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扶贫答卷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全省各地创新扶贫手段,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而有一种方法,不给钱,不给物,却打开了另一种思路,在精神上扶智、扶志,让乡亲们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双脱贫。这,就是文化扶贫。且看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交出的——文化扶贫答卷


鄱阳县美丽的莲花山秋景,制作:杨 数

“柿子真好吃!” 王忠华摄

小辣椒艺术团在演出。

万载县白水乡农民画工在“扶贫山水画室”画画。


鄱湖边,看见文化的力量


  “我的家乡鄱阳,江西人口第一大县、地域第二大县,是‘中国渔俗文化之乡’‘中国民间戏剧文化之乡’,文化底蕴深厚,但尴尬的是,它也是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全县有贫困村162个,贫困户48754家,贫困人口159346人……”

  2019年6月,全国扶贫扶志研讨班在安徽举办。鄱阳县文联主席徐燕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分享鄱阳县文艺扶贫、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做法。作为全国27个“文艺扶贫奔小康”志愿服务行动工作示范县中江西唯一入选县,鄱阳县文化扶贫亮点多多,以文扶民、以文富民、以文惠民,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孤婆婆”换上了“新装”


  1月4日晚,出鄱阳县城一路向东,马路两侧一派静谧,村庄或远或近,在漆黑的冬夜透出依稀亮光。至芦田乡孤山村时,却见灯光通亮,欢快的节目在台上表演。

  原来,“孤山2020联欢暨脱贫攻坚颁奖晚会”正在举行。台上,乡亲们载歌载舞,创新鄱阳渔鼓、红歌对唱、情景剧、旗袍秀等节目,展现了大家奔小康的喜悦。原计划两个小时的晚会,延长了半个多小时。后面还下起了毛毛雨,十里八村赶来的乡亲热情不减,把小小舞台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瓦房土路污水淌,要饭的都不过来逛,整个怂样……”一句句唱词,道出了孤山村曾经的穷。孤山村是深度贫困村,“十三五”时期,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4户、617人,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比例达22.23%。然而,走进今天的孤山村,早已不复此前模样,家家户户门前是干净的水泥路,白墙灰瓦、绿树清水,改造升级的村广场,唱歌看戏、跳广场舞、体育竞赛,处处一派田园好风光。

  对于这样的改变,驻村第一书记陈利感慨颇深。“孤山村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简薄,群众思想观念更是落后,物质贫困加剧精神贫困,而精神贫困又反过来增加脱贫难度。”的确,在外乡人眼中,孤山村村民性格执拗,目光短浅,好的政策无法落地,更别谈开花结果,而这种性格就像一位难缠的婆婆,大家给孤山村取了一个外号“孤婆婆”。

  如何脱贫?陈利等扶贫干部思考许久:“相较其他扶贫手段,文艺扶贫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鲜活生动,老百姓容易接受,潜移默化直抵人心。”

  鄱阳是个戏窝子,人人爱看戏,每个村都有戏台。扶贫干部把戏台改造成文化大舞台,建起了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不识字,书面宣传效果不理想。孤山村率先成立“感恩小喇叭”广播室,每周定期播放宣传党的政策、身边的好人好事、温情点歌等节目;把鄱阳县“五扶”三字经印在年历、纸杯上,写在板报上……那些日常生活的琐碎细物,都成为文化的载体,变成村民触目可见的教育阵地,时时刻刻浸润着村民的心灵,成为一堂没有声音的扶志课堂,熏陶了村民的精气神。

  晚会上,作为“最美脱贫致富人”,52岁的聂清江上台领奖。老聂曾是贫困户,腿有残疾,整天无所事事,还喜欢打牌。家庭收入不稳定,妻子患病,女儿出嫁,儿子还在上学,家里常常入不敷出。

