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非遗+扶贫 擦亮文化火花奔小康

让非遗“活”得更好

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是“文物赋彩全面小康”。为全面小康赋彩、助力,那这些古老的遗产如今依然熠熠闪“金”光?

是的,我省就有两位这样的“非遗扶贫”带头人。婺源甲路油纸伞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戴根盛,他手中的这把小小油纸伞,经过70多道工序制成后,精美实用,诗意盎然,畅销海内外。定南瑞狮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张经耀和他的瑞狮表演队,去年国庆节在北京天安门表演回来后,腾跃的雄姿就冲出了赣南,频频出现在广东、福建等省份。

可见,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的加深,不少能活在当下的非遗项目,还是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并转化成文化产品的。这类非遗项目除油纸伞、瑞狮外,能举出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剪纸、木雕、夏绣、傩面具等。

当然,并非所有非遗项目都能有效转化成文化产品。曾经有这样一个观点:非遗为何要保护?就是因为它已经不适应当下大多数人的商品需求了,试想,电脑生产、汽车制造会需要保护吗?

所以,非遗若想有效转化成文化产品,必须有所创新——在保留非遗文化基因的前提下,还要兼具当下适销文化商品的属性。当然,如果运营得当,一项非遗项目甚至能成为当地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让一方水土滋润一方人。

其实,一个非遗项目只要有销路,能养活一批传承人,它就是成功的,因为它具备了自我传承的能力。毕竟,原本需要保护的非遗产生了造血活力,这就是最大的成功。

不期望“火”,但要让非遗“活”起来、进而“活”得更好,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好一头荣耀的祥瑞狮



6月11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嘉宾齐聚赣州,当晚在宋城文化旅游核心区体验,16头炫彩的瑞狮表演赢得热烈喝彩。这就是去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70周年群众联欢表演的定南瑞狮队。
“锣鼓打来闹连连,瑞狮绕绕到门前”。千百年来,瑞狮无数次在定南城乡舞动,瑞狮文化已融入当地客家人的血脉当中。


“狮”说


“你看这狮头,顶部有一个王字,狮口大开,尽显王者之风。狮头背部的八仙宝物和八仙题诗,是激励客家儿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说起定南瑞狮,该县文化馆馆长龙翠峰如数家珍。5月底,记者在定南采访。
狮分南北,定南瑞狮源于北狮。南宋时期,客家先民由北向南迁徙至定南,带来了北方舞狮的习俗,经过漫长的南北融合衍化,形成现在的瑞狮气质——造型奇特,寓意深刻;伴奏喜庆,节奏明快;动静分明,形神兼备。定南地处南岭山区,气候潮湿,古时瘟疫横行。民间认为狮子形象威猛,鼓乐模仿神兽的咆哮之声能驱邪除恶,明朝以后舞狮日渐盛行。清朝中后期,舞狮艺人将单狮改为双狮,并融入《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形象,形成“四大引”的表演形式,狮子的形象也由凶猛威武演变成萌态可掬、和蔼可亲。当地百姓认为这种狮子既能驱邪恶又可纳祥瑞,“瑞狮”因此得名。今天的定南瑞狮,也有南狮的影子。民国以来,受粤东“文狮”的影响,定南瑞狮形成现今以群狮表演为主的特点。


“狮”傅

腾、扑、闪、挪……在定南县历市镇富田村祠堂内,一头瑞狮步起生风,蹲如木桩,刚劲沉稳。让人想不到的是,舞狮头的竟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定南瑞狮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张经耀。
今年74岁的张经耀出生在富田村,这里是定南瑞狮技艺最好、舞狮师傅最多的地方,前四代传人都出于此。张经耀从小喜欢舞狮,只要村中锣鼓一响就会立即飞奔去看,16岁时正式拜师。
因为刻苦、肯钻研,加上天资聪慧、身手敏捷、领悟力强,张经耀很快就学会了惊狮、探狮、驯狮、跑狮、跳狮等技法,在同门师兄弟中脱颖而出,20岁出头,就成了当地瑞狮队的领头人。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张经耀在表演形式和套路上大胆创新,将原有打击乐队的小鼓改为大鼓;将传统的单狮或双狮表演,改编成20头瑞狮共舞欢腾。“舞狮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舞狮,也让我的身体强健硬朗。”多年来,他一面潜心挖掘、钻研瑞狮文化,一面带领队伍参加各类表演活动,还积极帮助各镇、村、学校、老年协会等组建瑞狮队。迄今为止,他带过的徒弟有近千人。


