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资金再退款,蛋壳公寓爆出新骗局,谁卖了我的个人信息?
你还记得此前“暴雷”的蛋壳公寓吗?
从员工爆料拖欠工资、变相裁员,到租户投诉租房甲醛超标、账单混乱、断网、订金不退、保洁服务缺失、用户返现活动难提现,再到拖欠房东租金、租客无房可住且陷入租金贷……蛋壳公寓一事闹的沸沸扬扬。
就在上述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之时,蛋壳公寓再爆新骗局。
多名租客收到自称是蛋壳公寓售后处理的电话和短信,称现在开始限额处理租金退款事宜,并表示本次退费将通过第三方合作(IDG资本)进行。按照上述“工作人员”提供的退款流程及执行方案,租户需先行注入退费基金。注入金数额不同,当天可完成的退款金额比例也不同。如方案一,要求租户注入退费金额的50%作为退费基数,然后当天便可完成应退金额的100%。
中国消费者随即通过多渠道尝试联系蛋壳公寓以求证,均未果。
值得一提的是,“先充值再退款”的骗术,蛋壳公寓并非首例。此前华尔街英语及一些贷款平台在清退时也曾出现过类似“向第三方平台注入资金后退款”的骗局。这些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租户迫切退费的心理,利用用户个人信息进行二次诈骗。
那么问题来了,租户的个人信息和诉求,又是如何被不法分子所知晓?究竟是谁动了租户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里明确指出,个人信息是重要的数字资产,那这个资产究竟属于谁呢?企业在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之后,是否有权利转卖用户的个人信息呢?事实上,近些年,蛋壳公寓并非倒下的首家互联网公司, 对于那些曾倒闭的互联网公司,用户的个人信息会被怎么处理呢?海量用户数据,又是个怎样的下场?
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对此表示,用户是否有权阻止自己的个人信息被转卖,关键在于用户和网站或App签署的隐私条例。在隐私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出售个人信息是否需要经过用户同意。然而,在冗长的隐私条款之下,鲜少有用户在注册账号时会注意到此内容。
(部分企业隐私条款)
令人遗憾的是,包括淘宝、美团、京东、百度在内的这些App,隐私条例中都标明企业在进行合并、收购、重组、资产转让或类似的交易时,可以转让用户个人信息。
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因合并、分立、解散、被宣告破产等原因需要转移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和联系方式。接收方应当继续履行个人信息处理者的义务。接收方变更原先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取得个人同意。即企业在转移用户个人信息时,告知用户即可。在刘兴亮看来,仅仅告知用户并不够,企业破产需要转卖个人信息时,在告知的同时还应该征得用户同意,若用户拒绝,则应在监管下销毁相关数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