  “必须改变他的思路,不能让他沉溺于自卑,觉得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陈利多次上门,苦口婆心地给他打气,还给他介绍了一份打磨汽车配件的工作,一个月最低收入有3000多元,其妻也被介绍到某户外制品厂上班。让陈利感动的是,厂老板几次告诉他,老聂在厂里工作认真,还比其他人更加努力,也没有出去打牌。下班后,老聂时常满手铁锈,还没来得及洗手,就径直来到村委,和陈利搭一会儿话:“现在村貌这么好,致富能手一个个冒出来,我也不能再糊弄着过日子。”

  “今天送来米和油,明天科技又下乡,精神扶贫也给力,变了模样;潜移默化精气神,宣传战线号角响,琴棋书画戏下乡,扶贫多样……”如乡亲们在节目中所唱,文化有力量,以柔软的方式作用于人心,更持久、更深刻,迸发的是向上的正能量。

  被文化滋润的孤山村是幸福的,蜕变在一点点发生。来到孤山村就业创业一条街,除了老聂,“服装做成夫妻档”“巾帼返乡做餐饮”“做鞋修鞋加电商”“老贫困当上鸭子王”“土地流转价值涨,引来金凤凰”等一个个脱贫故事,还在口口相传。在外乡人眼里,勤劳、进取、开拓,成为孤山村人的新形象。


“文艺节庆”让山货“俏起来”


  文艺千姿百态,能作用于精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也能高歌猛进、风风火火,直接作用于物质,以文化生产力开辟致富路径。

  莲花山乡地处鄱阳县东北部,崇山峻岭、交通不畅,从县城驱车到这里需要两个多小时。大山大林,是交通劣势,也是生态优势,当地盛产油茶、板栗、香菇、木耳等山货,尤其是野生柿子树万余株,柿子产量大,开发价值高。

  摄影家王忠华爱好田野采风,莲花山是他的一个创作基地。多年前,他和县里的文艺志愿者来到莲花山鲁村采风。这是一个贫困村,有20多户贫困户,但物产十分丰富,风景优美,激发了大家的创作欲。

  秋风送爽,鲁村家家户户都在晒秋,火红的辣椒、紫色的茄干、金黄的柿子,静静享受着阳光的抚摸。在一家屋舍前,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晒架上。她短发微翘,上扬的嘴角边淌着口水,两只小手胖乎乎,紧紧抓着两个大柿子。这一绝妙的瞬间感动了王忠华,他摁下快门,将照片发到网上,不承想点击量达到几十万。网友纷纷询问:这是哪里?这柿子哪里有卖?当即,王忠华联系到小女孩的奶奶贫困户阮和秀,并和几个朋友一起,帮阮和秀家建起了网上销售平台,她家柿子很快被抢购一空。

  受此启发,鄱阳县文联把莲花山乡当成了他们的扶贫基地,组织摄影家、画家、作家把这里的农产品、优美的生态拍下来、画下来、写出来,以文艺的形式将 “大美莲花山”宣传出去,用快板、说唱艺术鼓舞乡亲们脱贫致富,并依托满山遍野的柿子,策划了“莲花山柿子旅游文化节”,迄今已举办了五届。

  “办了柿子节,游客来得特别多,油茶、板栗都好卖,柿子就更不用说了。”阮和秀满脸笑意,与王忠华再次相遇,她亲切地喊他“光头老师”。

  以往村里劳动力少,山峻树高,野柿子不容易采摘,许多烂在山里,能摘下来的晒好了送到集市上只卖十几块钱一斤,如今价钱翻了一番还供不应求。“柿子节”让莲花山柿子走出深闺,也让农户家那些不起眼的山货,有了精美的“有机食品”包装,摆上展台,成了山外人的抢手货;经过艺术家的文艺推介,当地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寺等风景区不胫而走,慕名而来的游客一年比一年多,“大美莲花山”正成为鄱阳县的一张旅游名片。

