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末班车的风景依旧美丽 | 你家的老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赛客说 2022-05-05

儿童节那天,你有没有翻出儿时的照片,

或是在票圈求一份儿童节的礼物呢?

什么?

六一儿童节你没有过,

去听了有关老年人的讲座!




童年早已离我们远去,未来的我们将要面对的是“老去”这样一个新的变化。

6月1日儿童节的晚上,电子楼104开展了一场和老年人有关的讲座。

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最帅副教授张昕老师从生理到心理,从老人谈到我们自己,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向我们揭示了生活中的“老年人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年纪大了,话那么多呢?

为什么老年人总是很固执,不听劝阻?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相信,一再地上当受骗?

每当放假回家面对老人,我们总是各种无语,

到底老年人是怎么想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很大程度上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老年人,但我们可以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然后更好地理解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1

多少岁算老?

张昕老师向同学们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多少岁能算老年人呢?”

老师讲到,年龄有不同的分类标准,通常我们所理解的年龄标准不能准确地描述一个人。

科普一下,常见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几种哦:

实足年龄:真实的年龄。一种非常不精确的年龄概念,由于人受外在环境的影响,真实年龄不能很好的表征。

生理年龄:身体各项机能的优良。比如人骨头的年龄,心血管的机能等等。

心理年龄:个体心理的健全程度,它是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社会年龄: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比如在香港,没有结婚的人就被认为是小孩,还可以拿红包哦。

根据国际上的划分,65岁以上就算老年人啦。所以年轻人啊,不要总是自称老年人,养生还早呢。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视觉

张昕老师谈到老年人生理的变化,老年人眼睛结构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是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变差,使得肌肉变得僵硬;另一方面是对明暗的适应能力降低。

因此不要抱怨老年人的审美感,更不要吐槽他们不会使用表情包,他们自身对此也是无可奈何。


2

人老了,心理怎样变化?

健忘症和老年痴呆症

张昕老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猜一下,65-75岁之间老年人痴呆症和健忘症的比例是多大?

答案让在场的同学很吃惊,调查显示,65-69岁的老年人痴呆症和健忘症都只占不到3%的比例。这又一次消除了我们对老年人的误解,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脆弱。 

认知的变化——简单粗暴流

人从45岁认知能力就开始衰退,伴随着认知的变化,思维方式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张昕老师向同学们这样解释道:

小孩子是一种绝对性的思维,他们总想将世界按照黑白分开,一个人用好人和坏人区分;

高中时期是一种相对性思维,好人可以做坏事但不影响他是好人,坏人可以做好事但不会改变坏人的本质。

成年人就是一种辩证性的思维,他们总要进行情境归因的考虑,可以说,成年人只分利益不分对错。

最后就是老年人,由于认知资源不够用,导致思维水平的倒退,会回到初级阶段的思维。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老人看起来很像孩子,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很相似哦。


3

老年悖论——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张昕老师讲到年轻人和老年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对未来时间的知觉:由于对未来的预期不同,有不同的目标,从而心理和行为便有了明显的差异。

鲜为人知的是,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很多,他们比我们要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因为对年轻人来说,未来可期,他们要为未来做储备;而老年人预见到未来不长,他们更多的活在当下,尽力避免消极的人和事。

其实,这是一种积极效应,年轻人对消极情绪信息比积极情绪信息信息有更好的记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轻时候相比人们对积极信息的记忆逐渐增加,或者说对消极信息的记忆逐渐减少,对情绪信息的记忆随着年龄变化出现的发展趋势,即情绪记忆的积极效应。

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人往往对消极信息记忆差,出现消极规避现象。


4

讲到这里,我们是不是要重新认识一下老年人的“烦人”行为呢?快来一起看看吧!

几种“烦人”的现象

表情文字的使用

——和老年人的生理变化有关,尤其是眼睛结构的变化。

为什么微信养生党这么流行

——老年人及时行乐的目标,寻求积极与快乐的事情。 

我妈怎么就不能理解一下我呢

——你们的交流可能不在一个频道上,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

为啥我妈就爱瞎操心,问个不停

——他们不是要求问题的解决只是关心你,一种被需要感的满足。


5

老年人为什么会被骗?

老年人的劣势就是从一开始就轻信别人,对陌生人信任感的评分很高,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受骗。根据研究发现,老年人不一定会把子女当成最亲的伙伴,很多事情不愿意和他们分享,这是老年人轻信他人的重要原因。

作为晚辈,和老年人建立亲密感和信任感真的很有必要,因为亲密关系对于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很多,一种高质量的陪伴才是他们最需要的孝敬。



你如何对待老人

也意味着你如何对待未来的自己

每个人都会老去,所以不要对老年人有过多的偏见和误解,要尝试去理解他们的想法。

根据研究显示,老化态度会影响人的寿命长短,如果采取积极的老化态度,也就是认为老化会很好或者不害怕老去,我们的寿命会更长哦。   



在讲座的最后,张昕老师谈到,老年人和小孩其实有很多相似点,如果我们能把老年人当成小孩,对待老年人多一些耐心,相信我们能和他们愉快地相处,陪伴他们度过安详的晚年。

小赛在这里

表白主持人小哥哥

表白热情的听众们

当然还要表白我们最最最帅的张昕老师~



最后的最后,小赛想说

本次讲座或许不能帮我们完全地了解老年人这样一个群体,

但是却能让我们懂得老年人的一种无可奈何,

多了对他们的这份理解,

便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和未来的自己相处,

愿以后的我们能优雅地老去。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暂时告一段落

心步履不停,爱自己始终年轻


本次讲座礼物由新曲线心理提供↓



文稿 | 允寒琦

摄影 编辑 | 刘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