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职业生涯访谈系列 | 谢刚老师:“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
为什么老师半小时传递的信任,足以让一个初中厌学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后两年半里补学了中学六年的课程,从倒数逆袭成为前三名?
为什么理论上应该和智力测试得分呈现正相关的学业成绩,背后有着更具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自信和韧性?
怎样管教才会对孩子有积极长远的影响?
与正在心理学中不断探索的你一样,谢刚老师对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感到十分好奇。正是这份好奇与对心理学的热爱,带领她发现了“学校心理学”。
学校心理学:一门为学校教育提供服务的职业心理学。它为学生、家长、教育者以及学校教育过程提供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指导,为学生在学校系统中的发展过程提供心理测评、诊断、干预、预防服务,为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设计服务方案,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聆听谢刚老师讲述一个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职业故事。
❂ 学业生涯:教育心理之缘
初识
我本科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专业是英语。虽然成绩很好,但是我并不想把语言学作为深入钻研的领域。英语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工具,所以大三准备考研的时候就在想考什么专业。当时偶遇伍新春老师的师兄孟万金老师,他在北师大读教育心理学方向的博士,告诉我他本科也读英语,考研时选择了教育心理学方向。九十年代,心理学的很多研究都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外语系的本科生在这方面有很多优势。我高一时学业成绩和心理发展都不成熟,因为老师半个小时家访的鼓励而重拾了对学习的信心,高中阶段的后两年半的时间里补习了中学六年的课程,从倒数逆袭成为前三名,从那时候我就非常想知道这种力量来自何方,对教育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当时的环境下,大部分人对心理学不了解乃至有误解,不知道心理学毕业生能做什么工作。九十年代大部分心理学毕业生都选择去研究所或留校任教,因为当时心理学的应用并不普及,我的父母也不理解我的决定。感谢伍新春老师的帮助,我通过自学,通过了研究生入学考试。
结伴
1993年,我有幸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专业攻读硕士,那时候才知道,我高中时的经历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由于当时是教育心理学下的咨询方向,我们学习了很多变态心理学相关的内容,当时心理学的研究大部分也集中在病症方面,这跟我的期望不太一样。不过还是让我见识到了心理学的面貌,并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中小学教育方向打下了基础。
钻研
我的理想就是能找到一门学科,让自己有机会把学到的心理学知识直接应用到中小学中,让更多孩子获得健康的心理。1996年,我发现了“学校心理学”。
感谢宾夕法尼亚州天普大学提供的全额奖学金,让我完成了三年的理论课程和在费城公立校区一学年的实习。
其实开始学习学校心理学之后,发现它的课程跟我的预期有差别。学校心理学特别强调测评,比如阅读能力测评,学习期间我们安排非常多的见习,去小学里给孩子们做阅读能力的测评、诊断。除此之外,综合测评结果写诊断报告也是很重要的,并设计适合学生的服务方案,然后讲给老师和家长,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跟特殊教育老师、家长、孩子的监护人、校长、治疗师合作,叫IEP(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团队。我读硕士时以为心理学的工作更多是一对一的,没想到学校心理学中的团队工作这么多。
非常感谢天普大学的四年,让我真正了解了教育心理学如何应用在中小学里。2000年8月我来到加州旧金山湾区,在费利蒙联合校区正式开始了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
感悟
心理学在生活中有很多积极意义。比如在养育孩子方面,孩子的学习特点是不同的,不应该用同一个模子去强求所有孩子,因为智力是多元的,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从而能够接受自己孩子有长处也有不足。
学过心理学的人在处理与人相关的事物上也有优势,对造成情绪反应的行为、原因有了解后,看事情就会比较全面,也能避免一些不良情绪,在交往中更能理解对方。
❂ 学校心理学家:融会贯通,实用服务职责
学校心理学家的工作涵盖许多与教育相关的方面,如亲人或老师突然过世时,提供悲伤辅导咨询;为社交能力有障碍的学生组织“社交技巧小组”服务;为老师提供行为管理咨询、自杀防御等。但我们最主要的责任是通过教育心理测评提供并分析关于学生智力、信息处理能力的数据和情绪、社交等功能的水平,这样学校教育团队可以一起决定学生是否符合特殊教育的标准,并设计个人化教育方案。
资质
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 (NASP)统计发现,美国学校心理学家中25.1%为硕士学位,24.2%有博士学位,其他的叫specialist degree,专家学位,即本科毕业后在研究院拿到至少60个学分(一般一门课4学分,即至少15门课)后,才可以取得的学位。本科可能各个专业都有,不过研究院必须是学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涉及测评、统计、临床等,都是在工作中必需的。神经心理学是我很喜欢的一门课,从医学的角度解读人的发展。
这还不够,学校心理学家还需要州政府颁发的凭证(credential),比如加州叫做PPS(Pupil Personnel Services Credentials),有这一凭证才能在公立学校工作。另外,34%学校心理学家还有执照(license),公立学校并不要求,但如果学校心理学家想自己开业则需要。
在美国,学校心理学家每年需要接受各种培训,每年不低于18个小时。教育部下的机构也会提供培训,如全天讲自闭症的测评,或行为管理,等不同专题的培训。还有其他很多机构,如心理公司,比如韦氏第五版新出时,会给学校心理学家做半天或者一天的培训,让大家当场试用,教大家注意事项等等。
