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吕大成《长征组歌探析》之九

2017-05-17 吕大成 追忆青涩

一、娄山关


《长征组歌》第五曲《飞越大渡河》开头写道:


水湍急,山峭耸;

雄关险,豺狼凶。


雄关,指娄山关。

娄山关在贵州省遵义城北娄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贵州北部重镇遵义的要冲,也是由黔入川的咽喉,地势非常险要,国民党派有重兵扼守。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原准备在泸州和宜宾之间渡长江与四方面军会师。


红军挥师北上必先夺取娄山关。由于正面遇到敌军严防死守,夺关极为不易。


毛泽东于是决策,先向西南迂回,然后突然折回再取遵义,于是在折回途中打败了扼守娄山关的黔军王家烈部一个师,再占遵义。

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主席的领导权后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雄关”即牢不可破的关口之意。战役从拂晓开始,攻占了娄山关后太阳还没有落山。因此毛主席在战后不久就写下《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著名诗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肖华将军在五曲《飞越大渡河》中用四个三言句开头(即三七句,四八开),只用了十二个字,就准确、精练地描述了贵州崇山峻岭、险江大河的恶劣自然环境,应该说“急”“耸”“险”“凶”四个形象动词用得十分生动恰当。


“水湍急”中这个“水”既是明指金沙江水,也是暗指红军在长征中所渡过的二十多条大小江河。


在渡著名的金沙江前,红军还“重渡”了乌江天险,史称“抢渡乌江”。


作者对位于川、滇、黔交界处那绵延千余公里的大山和险江,一定有着非常刻骨的记忆,这样的险江大河,对生长于祖国东南第一台阶丘陵地区——江西兴国——的作者来说,也许是第一次见到。

这些落差极大的著名江河对他来讲确实是一种震撼。


这里,“乌蒙磅礴”,水流湍急,而且一关险似一关,一水急似一水,是自古以来人们公认的天险、屏障。

所以作者用了“水湍急,山峭耸”六个字。


“雄关险”,这里直接引用毛主席“雄关漫道真如铁”一句中的“雄关”,明确了“雄关险”在这里就是指天险娄山关。


红军“勇夺娄山关”是从拂晓开始的,即毛主席在《忆秦娥·娄山关》上半阕中所描述的“霜晨月”的场景:霜天的一个早晨,在月光伴随之下,红军开始抢夺娄山关军事行动。

而当占领娄山关、离开山隘时,已经是夕阳西下,落幕时分了。


肖华将军自己不仅有扎实的诗词功底,而且还深受毛主席诗词的熏陶,充满了对伟大革命领袖的敬仰,对毛主席的雄才伟略无比佩服。

同时,也由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艰苦长征生活的积累,才写出了这样凝练精准的诗句。40 37406 40 14985 0 0 5120 0 0:00:07 0:00:02 0:00:05 5119an>


《长征组歌》五曲的题目虽然是《飞越大渡河》,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这首诗实际上又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


上半部分并没有直接描写“飞越大渡河”的壮举,而是描写了“勇夺娄山关”、“巧渡金沙江”和“彝海结盟”(兄弟民族夹道迎)等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另外几起重大事件;


下半部分才进入“正题”,即描写如何“飞越大渡河”。

在一首诗词中如此众多地描写了红军长征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衔接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显得水到渠成,情景交融,毫无做作之感,更无硬凑的痕迹,也只有肖华将军才能够驾轻就熟。


在朗诵和演唱《长征组歌》第五曲时,应该深刻理解肖华将军的写作意图,宜急切不宜徐缓,宜紧张激烈不宜按部就班。



最后两句“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可适当放缓一下,然后紧接着深吸一口气,舒缓而自豪地转换表情,用深情赞扬之语气,从内心道出对英勇红军的无限赞美……


二、安顺场的十七名勇士


长征中,杨得志任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一师第一团团长。

1935年5月25日指挥飞越大渡河。



安顺场渡口,河宽三百多米,水深三十多米,流速如箭,河底乱石嵯峨,构成水面无数的漩涡,俗称“竹筒水”,可以让鹅毛沉底,任何人都无法泅渡。


红军必须渡过大渡河,而最关键的是要搞到船。

当时安顺场渡口南北岸,各部署有川军刘文辉部一个营。单说南岸的守敌营长叫赖执中,为了做好逃命的准备,他没有完全听从蒋介石“要收缴大渡河南岸所有渡河船只及可用于渡河的材料,全部集中北岸销毁”的命令,暗自做好了逃命的准备,在南岸偷偷保留了一条渡船,准备一旦红军到来,就逃往北岸。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正是他留在南岸的这条船,帮助红军解决了大难题(肖华将军喻为“孤舟”)。


