白了,父亲17岁离家,他的母亲(我的奶奶)早夭,父亲见姥姥住在家,应该是立刻把我姥姥当成自己亲妈来尽孝的!


那天父亲下班回家,一听母亲念叨说,姥姥便秘三天、没拉巴巴,就立刻返身出屋门,去了“底下”(那时,生活在北肖墙十字路口以东的居民对北肖墙的称谓)买回一大把香蕉,并且,一进屋亲自剥一根递给姥姥。


就像小孩儿,姥姥欢快地接过香蕉,忙伸到嘴边大咬一口,几下吃完一根,又伸手要……

父亲连续给姥姥剥了三根……

 

到了晚饭时间,那天为了图方便、晚饭姥姥能够随时吃上菜,干脆,就把厨房小圆桌移到外间屋地上。

这样,无论谁,都可以顺便从小桌上几盘炒菜中,夹一筷子,喂到姥姥嘴巴里。


那天,全家人围着小桌吃饭,弟弟妹妹争着用筷子夹上菜,给炕上围着被子坐着的姥姥、往嘴巴里填……但忽然,姥姥莫名其妙嚷嚷起来。


全家人还没有回过神,见姥姥手伸进被子,再伸出来,就见她手上抓着一条宿便便便,并高举在空中……


“妈——”我不由地惊恐,大嚷一声。


母亲独坐在外间屋门外厨房小凳上,正消灭自己碗里的半碗剩饭,见我喊,忙端碗进屋……同时,说时迟那时快,父亲放下碗筷,顺手拿起他那方、已经用了好多年、都洗得薄薄的手帕,去接住了姥姥的便便,顺便用手帕一角,还擦拭一番姥姥被便便弄脏弄臭的手掌。


母亲见此情景,慌忙放下碗,从父亲手上接走了包裹便便的手帕,又端来一盆热水,给姥姥洗手。


在那时,我注意到父亲,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去洗洗手,重新坐回到小桌前,并提醒大家,继续吃饭,自己也重新端起了碗……


自那一次,我们兄弟姊妹从小到大最熟识的场景——父亲下班推车子进院,银闪闪车把上总用父亲的大手帕绑着,内里包裹着给孩子们吃的什么花生米之类——就永远消失了,显然,母亲把父亲的大手帕给扔掉了。


那天晚饭后,母亲先收拾锅碗,然后烧了一大锅开水。

大妹妹配合母亲,开始给姥姥擦身洗澡……最后,父亲力大无穷,端起一大洗衣服盆脏水,出屋门,倒到了院当间水管铁箅子上。


那天晚饭后,弟弟妹妹去了里间屋,或者,地下放小靠背凳坐下,或者,趴在床边,或者在新购置的三斗两门桌子上,都开始写作业。


在那时,我很有感触,钻回我“小院院”,打开日记本,咬一咬笔杆,写下了以下本篇日记:


      1974年5月×日,星期×,晴


姥姥来家住下,爸爸对姥姥挺好,妈妈挺高兴。



(待续——真是难为读者,《追忆》竟然还有一直坚持跟读的!不过,眼下这手头有关“青涩年华”“最后的记忆碎片,总算借此保存了下来,也是一件欣慰的事情)






【敬请关注公众号“追忆青涩”!

【敬请将本文作者将发布的美文美诗分享“朋友圈”,再分享自己各个“群”里,再具体有针对性分享给师长、老师、挚友——劳神费心,也不过希望多一些人阅评、斧正,交流心得,以文会友罢!

【由于平台初创,非盈利性,关于“赞赏”赏金,待进一步研究运作技术,最终规定一个办法实施!

【这不过就是一块自媒体“黑板报”,所赐稿不限新旧原创否,一切优秀文、诗、美图皆要——非常感谢各位师长、老师、朋友一如既往扶持、鼓励!

【本平台投稿定位:追忆青涩】


——敬请赞赏(求助:平台初创,许多功能不甚了了,亟聘平台工程师,如有意打手机13593153292,加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