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理学职业生涯访谈系列 | 以文化蓄力,以情怀治学

赛客说 2020-02-02

以文化蓄力 以情怀治学


  W老师,R大心理学系讲师,目前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


  见到W老师,是在R大心理学系一个普通的会议室里。彼时W老师穿着朴素的白色衬衫,挂着温和的笑容迎接我们这些稚嫩的大一学生。即便面对着一些不那么成熟的问题,依然笑着尽力地给我们最客观最详尽的答案。唯有谈及自己的理想——社会心理学本土化时,眼睛里才会闪烁出格外不一样的光彩。


SOMETHING ABOUT

社会心理学

一项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教育的每个阶段都各有侧重,应准确把握自身与环境的特点,在变化中追寻理想。


W老师本硕博分别在三所不同的学校就读,这样的一份经历让他有了许多不一样的感触。他坦言,读硕士开始很有不一样的感觉。在J省读本科时,大家都在上自习,到了G市发现大家并不热衷自习。研究生和本科本身也不同,研究生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读书,本科更广。到了博士,在Z大,不要求上课教学,但必须要求在短时间之内得出研究成果,否则不能留下来。


当被问到专业方向时,他谈到,虽然很多人会跨范围研究,但通常关注点都是越来越窄的。他举自己作例子,研究生开始就稳定下来专注于社会心理学。但W老师搜集资料后发现,在一些综合性大学里面,心理学占得位置都不高。当时来Z大,原本是“管理心理及社会心理”,但当时W老师秉持着一个粗糙而执著的想法,就报名了。


  W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在本科生到博士的学习经历中,环境在变,学习方式在变,当我们却应当在这每一瞬的变化当中给自己的兴趣留下一席之地,并用不断积累的知识来完善兴趣与理想,直至有一条明确的奋斗之路。



社会心理学不能简单地“本土化”,应秉持情怀进行理解与渗透。


W老师从研究生开始就一直把研究兴趣和重心向社会心理学方向倾斜,现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从西方继承的,可能有一部分不适合国内环境,于是产生了本土心理学。由于对西方的不了解,所以“本土化”的基础首先是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随着理解的深入,本土化也渐渐被“文化”所取代。这样的背景下,本土化里面寄托着心理学研究者的情怀,希望它能传承下来。这只是第一步,并且现在不能单纯的“本土化”。


W老师在本土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这些大的知识结构之下,加上自己的教学经历,开始思考如何从价值观上面谈中庸。这个时候就不只是本土了。因为本土的难点在于界定,所以利用已明确的观念来建立和中庸的联系,进一步阐释中庸是必由之路。


我们说不清楚中庸,但心理学有一些概念,把它和人格、价值观、信念和它一一对应,用好多概念来看他。比如积极心理学,提到的“品德的优势”,这些概念具有跨文化验证效果。这是第一阶段,就像我们一直提到的“移植”、“验证”。第一阶段就是重复别人的研究,在部分重复的情况下,探讨新的东西,方便解释研究成果。对比更便于阐释。本土心理学有时候全用中国的概念,反而失去了互相验证的清晰。


一旦被问到与文化有关的问题,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W老师内心翻涌的热情,正如他所言,研究不仅需要扎实的资料、严谨的过程,更需要内心的一份情怀,支持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在艰涩黑暗中点燃希望之光。



研究与教学就像一套体系下相博弈的两方,合理分配精力成为大学中一大挑战。

当被问到日常规划时,W老师笑了起来。“通常我在讲课前两天就不是很淡定了,总觉得要上课了,会转移精力。尤其是研究是长期的事情,所以还是会有影响。”W老师坦言现在思维碎片化比较严重,对研究不利。


但同时他也承认,一名大学教师也不能只做研究。做研究本身是挑战,而教学是互动,同样容易获得新收获。一方面是学生让教师有收获,另一方面是通过一学期的,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得到整合,更好地把研究和现实顺畅地关联起来。


但同样不能只做研究也成为一项挑战,首先,不能有整块的实践从事研究。其次,当今的大环境决定有些时候不能“为研究而研究”。但评价体系决定了评价研究更看成果,教学不是加分项。与此同时,研究的反馈不够个性化,不够丰富,很难找到真正对你研究关心的人。


W老师在交谈中表达出了对一份更公平更全面的评价体系的期望,在多方面刺激更加高质量的成果涌现。


致年轻人——打好基础,有所聚焦,保有赤子之心,在国际研究平台上争取话语权。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W老师称这一路历程与机遇是分不开的,难以复制。他介绍,如今想要在高校任教门槛越来越高,大多需要国外的博士学历,或者在国内取得带头人的认可。


  对于每一个想从事心理学研究的年轻人,从长远来看,都必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所聚焦,有所坚持。我们起初可能会迷茫,但要在探索中,有长远考虑的累积,加以情怀和关怀,就会较早地诞生学术的自我。这样写出的一篇文章才能既符合规范,又有一些自我的关注。


而如果想要出国学习研究,W老师最看重的则是拿话语权。虽然环境比较有功利导向的,但我们在研究的时候仍然需要保留一些关怀,聚焦于背后问题的认识。如果是基础的话,保留对于整体学科的关注;如果是应用的话,要有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如此一步步自我的独特价值才能得到培养、得以彰显。



整理 | 心理学院2014级刘耔含

图片来自网络

不要总以为我们在窥探内心;

我们是在科学的道路上探索。

我们是赛客

欢迎关注,

掌握北师大心理学院动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