“狮”耀

北狮威严,南狮刚猛。千百年来,定南瑞狮主要活跃在赣南民间,仿佛在等待一个向世人展示的机会,2019年,终于迎来了荣耀时刻。

2019年10月1日晚8时,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一支由18头狮子组成的舞狮队在金水桥前腾空跳跃、摇头摆尾、喜庆热烈、憨态可掬,两分钟的表演精彩连连,格外引人注目。作为此次国庆联欢活动中全国九个、江西唯一的地方民俗进京表演项目,定南瑞狮一夜成名。

由北方龙狮文化迁徙流变而来的定南瑞狮,第一次北归,就登上了首都的国庆舞台,宛若生命的轮回。“定南瑞狮能进京表演,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我相信定南瑞狮一定会再创辉煌。”尽管过去了大半年,谈到天安门前的表演,张经耀仍激动不已。定南瑞狮的精彩表现,不但赢得了同行的尊敬,还得到执行总导演甲丁的高度评价:“我给定南瑞狮打100分!它所表达的寓意和整体的艺术呈现,都给舞狮文化作了全新的解读。”

进京演出的成功,并非偶然。“接到通知时,距离演出不到4个月时间,我们一方面很想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另一方面确实存在缺队员、缺场地等多方面的困难。”龙翠峰介绍,定南县组建了一支80人的集训队,队员们发扬舞狮精神,努力达到导演组提出的“世界一流、历史最好”目标。

一朝成名天下知。从北京回来后,不但是省内,广东、福建等地都有定南瑞狮跃动的雄姿。


“狮”传

瑞狮起舞振精神。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定南瑞狮表演和其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也曾一度陷入困境。

为了让瑞狮永葆活力,定南县加大了对瑞狮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除了扶持民间瑞狮队,还在定南中专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吸纳学生入队。去年,该基地晋升为省级。同时,县里还成立了一支以青少年为主的瑞狮表演队。张经耀也尝试把传统武术和现代健身运动融入瑞狮表演中,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学习。

那天在定南中专,准备参加全省旅游产业大会表演的学员正在张经耀的指导下紧张排练着。随着鼓乐节奏,瑞狮威风凛凛,身手敏捷,时而搔头摆尾,时而仰视低顾,时而闪转腾挪,逗人欢喜。
17岁的郭智强是模具班的学生。这个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在传承基地不但实现了儿时舞狮的愿望,还因集训、演出获得一万余元报酬,为家庭的脱贫作出了贡献。早在六七岁时,他就被爷爷在村里庙会上舞动的黄色狮子深深吸引,“爷爷跳的两人狮,是进门狮,一路舞,一路跳,像旋风一样。我们舞的狮子难度可是大得多,比爷爷跳的更好看更威武,更有精神!”在国庆联欢表演中,他扮的是银光璀璨的狮头,那些狮头跳上狮尾的上头动作、狮头跳起踩在狮尾脚的上脚动作,以及狮头跳起用双脚从后面夹住狮尾腰的夹腰动作,都让他倍感骄傲。
其父郭春华已年届五旬,他是打着香火龙、看着瑞狮表演长大的。“瑞狮前些年失传了,年轻人外出赚钱,老一辈的老了,跳不动了。好在县里重视,我儿子赶上了好时候。”让记者惊讶的是,由于现在演出较多,老郭希望儿子以后能以舞狮为职业,比如,县里的舞狮队,“因为它是非遗,国家是要保护传承的。”小郭也有这样的想法,“我是挺喜欢瑞狮的,我们就是要把瑞狮发扬光大,为瑞狮申报国家级非遗作贡献!”
融南狮、北狮和客家艺术于一炉的瑞狮狮头制作,工艺复杂,已成为当地客家人的吉祥物。遗憾的是目前工艺基本流失,在县文化馆的扶持下,当地竹编手艺人周乐翔结合资料和实物进行的摸索制作,已小有成果。
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古老的定南瑞狮,定能愈发活力四射、威武矫健。

