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吕大成《天天糗事》之六十二、六十三、六十四

2017-04-15 吕大成 追忆青涩

《天天糗事》之六十二


这件糗事让我一想起来就有些伤感,几次欲言又止。本想“藏”在心中不说就任由它随风飘散而去。但看到大家对我写《天天糗事》的鼓励和期待,终于促使我下决心把它“拾翻”出来。


小时候,因为我们家是“外来户”,在山西太原除了有一个亲二姨外,再无其他任何亲戚。

父亲是天津解放后参的军。所在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四野炮一师

这支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正规炮兵部队,听说在解放长春时成立。看过电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的人也许还记得,其中一个经典镜头----万炮齐轰锦州城,说的就是这支部队。


天津1949年1月15日解放,大军入城后,我们家老院就成了炮一师下辖一个炮兵团的临时指挥部。

我奶奶是小脚女人,虽然没有一点儿文化,却开明大义。在天津解放后第二周就送我爸爸和我三叔同时参了军。两个儿子披红戴花、骑着高头大马入伍的场景,至今本家亲人仍然津津乐道。


说奶奶是“英雄母亲”其实也不为过。因为她总共四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参加工作,自然不能再入伍了,小儿子当时还小,也就十岁左右。中间两个儿子一个十七、八岁,一个十五、六岁。我父亲是老高中生,我三叔文化课差点,但也符合条件,当时部队已经开始重视文化,鼓励有“文化”的青年参军入伍。

由于“近水楼台”,哥儿俩都叫炮兵团领导看上了,奶奶欣然同意,就此送两个儿子参加了部队。


三个月后,父亲第一次出津门,经冀入并,来到陌生太原城。

四野炮一师和十八、十九、二十兵团一起并肩,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


“太原战役”结束后,彭德怀副总司令(接替徐向前指挥了太原战役后半部分)还在总结大会上,专门赞扬炮兵。他说:“有了炮兵参与,谁来指挥都能打胜仗!”(彭大将军也谦虚了)


1950年,父亲又随炮一师从福建厦门直接北上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三叔随四野另一支部队一路南下打到海南岛。


也许是对太原这座古城有了初步了解后,喜欢上了太原;也许是对天津老家那些旧城市习气看不大惯。所以退伍后父亲毅然选择了太原。

父亲常常说起,过去解放了太原城,现在来建设太原城。

现如今,六十多年岁月,在太原早已是一大家子了,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矣。

(50年代太原)

(2016年太原)

(太原长风商务区)


由于太原亲戚不多,所以有什么忙也都“十三不靠”,缺钱少粮也不能互相照应、拆借。所以有什么困难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那时父母仅靠月工资过活,日子精打细算,但仍然不够开销。

每到领工资前十多日,就入不敷出(对了,父亲工资68块5,还要每月给我奶奶寄10元生活费。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后来涨到15元。而二姨一家当时也过得艰难,我母亲也经常接济他们)。


这时,母亲认识了一位好心阿姨,她老公据说当时在太原市还是响当当人物。每当快到发工资前十天左右,母亲都要向人家张口借钱。


一开始时,是母亲领着我去人家家里,目的可能是想让我认住门。

娘儿俩来到人家住的楼里,连门厅都不好意思进,低眉顺目在门口等。

我那时看着这场景,心里不是滋味……

其实,阿姨人挺不错的,知书达理,轻声细语,态度亲切,一点儿没有居傲样子。


后来每月去借钱成了我的事。每次来阿姨家,我都需事先给自己打“气”,调整状态,掸掉身上土,一改往日淘气、顽皮形象,像来到神庙中,恭恭敬敬敲门,小心翼翼接钱,然后再礼礼貌貌打招呼退出,每次最多借十块……


虽然每次都比较尴尬,但也就一年多时间,总算挺过去了。

日子一天天好转起来,更关键是当时单位都成立互助组,有了“互助金”,可以解急需之用。总之后来再没去借过钱。


借债还钱讲诚信。

可能还钱时心情好,所以母亲从来没让我还过钱,都是由她亲自办理,当面还清。

(我家的家庭老账本,都有借钱与还钱详细记载)


