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见闻|消逝,亦是一种美好
消逝,亦是一种美好
疲惫于朝九晚五的城市生活,我知道很多人在埋怨钢筋水泥的城市抹杀了自然之美,埋怨夜晚闪耀的灯光遮蔽了漫天繁星,埋怨快节奏的生活丧失了原有的诗意。逃离纷乱的城市,去找回那宁静自然的乡村,似乎成了当下的流行趋势。
不可否认,质朴静谧的小村庄,有着太多难以言喻的美好。那低矮青黛的瓦房,屋顶袅袅的炊烟,远方的星与月,甚至树枝上翩然飞起的鸟,都能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那部分。许多人为了回归乡村而舍弃在城市里各种光鲜亮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北京高校某教授辞去职务,携妻子回归山野,过上了自给自足的世外生活;某公司女白领舍弃高薪职务,却选择做一个寄情山水的闲人……每每这样的事件传出,总是会在网络上引起极大反响,很多人表达着对那种恬淡生活的向往。小小的乡村,承载着人们太多诗意安谧的梦。
的确,我幼时记忆中的乡村是质朴而美好的,一如许多乡土作家描绘的那样,一如许多疲于奔命者梦中的那样。然而,自从我到市里上了高中,再到更繁华的城市上了大学,每次放假回到家乡,它的变化总是让我吃惊:一栋栋钢筋水泥的房屋悄然崛起;许多商场入驻集市;一些工厂也在乡村建立起来;原生态的树木因为修路而被砍伐,在其他地方,又人工建起一条条绿化带……城市人所心驰神往的乡村,正朝着城市化发展,传统的农居生活一步步消失。我不禁想,这种消失,究竟是一种不幸,还是一种美好呢?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大雨时乡村泥泞的土路,浮现出在田地里晒得黝黑、挥汗如雨的农民;浮现出春节过后依依不舍的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父母···这些都是我幼时的记忆,亦是过去农村里常见的景象。可是如今,随着城乡规划建设,农村也一步步发展起来了:笔直的水泥路可供各种车辆来往;不断建立的工厂不仅给乡民们提供了多样化的工作岗位,还使得农村的年轻人不必再涌向城市寻求工作,从而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问题……可见,国家正在推行的城乡建设虽然使得原始乡村生活渐渐远去,但对于身处于农村的人们来说,确是不可多得的幸事。
我们并不是否认传统的农村生活,当我回到家乡,看到仍然存在着的乡村印迹:那宽广的麦田、泛着泥土气息的空气和自然蜿蜒的河流,我的内心是诗意盎然的,我热爱这家乡独有的风景,亦不舍它的远去。我们只是想说,传统的农村生活并不像一些厌倦了城市快节奏生活的人所想的那样——绝对的美好、毫无压力。农村的人民,亦有自己的苦乐。正如臧克家的《三代》——孩子 在土里洗澡/爸爸 在土里流汗/爷爷 在土里埋葬。我们动容于其中质朴的传统农村生活以及浓浓的土地情节,却也感慨于旧日农民的悲惨命运——一代代只能将青春与抱负埋葬在土地里。而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执行,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善,曾经世代为农的人们可以追寻人生的无限可能;曾经闭塞的乡村渐渐接触到城市文明,这对于农村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一件幸事。
当然这也有弊端,即前面说到的质朴诗意的乡村生活正渐渐消逝。然而我总以为,这种消失带来的美好要远大于伤感:农村交通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留守儿童的减少,这些是我们多么希望看到的事;而旧时的乡村景色或生活方式虽然消失了,却并不代表农村人质朴的情怀也消失了。方便快捷的生活不一定会抹杀人们淡然的心境,物质生活的丰富也不一定会造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那份诗意,农村或城市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太大区别。
一种风景的消逝,必然会带来另一种风景的新生。不必再伤怀于传统乡村生活方式的消逝,随之而来的乡村生活新图景,不更令人欣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