一营长孙继先杨得志商量片刻,宣布了渡河突击队的十七人名单。

十七位勇士,每人一把大刀,一支冲锋枪,一支短枪,还有八颗手榴弹。


刘伯承也到江边亲自指挥渡河战斗。

大渡河天险终于被红军突破,夺占了生死攸关的渡口安顺场,十七名勇士为红军主力打开了一道北上通路。


杨得志乘第三趟船过了河。


杨得志随红一团后续部队渡过河后,又想方设法找到了三只渡船,但都需要修补。

红一团仅靠十几名船工、四只渡船加紧渡河,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全部渡过了大渡河。而此刻,国民党军薛岳部已经到达礼州,正向安顺场昼夜开进;对岸的川军杨森部先头部队也到达了金口河附近,离安顺场只有几天的路程。


如果红军数万人马不能迅速渡河,就将处于背水作战、两面受敌的险恶境地,极有可能会重蹈石达开全军覆没的覆辙。

数万人马仅靠四只渡船渡河,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最少也需要近一个月时间。


一方面情况万分危急,另一方面,从容渡河已经根本不可能。要摆脱困境,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抢在国民党军“围剿”部队尚未完成之前,迅速向西北方向挺进,夺取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


杨得志按照毛泽东“必须在两天半内夺取泸定桥”的指示,指挥过了河的部队从河对岸飞驰,协同红四团一起飞夺泸定桥,确保了红军主力顺利渡河北上。


这十七名勇士分别是:二连连长熊尚林,二排排长罗会明,三班班长刘长发、副班长张克表,三班战士张桂成、萧汉尧、王华亭、廖红山、赖发秋、曾先吉,四班班长郭世苍、副班长张成球,四班战士萧桂兰、朱祥云、谢良朋、丁流民二连通讯员陈万清


在《长征组歌》十首曲目当中,五曲是最具战争场面的歌曲。

从音乐的谱写,到乐队的配器,再从背景的气氛烘托,到合唱队员的动作造型编排,都极好地向观众展现了危急之中红军“抢”与“夺”的激烈场面。


肖华将军在五曲《飞越大渡河》中不吝笔墨,用白描写实的手法,将红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英雄壮举和“抢占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战斗的激烈实景般地刻画出来,准确地把握了红军领导人临危不乱、决策果断的高超军事指挥才能和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惧强手的英雄气慨。


诗中用了“踩波踏浪”四个字,将红军将士矫健的身影、“浪里白条”般的雄姿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踩”和“踏”两个连贯动词用得简直是出神入化。

特别是诗中全景展现了“娄山关”、“金沙江”、“大渡河”、“安顺场”、“泸定桥”等让人耳熟能详的险关大江,不仅非常成功地向世人展现了在这些地方曾经发生过的刀光剑影,而且也为后人留下了一段段极为珍贵的红色记忆,成为了岁月带不走的一串串红色历史,让人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些闪闪发光的红色地标……


三、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建于清康熙年间,长103米,宽3米,由13根铁链连接而成,故又称铁索桥。


杨得志率红一军团第一团夺得安顺场渡口以后,却发现由于渡船太少,红军大部队如果要通过渡船来渡河,至少需要一个多月时间才能全部渡过。当时的形势已经不允许这样慢悠悠地渡河。


为了避免成为“石达开第二”,毛泽东当即决定抢夺大渡河上游“泸定桥”


泸定桥之战,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

毛泽东下达了死命令:左纵队必须在三天内,右纵队必须在两天半内赶到泸定桥。

安顺场与泸定桥直线相距160公里。

左纵队的前卫是红四团。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一开始是正常行进,但形势不断恶化,后来又接到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最严厉的命令后,一看地图,他们两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发现所在位置距离泸定桥还有120公里。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一天一夜之内,用两条腿走完120公里——在这之前,他们曾经一天一夜最长走过(小跑?)80公里。


英雄的红四团再一次创造了奇迹。他们边打边走(跑),沿着崎岖山路和磅礴大雨,于5月29日凌晨,到达了泸定河西岸,占领了全部沿岸阵地。


下午4点,开始总攻。

有二十二名红军战士组成突击队,冲上了摇晃不止、半悬于空的铁索桥,向对岸爬去(注意!是“爬”,因为桥板已经大部烧掉或拆掉毁坏)。战斗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结束。