我再啰嗦两句,说得是孟加拉国有一个叫尤努斯的商人,因为创立了“贫民银行”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的理念是,穷人已经一贫如洗,除了诚信,再没有其他资源。他会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此把钱贷给这些需要的人,这些人会十分珍惜;把“诚信”作为唯一抵押,如果丢了“诚信”就不能再活人了。所以几十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骗贷事件,让人难以置信。看来我国银行业也需要反思反思……


《天天糗事》之六十三


小人书,又叫连环画。东北小孩儿管小人书叫“画本”;是我儿时“个人资产”,伴随我的少年时代一路走过,给了我莫大快乐,也是我获取知识、了解生活的重要渠道。


小人书可不简单,当时社会上文化产品不多,小人书独树一帜。

小人书先是画家一笔一笔、一幅一幅画出来,后来出现了影印本(也就是把电影镜头一帧一帧影印下来)。连环画创作大师是我儿时最崇拜的人。


听说,一套完整《三国演义》小人书,竟然动员了数十、上百位画家共同完成。一套60本,装在精致盒子里;外面用粗蓝布裱糊,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我并没有看过整套《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只是断断续续看过其中一小部分。据说现在整套旧版四大名著连环画所存数量极少,在收藏市场上价值连城。


那时我小人书数量在小伙伴当中首屈一指,有两纸箱,可开图书馆。



院里年龄相仿小孩子,在外面疯玩儿后累了、腻了,就到我家看小人书,一坐一屋子,人手一册,看完互相交换。

孩子们一改往日“疯闹”毛病,随便找地方坐下,一下子安静下来,看得津津有味儿,爱不释手——这就是小人书的魔力。


当时小人书大约0.10/册,厚一点的0.15/册-0.20/册。

我是攒一点钱就去买几本小人书。前前后后买了100多本,而且每一本都整整齐齐包上牛皮纸书皮。


我经常光顾的地方就是五一路新华书店,坐4路公交车,在红市街下车,一过马路就是新华书店。


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多年,红市街到底在哪里?公交站牌上赫然写“红市街”,但就是对不上号,不过后来搞明白了,现在整段叫五一路,之前新华书店左右一段,就叫“红市街”。


我的小人书大概分为英雄人物类,有《黄继光》《董存瑞》《邱少云》《刘胡兰》等;电影类,如《地道战》《地雷战》等;八个样板戏类,除了《智取威虎山》是黑白以外,其它都是彩色的,印刷精美,装帧考究。


我最喜欢的一套小人书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人间三部曲》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本。

这套小人书画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图文并茂,是难得的画中精品。特别是对高尔基小时候与人打赌,在坟墓当中睡了一晚上的情节,至今印象深刻。对他在面包房做工的情节也有比较清晰的印象。


还有一套小人书,它就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长篇自传体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年幼的保尔·柯察金虽然调皮(当时的我应该与他年龄相仿),但冬妮娅却那么喜欢他,给他拿好吃的,邀请他来家做客,在她家花园里玩耍,两小无猜,甜甜蜜蜜,相互倾诉爱慕之情。当时我心里还曾悻悻地想,这么好的事儿我怎么碰不上?小人书创作者一开始把冬妮娅画得那么出众、那么可爱、那么美丽而善良。但最后两人却因阶级立场不同而分道扬镳。按理说,人分开就分开吧,但分开后冬妮娅却不知为何突然变丑了?前后冬妮娅简直判若两人,这让我很长时间都对画家耿耿于怀。画家把后来的冬妮娅画得太丑陋了,甚至丑得有点过分了;生生把一个天真美丽的冬妮娅画成了女流氓,我当时真有点儿接受不了。


在那时,小伙伴们见面后往往会这样问:

“你家有小人书吗?”

“有了,可多了!”

“咱们换得看哇?”

“行咾,换哇!”


有一天,我们院儿从东北搬来一人家,祖籍就是山西。

这家有三个子女,全出生在东北,满口东北话,一见面就自来熟问我:

“那哈,你家有画本吗?”