  “文艺扶贫,莲花山只是一个缩影,我们在全县30个乡镇,建立了10个不同艺术门类的扶贫基地。” 莲花山的成功让人们意识到文化生产力的巨大潜能,徐燕告诉记者,鄱阳县文联有十多个协会,枧田街乡、古县渡镇、芦田乡、饶丰镇、高家岭镇5个乡镇还建立了基层文联,会员队伍十分庞大。

  以“莲花山柿子旅游文化节”为发端,将各协会会员调动起来,依托各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大打“文艺节庆”牌,鄱阳湖龙虾节、古县渡杨梅节、高家岭果蔬节、三庙前荷花节……一个个量身定做的文化节庆活动,促进了文艺与经贸联姻,让静静生长的山货“俏起来”,也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文化之美即是生活之美


  “脱贫致富从直观上说,是贫困地区创造物质文明的实践活动。但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

  高家岭镇是远近闻名的特色果蔬小镇,大棚蔬菜种植历史久、效益好。镇里有两张名片,一张是千亩辣椒种植基地,让村民富了,另一张是小辣椒艺术团,让生活美了。

  73岁的杨希光是小辣椒艺术团团长。见面时,他戴着小圆帽,穿着大黑袄,脚上踏双厚棉鞋。朴素的装束难掩他火热的“文艺范”,写剧本、拉二胡、吹笛子样样有拿手绝活。“文化是不分界限的,世界都是如此,何况在我们农村。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还想把日子过得更美一点。”2009年杨希光退休,总想干点“文艺的事”,萌生了组建巡演队的念头。在镇文联支持下,他组建了一支20人的文艺演出队:“最初我们只是在村间、地头自娱自乐。没承想,就像点着了爆竹一样,噼里啪啦越炸越响。”

  这支演出队在高家岭镇17个村巡回演出,敬老院、祠堂、戏台、村广场,都有他们的身影。同乡的文艺爱好者找到杨希光,希望加入演出队,周边乡镇的村民也找上门,希望他帮助他们组建演出队。去年5月,高家岭镇几支文艺队伍组建成“小辣椒艺术团”,学政策、找素材、写剧本、练节目,大家把脱贫攻坚、移风易俗、孝老食堂等热门话题,唱进歌曲里,打进快板里,演进小品里。2019年以来,团成员扩展到108人,创作各类节目35部,成功演出100多场,观众多达3万人次。

  村民物质条件跟上了,对精神生活有更高的渴求。让农村文化活跃起来,农民精神世界充实起来,成为高家岭镇扶贫干部更高的追求,而土生土长的小辣椒艺术团并非个案。2017年,高家岭镇文联成立,包括书法、美术、摄影、民乐等8个协会。其中广场舞协会不仅聚集了66支本土演出队伍,还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几十支队伍跨地域加盟,会员近千人。人们在大地高歌,在田野起舞,曾经单调的农闲生活,有了斑斓的色彩。

  1月8日下午,在鄱阳饶州街道杨梅桥村,记者见到了66岁的陈成恩。他腿脚不便,早早吃过午饭,就搭着邻居的三轮车来到村广场。每逢周六,都是鄱阳县文联的扶贫日。临近年关,文联组织书法家下乡书写春联的活动更密集了,而这天书法家要来杨梅桥村给贫困户写春联。

  陈成恩不识字,捧着春联,记者念给他听:“神州喜度春元日,大地欢呼丰盛年。”

  “好好好,这字好看,挂在院门上合适。”叠好春联,用塑料袋包好,陈成恩坐上了来时的三轮车,冲记者笑了笑,道别:“过年我们村可热闹呢,欢迎来我家玩,我家就在那排高楼的后面。”

  记者的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春寒料峭,陈成恩推开院门,等待街坊邻居来拜年,当目光遇到那副红艳艳的对联时,一股暖流在心底涌动。享受文艺的多姿多彩,应该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吧!