好一把诗意的油纸伞











一把小小的油纸伞,一个生动含蓄的传统文化符号。“白墙黑瓦青石板,小巷细雨油纸伞”,油纸伞从来不只是遮阳挡雨的工具,它还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朦胧的诗意。

江西婺源县甲路村,世代制伞,名气不小。有民谣唱:“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时至今日,倚仗厚重的匠人精神,甲路伞不仅保留了传统手工艺,还让甲路人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甲路伞,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新生机。


重生

甲路伞何以声名远播?相传公元1269年,南宋丞相马廷鸾逸居千年古村甲路时,常撑一把从京城带来的油纸伞,其美观、实用、耐用的特点受到村人的推崇。从此,甲路人开始学制油纸伞,并不断改进工艺。

在康熙甲戌年(1694年),甲路伞被列入《婺源县志》“货属篇”。民国时期,当地伞铺多达36家,上世纪40年代曾创下年产25.2万把的纪录,甲路伞名扬中外。

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冲击,制作繁琐、价格不低而利润微薄的油纸伞,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由于需求量小,甲路伞厂被迫停产,手艺人转行。失去产业基础的甲路村,风光不再,成为省级贫困村。

“搞文化的去挽救传统文化技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1990年3月,在乡文化站当站长的戴根盛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毅然踏上让甲路伞重生的道路。

彼时,甲路村仅剩4名油纸伞老艺人,缺专业人手怎么办?家里没有存款,缺钱又怎么办?油纸伞市场需求小,没有销路何谈发展?激情满怀的戴根盛刚走上道,就面临这三个棘手难题。

缺钱,就去借!他向乡政府申请借5000元作为启动资金,乡政府提出——如果伞厂创办成功,5000元由乡里报销;失败,则由他个人偿还。当时月工资47元的他,咬紧牙根在合同上签了字。手艺人不够,就主动上门去寻!他挨家挨户请来愿意学艺的6名年轻人。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一遍遍地示范,一次次地校正,10人,500把伞,在加班加点中赶制而成。没有客户,就走出村子找销路!带着油伞、领着师傅,他们辗转至浙江、江苏等地去推销。“我们当‘货郎担’,逢人就推销,说尽好话。”

可是,当年售价仅8元的油纸伞并没得到太多人的青睐,不菲的食宿开支也迫使他改变思路,去寻求代销点合作。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现。至今回忆起杭州西湖景区纪念商品店时隔一年打来的进货电话,戴根盛依旧心潮澎湃:“听到对方说要进货,我几乎要哭出来。他们哪知道,5000元启动资金几乎使用殆尽,再卖不出去,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杭州之行让戴根盛敏锐地意识到,油纸伞要走市场化之路,必须先走出村落,将目光瞄准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地。凭借过硬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甲路伞在苏杭一带开始诗意氤氲。1997年,甲路伞年销量已超过30万把,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常能欣赏到它摇曳出的诗情画意。


创新

“甲路伞甲天下”的口号,源于甲路人对纯手工制作的油纸伞的自信。有谚曰:工序七十二道半,搬进搬出不肖算。甲路伞制作的繁琐程度,可见一斑。油纸伞重新焕发活力,关键在于制作过程中对传统工艺孜孜不倦的传承与创新。