“我……”我搞了半天,才明白是想看小人书。


于是,我把那两纸箱小人书都他们“拾翻”出来,让尽情地看;整整一下午没有挪地方。


现在,写到这里,我真是惋惜,九十年代初搬家,两箱子小人书在匆匆忙忙中被母亲轻率处理掉了。


我们子女已经都成家另过,当时谁也没有“收藏”概念,也不知道它们的“价值”。这些在父母老宅沉淀下来的儿时旧物就随课本、作业本之类东西一起卖了废纸。


后来,我听说这类东西“值钱”,但为时已晚,不可挽回。


我再啰嗦几句,如果您可能还存有这些,建议赶快下手进行“抢救性保护”而且刻不容缓。“抢救”下来并不一定非拿到市场上“交易”,把它作为一种文化,一种见证,一种回忆也挺好。


《天天糗事》之六十四


说起照相馆,老太原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开明、柳巷和位于钟楼街中段的福利照相馆。


这三家照相馆当时鼎鼎大名,是太原人照相首选之地。

自然我家也很少到这三家以外的照相馆照相。

随便翻翻家里老照片,大多与这三家照相馆有关。

所占比例说有九成也不为过,其中又以开明居多。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什么时候都存在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那个年代虽然日子清苦,但人追求美的热情却始终不减。

有毕业留念,有分别留念,还有参军留念。

再大一点又有下乡留念、参加工作留念等,都是珍贵回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难忘故事。


照片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与家人合影。

在这些珍贵家庭照片中有人已经“斯人已去”,有“步入耄耋”,还有远去他乡留下无尽思念。

如今翻来看看真是感慨万千,让人兴奋、心酸,甚或唏嘘不已。


很多人家有照“全家福”传统;认真筹划、郑重其事、隆重庄严;当然也价格昂贵;单单凑齐人数也不容易。


让我至今留有遗憾的是我们家至今没有一张“全家福”大照片。当时不是费用问题,就是时间问题,似乎总在等待一个合适时机,可最终没有到来,已经有人永远离开人世间。


如果您家里有一张“全家福”,那真是全家人的好福气啊!


每隔几年照一张,那就不啻是幸福了,简直可以用“居功至伟”来赞誉!


有人平时喜欢照相,在自己生日或者其它值得纪念的日子更要照张相(照相的理由其实多得很),留下美好倩影,难忘回忆。我不算是一个爱照相的人,可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珍贵照片保留下来,看着自己青涩童年和懵懂少年多少有些微微犯“傻”,还是值得庆幸。


还有人常会以各种借口邀请与自己要好朋友、同学,三三两两来照相馆,照片上写“友谊长存”之类美好祝福,留下欢歌笑语,见证友谊友情。

说实话,这类照片中一些人我已经没有了记忆,既不知他们叫什么,也不知道他们后来到了哪里,但故事还在,也许有一天都能慢慢回忆起来。


要说我为什么对开明照相馆印象深刻,说出来不怕您笑话,除了开明当时名声在外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家想得周到。照相馆里布景、道具、服装这些细节决定了我对其始终不离不弃。

比如,当时人们崇拜解放军,对解放军军服充满向往,开明照相馆正好抓住人们心理,为了满足需求不仅准备绿色军服,还准备了普通百姓更难寻觅的海军白色军服,那小翻领上衣以及无帽檐军帽,后面还有两条长长飘带,简直太诱人,也太向往了,我就是冲着它去的。


还有个原因,今天也要把它抖出来,就是因为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我在以前糗文中提到过她,在周总理逝世时哭得泣不成声。

其实,她平常还是一个非常爱笑的优雅女性。


有一个同学,也是偶然之间,竟然在开明照相馆橱窗里发现了她令人炫目的大照片。来到班里,他偷偷将这件事告诉了平时走得近的男生,当然也包括我。


当时,我们这些男生听了后,都认为这是一件“天大”新闻,惊喜、诧异、羡慕的目光久久挂在我们脸上。


当时的照相馆为招徕生意,都在橱窗里展示各种各样照片,以供人们照像时参考,许多人都以能在照相馆的橱窗里展示自己的照片为荣,这种“橱窗照”的言外之意,就是与众不同,就是“高大上”,就是“白富美”。


你一定会有疑问,照相馆这样做,有“肖像权”的问题吗?