以上是资质,就个人能力和性格来说,交流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需要跟学生、家长、老师、合作团队打交道;综合数据、做出诊断、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很重要,上测评课时,除了学习试测,还要学习综合数据写成报告,这对语言能力要求较高。
个人品质则需要特别条理和负责任。全职的学校心理学家一般会同时处理十个案例,一定要记清楚哪个学生到哪个阶段,需要课堂观察还是需要访谈家长了,都要记得特别清楚,每一个测评都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如果做迟了会给学校带去很大损失,家长是有权告你渎职的。
现状
1975年起,美国每所公立学校都需要配备专业人士负责教育心理测评、诊断、教育方案设计和行为管理咨询等工作。每个学校心理学家各自都有自己负责的学校,任务按工作量来决定,学校心理学家协会推荐的比例为1:1000学生。
薪资
美国的学校心理学家如果是一学年180天工作日,全国的平均薪水是64k美金(以下全为年薪),200天工作日的平均薪水是71k美金。加州湾区的消费水平较高,薪资也会高。在我们校区,如果你拥有博士学位,一学年180天工作日,起薪大约在65k左右,之后每一年薪资就涨一级,工作第17年,薪资在120k以上。
薪资和学位、学分、工作时长直接相关,同时不同校区也不一样(点击http://www.nasponline.org/about-school-psychology/workforce-and-salary-information可了解更多)。
❂ 职业故事:真正在校园里的工作日常
我在全职工作时,一天8小时,一周五天曾负责3-4个小学,或两个小学加一个高中或初中。有孩子后,我每周工作3天,负责一个初中或高中和一个小学。虽然加起来学生总数近两千名,远远超过了1:1000的比例,但其中需要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服务的不足15%。
17年来,我先后服务过从学前班到十二年级9个学校近千位学生、家长和老师。做全职学校心理学工作时,我一年最多为110多位学前儿童做测评和诊断,最少的一年也有60多位。
工作环境
我们的工作地点一般都是在学校,每个学校根据工作量分配不同的时间。工作量是根据上一学年我们汇报给学区的测评量来计算,在哪个学校做了多少试测、多少复测、多少自闭症等等的测评,工作量都是不同的。每个学校都会给我们准备一间办公室,我们日常就在那办公、测评,不测评的时候就写报告,或者开会,每一天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这是我热爱工作的原因之一:在学校里可以接触到健康的孩子们,看着他们的进步,让人愉快。不过不同的校区也不一样,有的校区,学校心理学家每周有一天的时间是在学区办公室而不是在学校办公的。
从NASP数据来说,83.7%的学校心理学家都是在公立学校工作的,7.4%在大学做研究工作,6.2%在私立学校工作,3.5%在其他私人机构,0.6%在教育部工作,还有0.8%的学校心理学家在医院工作,主要接触有较严重问题的孩子。
大学的研究工作很重要,研究结果往往指导着实践应用的方向,但如果不能常跟孩子打交道,我会觉得脱离现实。我现在一边在中小学工作,一边辅导研究生院实习生,可以把实践经验谈出来,工作满意度很高。
我们的工作中一个人是不能独立做诊断的,学校心理学家做认知、注意力、信息处理能力、行为、情绪等方面的测评,结果需要和特殊教育老师做的学业测评相结合,才能得出诊断结论,这就要求我们有很多交流合作。我跟同一学区的同事们每个月有一天会聚在一起开会,日常也会通过e-mail交流。虽然每个学校的办公氛围是不一样的,但总体上合作起来都很顺利。我17年以来工作过的9所学校,接触的老师们大部分都很好。
感悟
学校心理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融会贯通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中的实用部分,并直接应用在中小学校园里。
我非常喜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测评到咨询都很喜欢。唯一一个希望改进的地方是,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希望能够有多一点的时间来做咨询。我们目前有80%以上的时间都必须花在诊断、测评、开IEP会议上,真正能给孩子提供咨询服务的时间很少。这种咨询服务指的是当孩子们有抑郁、焦虑等状况时,我们来做的counseling,但我们必须花在测评上的时间太多了。
文化差异
近年来,中国中小学的心理咨询办公室逐渐开办起来,还会定期给家长开展培训讲座,共同协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主动来寻求咨询帮助的同学也越来越多。我觉得很受鼓舞,教育心理学在中国中小学的应用前途一片光明。
我觉得国内最需要的是心理测评工具的更新。国内统计能力很高,为什么不能编制使用中国自己的智商测试、记忆力测评等,却要翻译使用国外的韦氏? 现在韦氏已经更新到了第五版,但很多国内的机构还没有,或者即使有,常模也是美国的孩子,这是不准确的。我希望国内的测评工具能有进一步的改良;还有教育法的跟进,美国学校心理学发展旺盛、需求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七十年代特殊教育法的通过,法律要求每个公立学校都必须配备这样的专业人士。台湾的特殊教育法也已经通过了,是一个里程碑,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大陆特殊教育法也在发展筹备中。
寄语:实践、兴趣、软实力
年轻,有很多的可能性。我是小学的时候就确定自己对教育很感兴趣,是比较少见的。美国至少50%的本科生入学时不能确定自己学什么专业,所以绝大部分大学前两年是公共课,两年后再选择专业,换专业也很便捷。50%-70%的大学生毕业时都换过至少一次专业,一半的学生毕业后会从事跟自己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呢?不用特别着急。我建议大学生有机会多接触一下社会的实践,实践能给自己启发,让自己了解到底想深造什么。现在很多美国大学生都选择给自己一个gap year,去多了解一下什么是社会需要的,什么跟我的兴趣爱好相符,让自己在大学的学习中更有目标性,有借鉴意义。
另外,在大学中,专业其实是次要的,在大学中需要提炼的是学习态度、方法和待人接物的方式,还有勤奋的精神。有了这些品格做基础,不怕吃苦、愿意去做、愿意负责,不论到哪里、做什么工作,这些“软实力”都可以帮助你把工作做好。先做人,再做事。
来源|弄潮者说
编辑|苏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