握得了锄头 拿得起画笔


  腊月十九,冬日暖阳,铜鼓县港口乡华仙村廖秀华正在筹办年货,口袋里却不再捉襟见肘。她有两个孩子,丈夫残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从当上了农民画工,49岁的廖秀华渐渐喜欢上了这份新职业,拿起画笔作画越来越得心应手,收入也越来越高。她相信,有了手中这支画笔,一定会早日过上好日子。

  在脱贫攻坚中,宜春市从文化扶贫探路,不仅送文化下乡,丰富贫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贫困户的精气神,还从文化产业上为脱贫注入活力。在万载县、铜鼓县山区兴起的农民画产业,就让一批握锄头的农民拿起了画笔,在家门口当起了画工,吃上了“文化饭”。

  在万载县白水乡偏远山区,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40多岁的中年农民农闲时就近打点零工,增加点收入,可收入不稳定。2018年4月,白水乡永新村驻村第一书记朱青松注意到,湖南浏阳的农民画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就精心谋划从浏阳引入农民画产业,助力白水贫困户就业。

  农民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是在画纸上勾勒出山水图案,请农民用画笔填上水墨,再经过上色等几道工序,即成为一幅山水画。农民画简单易学,不论男女老少,不管有无绘画基础,都可以学,而且包教包销,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他们上门做工作,把村里空闲的村民和贫困户组织起来,请浏阳的老师前来培训。村民学习拿画笔、画墨稿,掌握了一门新技术。随后,白水乡永新村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扶贫山水画室”。永新扶贫山水画室现有3间教室、农民画工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民7人。

  这些拿起画笔的“泥腿子”,在家门口画画,按完成作品数量和等级计酬,每月18日像“上班族”一样领取薪酬,2019年共发放工资32万元。白水乡党委委员郭琛钰告诉记者,农民画工人月均工资2300多元,有一名农民画工最高的一个月领到了4800元,在贫困山区走出了一条文化脱贫的新路子。建档立卡贫困村民张运华说:“有了这份新职业,我既照顾了老人小孩,又可以挣钱养家,更有信心脱贫致富,精神生活都更时尚了。”

  万载县白水乡农民画做得风生水起,铜鼓县港口乡也不甘落后。港口乡专门组织人员前往浏阳市小河乡、万载县白水乡参观,学习农民画产业发展经验。为推动文化扶贫,铜鼓县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民书画产业实施方案》,以港口乡农民书画室为试点,在全县培育农民书画产业。据悉,经申报调查摸底,该县共收到10个申报计划,预计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

  港口乡在集镇异地安置点腾出一套房子、两间店铺,设立了“宜墨港西画室”,吸纳了15名农民画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民8名。农民画工徐高林的父亲瘫痪,带着两个侄女在港口集镇读书,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他白天在村里开挖机,晚上在家画山水画,画功日益成熟,作画速度不断提高。

  港口乡“宜墨港西画室”的农民画工,分别来自5个村,多数是三四十岁的农家妇女。2019年7月,他们在湖南浏阳接受培训,9月开始画画,现在画的是小四斗山水画,一个人一天能画3张,每张25元至28元不等,月收入约1500元。

  “随着画画技术和速度的提升,农民画工半年之后就可以画4平尺、6平尺、8平尺等更大规格的山水画,一个月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至4000元。”港口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汪珍说。

  汪珍告诉记者,农民工春节返乡后,乡里还想做一做返乡农民工的工作,希望他们能够留下来,加入农民画产业,学一门终身受益的农民画技术,在家门口画画赚钱,早日实现脱贫。她说,山里人如果能在家门口就业,不用背井离乡就有三四千元的收入,是很划算的。

  依托文化扶贫,宜春正把空闲的农民组织起来,不断做大农民画产业,让更多的山里人留下来,既实现增收致富、早日脱贫,又能减少留守儿童,促进乡村振兴。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危子星

校对:杨瑞宏 

审核:龚亮保



往期回顾

【要闻】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强调:以主题教育为新的起点,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附:讲话全文)

【要闻】易炼红在瑞金市走访慰问并调研

【要闻】生态文章 江西这样写

【脱贫】扶贫印记——昔日贫困村 今日“网红”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