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众文艺片排片量少?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小众文艺片的春天在哪里。
《长江图》(电影剧照/图)
懂6年筹备、全程制作历时10年、采用胶片拍摄的电影《长江图》近日上映了。
在《星际迷航3》、《冰川时代5》等国外大片夹击下,《长江图》票房不足200万。导演杨超非常失望,“在目前市场局面下,《长江图》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状态,或许我们的宣传资源比较少,没能转化成排片和上座。”
同样地,文艺片《路边野餐》上映后票房也不超过千万。而与这部影片同日上映的《陆垚知马俐》,7天后票房已经突破1.55亿。只放映10天,每天的全国排片占比不足百分之一,这部口碑爆棚、获得许多大牌导演如姜文、侯孝贤、许鞍华站台的文艺片,似乎还是摆脱不了文艺片“口碑获赞,票房扑街”的命运。
这又让人想起,前段时间发生的制片人方励下跪求排片事件,我们可以稍稍抽离众说纷纭的道德争议,客观探讨一下小众文艺片生存危机的制度根源。
事实上,舆论聚焦之后,《百鸟朝凤》绝处逢生,上映22天票房突破7000万。甚至获得了“密钥延期”,放映时间延长至7月6日。问题是,为了给《百鸟朝凤》排片,其他国产小众文艺片的上映档期被挤掉了。
回到开头的设问,那么是不是电影院多了,大银幕数量多了,就有了多余的资源去承接那些小众电影的放映?
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即便电影院对于影迷群体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小众电影仍然很难分享到排片档期。这就要从中国电影发行的分成制度谈起。
《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剧照/图)
2001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业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始正式推行“院线制”改革。而在此之前,我国电影产业的发行制度主要遵循以1993年发布的《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蓝本的初步市场化改革方案,笔者姑且称之为“片源制”。
片源制的模式比较接近于现在的视频网站“抢片源”,制作方公开竞卖影视产品版权,视频网站公开“竞拍”,通过层层角逐、讨价还价,价高者获得独家播放权。片源制与之类似——各地有实力的电影公司通过经济或者行政手段,在一个区域内“垄断”放映权。
院线制则受了国外大片“进口分账制”的启发,大致模式为电影在各个院线均有投放,制片方与电影院对票房按照一定比例分成。所以院线制也可以称之为“分账制”。
通俗而言,片源制为“一次性买断”,而院线制则是“业绩抽成”。姑且不论两种制度各自的优劣,电影院肯定都是希望赚钱的,为了多赚钱,他们肯定倾向于播放那些热门影片。
当然也有例外,《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年上映时,为了对抗外国进口大片的冲击,集中资源放映这部国产“文艺片”,从而一举破了国产电影票房纪录。
但更多时候,在片源制环境下,并不是所有电影院都能抢到热门影片的播放权,只有有实力的大电影公司才能抢到新片、大片的放映权,电影放映在一定区域内具有排他性。而那些小的电影院发不了新片、大片,只能放老片、“小片”,客观上就给文艺片留下了一线生机。
而改革成为院线制之后,每个电影院可供选择的片子目录一模一样。影片排片量的竞争,不再是影院与影院之间的独家放映权的争夺,而是影院内部,不同电影之间对一天内24小时时间段,以及一年365天黄金档期,也就是“档期排片”和“每日排片”的争夺。
通常情况下,在与好莱坞大片的直接对抗中文艺小众片很难占到便宜,不得已只能“攻其不备”,躲在大片与大片之间的档期缝隙里抢汤喝。文艺片《二次曝光》、《观音山》都是成功避开好莱坞大片的“档期排片”周期取得不错票房的。
反观之,“每日拍片”的争夺就残酷的多,因为电影院的排片是实时调整的,哪些电影看得人多,就有机会得到更多的排次数、更多块银幕数,从而形成一个“倒金字塔”结构的自然排序。
《百鸟朝凤》(电影剧照/图)
影院、银幕数量增减不会对倒金字塔形状产生影响。当一个地区看电影的人数增加,但是电影院少,供小于求,赚到钱的电影院老板会扩大规模,建更多的电影院。但是多出来的银幕所排的片子,目录应该与其他电影院大同小异——看的人多的,就多排,看得人少的,就少排。电影院数量扩大到一定程度,供大于求,生意普遍不好做了,就会有生意差的电影院倒闭,从而形成新一轮的供需平衡。小众文艺片永远被抛置于倒金字塔末梢可有可无的位置。
拥有完整产业链条的影视集团“近水楼台先得月”,有时会让下游的院线多排一些上游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从而对电影票房产生影响。但是这一“竞价排名”式的人为干涉,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院线制度下影片排片量的排序结果。因为,即便强行多排,最终的埋单者还是观众,如果观众不买账,多排出来的场次上座率一定不会高。投资拍的电影赚钱了,但是旗下的院线赚得就少了,“得之东隅,失之桑榆”,全国一盘棋算算总账,划不划算还真不一定。所以,最后会把排片权归还给市场。
《富春山居图》(电影剧照/图)
著名的《富春山居图》一度排片量畸高,与出品方之一中影集团不无关系。但是后来发生的什么,大家都知道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倒金字塔”结构很少,完全按照“无形的手”自由发挥开出的自然花朵。
在片源制阶段,因为拥有影片独家放映权,电影院愿意花大力气做宣传。但是到了院线阶段,大家获得片源是一样的,单家电影院做宣传等于给同地区其他电影院一起做了。所以,电影院不再有做宣传的动力,电影宣传工作往制片方转移。电影院与电影院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设施、交通、配套等观影体验方面。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电影院开始开展“军备竞赛”,不断升级硬件,设备越来越先进,装修越来越豪华,银幕尺寸越来越大,整体上看越来越高大上。
在此之前,很多电影院规模小、设施差,甚至根本称不上是电影院,只能是算作“录像厅”。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搞几盘盗版录像带关起门来放就能赚钱。跃过短暂的VCD光碟机过渡时期,进入互联网“播种”新时代,只需一根网线资源应有尽有,设施陈旧、用户体验差的电影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的是“视听享受”,大屏幕、大音响的震撼,决定了电影院绝不会踏入唱片公司被MP3击垮的覆辙。反过来讲,重金打造的大屏幕、大音响,只有放有大场面的大片,才算物尽其用。所以,高大上的电影院本质上是拒斥小众文艺片的,或者说,归根结底是资本对低成本的产品抱有成见。
下跪事件之后,开始有业内人士呼吁修建排他性的专业院线,以从根本上纾解小众片的排片危机。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假如电影市场的蛋糕足够大的话。我是说,至少要先超过辣条。
点击蓝字标题,即可阅读关于“文艺片”的系列文章:
1、文艺片的希望,不是靠跪出来的
2、“闯入者”闯不进中国观众的生活
3、《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文革历史的“小混混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