英雄的红四团再次建立殊勋,勇夺泸定桥,杀开了一条血路。


夺桥的二十二名勇士,有三人牺牲。中革军委分别给红四团和夺桥的勇士颁发了“中革军委奖”:一套列宁服,一支钢笔,一个日记本,一个搪瓷碗。这在当时,已经是最高奖赏了。

第二天,毛泽东、周恩来等率大队红军到达了泸定桥。


现在,泸定桥已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红军长征迷们前去参观,甚至还引得无数外国人到此“朝圣”。


有许多外国著名军事院校甚至把“一天一夜走120公里山路”作为极限军事训练科目,用来锤炼合格军人。


肖华将军写的是“飞越大渡河”,而不是“飞跃”。“跃”是跳跃的意思,在铁索桥上是无法跳跃的。


肖华将军在第五曲中不吝笔墨,总共用了六句诗来描写飞越大渡河、泸定桥的场面,这在《长征组歌》当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安顺场边孤舟勇,

踩波踏浪歼敌兵。

昼夜兼程二百四,

猛打穷追夺泸定。

铁索桥上显威风,

勇士万代留英名。


我认为,肖华将军在五曲《飞越大渡河》中,用浓墨重彩激情描写了中央红军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不怕牺牲、“穷追猛打”的战役场面,饱蘸笔墨地讴歌了红军将士听党指挥、能打胜仗的铁军形象。


从六句诗中仍然可以明显感受到那种激烈的战斗场面。

比如“昼夜兼程”、“猛打穷追”以及“夺桥之战”中的“夺”字等等。


为了避免红军陷于全军覆灭的危险,从中央领导人到红军将帅再到红军战士,上下一心,克服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战胜了不可一世的守江敌军,最后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铁索桥上显威风”,强渡安顺场的十七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名“勇士万代留英名。”


肖华将军在写作《长征组歌》第五曲《飞越大渡河》时,一定是心跳加快,情绪饱满;一定是右手紧握着他的如椽巨笔一笔写就、一气呵成的。


从诗词上下的连贯性和紧凑性上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整个诗句是那么酣畅淋漓,那么不吐不快;也可以看出当时将军已经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创作状态,从而写出了千秋不朽的名句佳作。












编辑絮语:此文专门提供合唱团排练《长征组歌》用,以增加和丰富对作品的理解。关于“现代历史观”,关于“中国革命史”,不在此研讨范围。






作者简介:吕大成,男,1962年生,天津市人,1981年参加工作,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太原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吕大成同志业余时间参加山西省干部合唱团并担任副团长。

从2006年开始,担任山西省干部合唱团《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男领诵。

参加过山西省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80周年等大型音乐演唱会。

作为一名《长征组歌》的爱好者与参演者,作者多年来关注长征,了解长征,潜心研究长征历史,了解《长征组歌》及其背后的故事。

十几年来,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描写长征的有关书籍。

特别是对《长征组歌》里面涉及到的重大事件、重要史实都反复进行了重点查对、校验,力争做到准确无误。

这部《长征组歌探析》,历经多年的积累和锤炼,于2016年年底基本完成。

该作品紧紧围绕肖华将军的诗词,力争从长征的点滴历史讲起,将《长征组歌》的创作背景和背后的故事,比较完整、准确、全面地展现出来;

将演唱的要求、表演的要求、着装的要求、表情跟情绪的要求一一告诉大家。其目的是想让《长征组歌》这一红色经典原汁原味、原版原调地永远传唱下去,做《长征组歌》永远的传播者,做长征精神永远的传承人。

由于作者受研究资料和写作水平所限,文中不免有错误甚至不准确之处。

特别是对长征这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作者还不具备驾驭能力,只是对《长征组歌》的个人理解和演唱体会。






本平台加微信13593153292特色——纯真、纯情、率真、率性,真善美;

求稿——强调文学性——追忆青涩、诗文鉴赏、唯美絮语、艺术探讨、图鉴箴言、民俗百科

本平台非营利性,属草根自媒体黑板报,大家小家、旧文新文、一概接纳,不过就是编辑者退休以后消食破闷、健脑动手的一项养生爱好,同时所刊诗文美图也希望为读者增添一点儿茶余饭后、闲读养性的情趣;

敬请赐稿!

敬请分享、转发!

敬请赞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