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吕大成 《天天糗事》之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

2017-03-07 吕大成 追忆青涩

吕大成先生,籍贯天津市,1962年出生于太原市。

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

曾在电台担任过业余播音主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在电台播讲过《高山下的花环》、《张铁匠的罗曼史》等中长篇小说。

现任太原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1983年担任北郊区小井峪乡副乡长,1993年任市农业学校副校长。

2002年担任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2012年,担任市防震减灾局党组书记、局长。

曾担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市人大代表,十二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兼任,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副团长。

担任山西省干部合唱团《长征组歌》男领诵。声音浑厚,穿透力强。

曾参加山西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八十周年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一红军不怕远征难》演唱会,并担任领诵。

儿时聪慧伶俐,淘气顽皮。

从小喜欢琢磨事儿,满脑子的问号。虽然那时生活比较清苦,但也充满天真无邪的童趣。

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当时的很多疑问是无法理解的,成为了“糗事”,甚至是“丑事”。把糗事丑事说出来,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审视,其实也是一种勇气和自信。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转眼间,都已经到了宠辱不惊的年龄……先生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是:

想好的事情就赶紧做。没做的事情大多都来不及做了。

另,业余时间作为长征组歌的爱好者与表演者,喜欢研究《长征组歌》以及背后的故事,翻阅了大量有关红军长征的史料;目前,作品《长征组歌探析》已经初步编辑整理完成,作品共有6万余字;将是《长征组歌》表演者、演唱者、朗诵者的工具书和重要的参考学习资料。

很荣幸,本公众平台,将不定期连载全文,以飨读者!







《天天糗事》之三十五


小时候认为盐有助燃作用。

当炉火不旺时,往炉火里撒一把盐,就会使火旺起来。

咸盐是每家每户都离不了的生活必需品,当时咸盐一毛五分钱一斤。

因为便宜,所以人们往火里撒咸盐也不在乎。

其实,多年以后才明白,咸盐并没有助燃作用,只是氯化钠中的钠离子遇火后,可以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冒出十分短暂但好看的火焰,就像放烟火,看上去好像炉火旺了一样。

有时候,当看到炉火空置的时候,我就会趁大人不注意,悄悄地往火里撒一把盐,只是为了看看火花……

当时,好像家家都会在生火或火不旺的时候,往火里撒把盐。

其实,炉火不旺,还是煤的问题。

另外,炉火通风问题也非常重要,俗话说,“人要实,火要虚”。

《天天糗事》之三十六


那时太原街头突然出现了“红帽子”。

这个“红帽子”可不是童话传说“小红帽儿与大灰狼”里的那个“小红帽儿”,而是地地道道的帽子。

“红帽子”的人,都是半大小子,“混”在街上,成为一道特殊“风景线”。

记得这种“红帽子”为的确良布,式样就和当时绿军帽相似,硬里衬、硬帽檐儿,用现在的话叫“高仿”……

有一阵子男孩子,以拥有一顶“红帽子”为荣。

如果谁有一顶“红帽子”,那他就“占地”(太原土话)、就“霸气”……

回想,实在是太滑稽,是“文革”期间产生的怪胎,从审美角度上说没有可取之处。

我记得,我那时正为没有真正的绿军帽而沮丧发愁,怎么忽然间又冒出了红帽子?真是怪胎!

好在这种有违大众审美观、带有明显“叛逆标记”的红帽子,只是昙花一现,没有流行多久——老太原有良好记忆的能回忆起这么一出!

《天天糗事》之三十七


小时候,经常穿补丁衣服,除生活拮据外,还另有隐情。

那时的孩子确实接“地气”,从玩耍中就可以看出,上树、爬墙头、钻地道,与砖头瓦块儿“亲密接触”,玩的都是“硬货”。

不像现在的小孩,绵绵善善、白白净净的“宅”在家里打游戏、看电视,玩的是“高科技”,说的是“大人话”。

不过那种“散养式”的玩耍,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太“费”!

费鞋、费衣服……总之什么都费!

当然首要是费衣服。

那时小孩衣服大多棉布做,要说也挺结实。

但是如果与“硬货”相比,还是“软”了些,单薄了些,根本经不住如此“磨练”。

这种玩儿法的结果就是,衣服裤子上经常刮三角口子,刮了再补,补了再刮,补丁摞补丁。

那时对我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玩“滑溜梯”。

我经常与小伙伴相约,找到一座办公楼,爬上楼最高层,然后骑在楼梯扶手上,头在上,屁股在下,顺梯下滑,一次不过瘾,不断重复,一玩儿就是小半天儿,长时间摩擦,都能把人家楼梯扶手擦得既干净,又光亮。

注意,问题来了,再厚的布也经不起这么上上下下,反复摩擦。

用不了多长时间,屁股周围的布开始起毛泛白,然后变薄,最后被磨破……

所以不难发现,那时但凡“调皮捣蛋”的孩子,大多都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不是破就是脏;我常常是:“补丁与泥土齐存,黑脸共风霜一色……






【敬请关注公众号“追忆青涩”!

【敬请将本文作者将发布的美文美诗分享“朋友圈”,再分享自己各个“群”里,再具体有针对性分享给师长、老师、挚友——劳神费心,也不过希望多一些人阅评、斧正,交流心得,以文会友罢!

【由于平台初创,非盈利性,关于“赞赏”赏金,待进一步研究运作技术,最终规定一个办法实施!

【这不过就是一块自媒体“黑板报”,所赐稿不限新旧原创否,一切优秀文、诗、美图皆要——非常感谢各位师长、老师、朋友一如既往扶持、鼓励!

【本平台投稿定位:追忆青涩】

 

——敬请赞赏(求助:平台初创,许多功能不甚了了,亟聘平台工程师,如有意打手机13593153292;加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