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艾叶飘香,五色新丝缠角粽

中国消费者 中国消费者
2024-11-16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艾叶开始飘香了。


被搬家和收拾整顿弄得焦头烂额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直至居家隔离到“期满释放”。下楼办事,无意中看到邻居家门口挂起的艾草,才惊然意识到端午节不远了,是吃粽子的时候了。


许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渐渐对传统节日萌生出一些特殊的情愫,也越来越重视传统的仪式感了。就像这端午节,就必须要吃上粽子,戴上五彩绳,“这才是过端午应有的样子。”


从记事起,家里的端午节都少不了粽子的身影。外婆是出了名的巧手,每年端午节都会蒸上几大锅粽子,然后给亲戚朋友挨家挨户地送去一些。那时年少,只觉得外婆包的粽子软软糯糯米香四溢,里面的红枣蜜枣甜丝丝的,有时还能吃到各种各样的豆子或是香甜的豆沙,如“揭皮竞猜”般充满了惊喜和期待。后来,随着外婆年龄的增长,母亲便把包粽子这活揽了过来,从外婆到母亲,家里这包粽子的传统便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记忆中自外出求学后便再也没有吃到过家里的粽子了,从求学到工作,离家乡越来越远。


年少时,大多时候是对这些传统节日“不屑一顾”的,后来孤身一人远走他乡忙于工作忙于奋斗忙于生活,也越来越少地留意端午节,更别提吃粽子了。今年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之下“被迫”停下了匆匆忙忙的脚步,闻着眼前这艾草的清香,突然就惦记上端午节的粽子了,“不吃粽子怎么能叫过端午呢?”


总之,今年一定要认认真真吃个粽子过端午!只是奈何自己未得到外婆包粽子的“真传”。于是,对自己动手能力很有自知之明的我还是决定直奔超市,粽子的买起!


超市里的粽子各种各样的馅儿都有,一时竟然挑花了眼,生生逼出了我的“选择困难症”。北京派的糯米红枣豆沙馅儿,再辅以果脯;广东派的裹蒸粽,冬叶包裹着糯米、绿豆、咸蛋黄、冬菇、花生和五花肉;四川派的辣粽,糯米红豆再加上椒粉、川盐和少许腊肉;苏州派的猪油夹沙粽,煮熟去皮滤沙的红小豆,再加入成倍的砂糖和适量的油脂制成馅,裹扎时再向馅里放上一块肥肉;嘉兴派的长方形肉粽,白糯米加猪后腿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便渗入米内;山东派“辈分最大、资格最老”的黄米粽子,黏糯的黄米加红枣……


光是看介绍便不禁口水直流,更是如丈二和尚般摸不着头脑,“短短几年没吃粽子,怎么就这么多种口味?”

深感自己OUT了的我赶紧求助圈内好友,在线征集粽子口味大推荐。


就在我留着口水向遍布各地的好友收集当地特色粽子以饱眼福之际,看到了远在海口的同学发来的惊叹,“海南粽子必须榜上有名!你见过1斤左右的粽子吗?来海南,让你一次吃个过瘾!”据这位“不靠谱”的非海南本土好友描述,海南的粽子是由芭蕉叶包成的方锥形,“硕大无比,内容丰富!”这是好友对海南粽子的最终评价。“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鸡翅之类的,这粽子要趁热吃,剥开之后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再有肉和蛋黄的浓香,味道真真很不错。”


海南我是去不成了,也就只能在朋友圈里过过眼瘾了,但是眼下这超市里的粽子还是得选。


按照圈内好友的介绍,这粽子大体有南北派别之分,南方粽子以“咸粽”为主,北方粽子则多为“甜口的”。其实看多了后不难发现,这南北方的粽子单单从外表上便能轻易分辨出来。北方的粽子个头较大,大多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而南方的粽子则恰恰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大多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


按照此前朋友圈在线征集的“粽子推荐”,从豆沙粽到红枣粽,从八宝粽到烧肉粽,从叉烧粽到黄米粽各拿了一二,打算回家“一锅烩”。


捧着若干粽子兴冲冲的回家架锅开煮,只是未曾想入口后的粽子却不是想象中味道。有的粽子煮熟后软烂兮兮,入口丝毫没有糯糯又筋道的感觉;有点粽子许是材料过于丰富,反而喧宾夺主盖住了原本糯米和粽叶的清香;更有一个粽子竟还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陈腐味道,远不是记忆中的样子。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原人,记忆中的粽子好像并不复杂。“糯米、红枣或豆沙,吃的时候再蘸些白糖,料虽不多但却满满的都是糯米和粽叶的清香。”望着眼前的粽子,顿时觉得索然无味。“这些粽子或许是味美的,只是感觉缺少了些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馋嘴也没得到安抚,忍不住给远在家乡的外婆打电话抱怨。外婆一听便乐得笑不停,“外面卖的粽子哪有咱自己家包的好吃啊,粽子的食材重要着呢。”


按照外婆的说法,包粽子要的是“陈年苇叶”,每一个粽子包的时候都得“压实”,不能“缺角少棱”,更不能外漏。而糯米更是不能用香味和口感都差一些的圆粒粳糯,“要用黏性强、口感软的白色长粒籼糯。”


听着电话另一头外婆关于粽子的“絮絮叨叨”,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仿佛又回到了曾经被外婆“逼着”吃粽子的儿时。


仔细回想起来,其实我并不喜欢吃粽子。


单单是解开那七绕八绕的线绳就已经磨掉了我的不少耐心,若是再不小心整成了死结儿,那更是一肚子窝火。而解开缠绕着的线绳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面临不知从何下手撕开的粽叶。若是运气好选对了头儿,那便皆大欢喜,倘若撕错了,难免弄的手上黏糊糊,狼狈不已。每每吃完粽子,嘴巴更是被糯米黏的“一塌糊涂”。但是即使不喜欢吃,儿时也总被家中长辈逼着吃上几个,却也往往苦恼不已。


后来才慢慢发现,这便是中华民族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仪式感,这是对传统节日的敬畏,是我们心里的根。或许是因为到了那个年龄,现在的我已经可以耐心地解掉一圈又一圈的线绳,用心的剥开每一片粽叶,然后再细细地品尝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或许,我们吃的不是粽子,而是情怀,是历史。





大家都在看

2022年618家用智能投影选购,先看这两项核心数据

2022年度寻找最美客服大型公益评选活动开始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消费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