他们付过广告费吗?

这个问题在现在看来,是存在疑问的。可在当时如果提出这样问题,那就只能说明你“out”了。


当时如果把谁的相片选放在橱窗里,那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幸福。

就像“徐沟背棍”上的小女孩,上了背棍的女孩子,村里人都会另眼相看,投来羡慕目光。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上过背棍的女孩子,将来都不愁找婆家。这种好事,争先恐后都怕来不及、轮不上,还搞什么价钱,提什么报酬。


自从知道李老师这个消息后,我去开明照相馆去得更勤了。

在完成照像的同时,还能“顺便”近距离“欣赏”一下我们班主任。

偷偷看她惊鸿一瞥,看她圣洁优雅,内心荡漾起无限遐想。


此后多年,我的潜意识似乎有一种魔力和莫名动力,一有照相需要就总把我带到那个地方。好像迁徙的候鸟,总会准确带它回到当年出发的故土,痴心不改。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不仅在开明照相馆照了结婚证件照,还在几个月后专门照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套照片——“结婚照”(就是穿婚纱的那种)。


几天前一个星期六,我又溜达来到柳巷和钟楼街口,暮然回首看到了印象中的开明照相馆那个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老二层门面楼。

我已经将近三十年没有进去过了,犹豫踟蹰半晌,终于还是没有迈进腿去。也不知如今开明照相馆里又是怎样光景……


您如果有时间,建议您还是抽空翻翻老照片,过去我们活得太不堪,也活得太匆忙。一转眼,四十多年白驹过隙。如今活得从容了,何不尽量把节奏放慢些,停下脚步,回首望望,把那些几经沧桑、已经有些泛黄老照片拿出来捋一捋,在整理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意外收获。(作者萌萌哒)






吕大成先生,籍贯天津市,1962年出生于太原市。

太原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等。

曾在电台担任过业余播音主持。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在电台播讲过《高山下的花环》、《张铁匠的罗曼史》等中长篇小说。

现任太原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1983年担任北郊区小井峪乡副乡长,1993年任市农业学校副校长。

2002年担任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

2012年,担任市防震减灾局党组书记、局长。

曾担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市人大代表,十二届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兼任,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副团长。

担任山西省干部合唱团《长征组歌》男领诵。声音浑厚,穿透力强。

曾参加山西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八十周年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一红军不怕远征难》演唱会,并担任领诵。

儿时聪慧伶俐,淘气顽皮。

从小喜欢琢磨事儿,满脑子的问号。虽然那时生活比较清苦,但也充满天真无邪的童趣。

由于年龄小,阅历浅,当时的很多疑问是无法理解的,成为了“糗事”,甚至是“丑事”。把糗事丑事说出来,是需要勇气的,是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审视,其实也是一种勇气和自信。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转眼间,都已经到了宠辱不惊的年龄……先生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是:

想好的事情就赶紧做。没做的事情大多都来不及做了。

另,业余时间作为长征组歌的爱好者与表演者,喜欢研究《长征组歌》以及背后的故事,翻阅了大量有关红军长征的史料;目前,作品《长征组歌探析》已经初步编辑整理完成,作品共有6万余字;将是《长征组歌》表演者、演唱者、朗诵者的工具书和重要的参考学习资料。

很荣幸,本公众平台,已经在不定期连载全文,以飨读者!






本平台特色——纯真、纯情、率真、率性,真善美;

求稿——强调文学性——追忆青涩、诗文鉴赏、唯美絮语、艺术探讨、图鉴箴言、民俗百科

本平台非营利性,属草根自媒体黑板报,大家小家、旧文新文、一概接纳,不过就是编辑者退休以后消食破闷、健脑动手的一项养生爱好,同时所刊诗文美图也希望为读者增添一点儿茶余饭后、闲读养性的情趣;

敬请赐稿!

敬请分享、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