5月28日,记者跟随戴根盛走进甲路伞艺园,亲眼目睹传统手工技艺制作油纸伞的全过程。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道工序的精细制作,桐油味弥漫,竹条、笔墨、棉纸在手工艺人指尖仿佛是跳动的艺术品,温和精致,浸染着丝丝入扣的诗意,也体现出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

伞键,油纸伞上最精巧的部件。年逾七旬的张喜保手持篾刀在竹片上飞舞,不到半分钟,一个长约10厘米的伞键就插入槽内。“伞键弹跳自如,开合连贯无停顿,做得不错。”戴根盛试撑了下,颇为满意。他告诉记者,伞键能否与伞杆槽完美契合,除了要把握好削竹片的力道外,伞键削多长多宽、斜角多少度,全凭手艺人传授以及千百次实践得来的经验技巧。

制作一把上好的甲路伞,得经过70多道工序,从选料、制料,到削伞架、上伞杆、打小孔、装伞键、绕伞圈、裱伞纸、糊伞边、收伞卷、画伞、刷桐油、穿线……哪一个环节不达标,都可能成为次品。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甲路伞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戴根盛一直秉承着这个理念,即使在艰难的疫情期间,创新之路也未止步。

2003年受“非典”影响,油纸伞销售遭遇重创。当时,许多人劝他转行,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在员工工资、超量库存的重压之下,举债买下4300余平方米的新厂房。趁着生产空闲期,他扎进车间苦心钻研新工艺——蓝印花布伞、临摹名家字画伞、清新淡雅的青花纸伞,多种新颖样式的油纸伞走进人们的视野,伞厂逐渐恢复元气。

17年后,新冠肺炎疫情让厂里按下暂停键,戴根盛便带领老中青三代员工研发新产品。历经无数次试验后,防水无油纸研制成功。“刷了桐油的伞难免气味浓重,除了专营店外,无法进入超市,防水无油纸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戴根盛说,两次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都能勠力同心、守正创新。


扶贫

在伞艺园外墙上,“扶贫产业”相关内容被放在醒目位置重点介绍:甲路伞的畅销让村民受益,劳作之余可进行纸伞配件前期加工以增加收入。伞厂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以能人带动部分劳动力弱的贫困户创收。

甲路试水“非遗+农户”的生产方式,除了50名工厂员工外,制伞骨的前期工作都放在农户家中,这样又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即便是下游的材料加工和组装工作,也能为村民带去每月平均3500元的稳定收入。因为甲路伞名声在外,互联网销售也风生水起。仅在甲路村,就有16家农户借此致富。

54岁的时仙花是厂里的正式员工,从2002年开始学习裱伞、糊伞边技艺,月收入有三千多元。53岁的张水文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其妻患有精神疾病无劳动力,他自己身体长期患病。戴根盛得知他年轻时学过裁缝手艺,就安排他到材料室裁剪布料、皮纸棉纸。“这里是计件工作,时间机动,我忙完了家里的辣椒育苗就来车间裁剪,既就近工作又照顾了家庭,现在家里已经脱贫了。”张水文一边熟练地裁剪伞布,一边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甲路村,把自己当作伞厂“编外员工”的村民,不在少数。“只要大家送过来的纸伞配件质量合格,厂里都会收,大家增收致富,何乐而不为!”戴根盛平和地笑言。

如今,甲路油纸伞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年产量30余万把,年产值逾800万元。“希望甲路油纸伞这一传统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也盼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到传承非遗的队伍中来,让非遗拥有更宽广的平台,在新时代焕发更耀眼的光彩。”戴根盛期待着。


欢迎扫码观看H5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危子星

校对:杨瑞宏 

审核:龚亮保

往期回顾

【要闻】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感恩奋进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要闻】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石城县基层扶贫干部培训班

【扶贫】脱贫攻坚群英谱:扶贫路上的“螺丝钉”

【扶贫】央视新闻联播点赞我省产业扶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