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电影中的骗局你知道几个?

2017-08-11 扒叔 整点电影

每天推荐一部好电影

「回复"上车"你一部特别的电影」

电影是一门艺术,它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


作为一门艺术,电影传播着多元的精着神财富,并能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人生,


但有的时候,为了剧情顺畅和戏剧效果,电影往往又会出现误导观众的副作用。


这副作用你不一定能感受到,可它却真实影响着你的三观,


换句话说,我们都被电影给骗了


所以扒叔今天就想为大家盘点下,电影和现实里完全不一样的冷知识。(科幻片和手撕鬼子不在考虑范围)



相信打小看过不少电影的你一定不会忘记以下情节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某个黑衣人潜入一所深宅,当他发现要暗杀的目标时,


掏出手枪并娴熟的装上手指般粗细的消音器。


当扣下扳机的刹那,随着biu~的一声…


杀人以于无形之中。



你会发现,大部分电影中只要涉及到暗杀情节,或是要求不被暴露的情况下杀人,


都不能免俗的会出现消音器这一桥段。


而这也让消音器成了众多谍战片里的金牌武器。



经过反复的刻画,观众便会形成这样一个印象。


只要装了消音器,


全世界的人都他妈像了一样。


任你暗杀。



可这终归是电影,现实又是什么呢?


真相:消音器只会降低音量,还是有枪声的阿


其实消音器的消音装置一般只能把噪音抵消到原本的一半左右,


以手枪为例,一般它能发出的150~170分贝,装了消音器后也只能降低到60~90分贝。


所以消音器再厉害也不能完全消声的,装上消音器后,开枪的声音就像平时敲门声差不多大。


「消音器工作示意图」


这一聊到电影里的「枪文化」还真是不要有太多Bug可以挖,


除了一些编剧不严谨较水的片子外,其实有些比较经典的电影一样存在比较抓马的bug。


这里就有扒叔曾表示喜欢的港片《无间道》



作为香港九十年代以来最为出色的电影之一,其地位不言而喻。


当时整体低迷的电影市场环境中,《无间道》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救市之作


无论它是镜头语言还是每个演员教科书般的演技,任何一处情节都值得单拎出来细细琢磨。



可就是这样一部史诗级别的港片,在某些情节上依然存在不够严谨的地方,


尽管它瑕不掩瑜!



该bug在《无间道2》里由吴镇宇的一场独角戏带出。


当时吴镇宇得知家人被绑架后,把枪指向了曾志伟,


在这紧急关头,阿sir黄秋生拔枪怒射吴镇宇,子弹正中眉心。



整个过程都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安排的恰当好处,


但是,让我最诧异的点来了!


被爆头后的吴镇宇不仅没挂,竟然还抱着弟弟余文乐上演了一场潸然泪下的感情戏!


足足有二十几秒。



在这期间都干了什么呢——


死在弟弟怀里时,吴手正巧摸到了余文乐胸前属于卧底的窃听器,


当得知真相后他眼神里立马充斥着悲伤和痛惜。


在一轮飞速思考后,他选择要掩护弟弟身份,


于是...他强撑着把窃听器给塞了回去 - - 


在留下最后一滴眼泪后,最终含恨而去。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毫无破绽,吴甚至凭借这演技拿奖都是绰绰有余。


但是!电影中这样爆头的情节发生在现实里,还能留下的十几二十秒的表现时间,


这真的科学吗?



残忍的真相:被爆头的话,脑瓜是会开花的!


在现实中被爆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被爆后并不会像电影里一样留下一个完美的弹孔,


当子弹接触到被打击目标后其实,真 的 会 爆 ···


以下找来了一张较科学的图片,或许会引起些许不适,请谨慎观看






所以就算是直径比较小的子弹从正面进入后,也不会只留下一个小枪眼,


而直径较大一点的子弹,命中后还会继续打击目标,并在脑后方炸出个大窟窿。


这就不放图片了,用国外这位军迷手枪射西瓜的片段感受下吧。



由此可见命是一定没有了,那被子弹击中大脑后,人的意识是否存在并停留数十秒呢?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在网上找到了些有趣的回答


「被爆头时的体验」


这个回答就科学的解释了,人在被爆头后其最真实的感受。



所以这么看来在电影中,吴镇宇被爆头后基本上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感情戏,嗯哼?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说,认真你就输了,毕竟这是导演的艺术表现手法罢了。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表现手法确实加分不少,


但是!


这种“打不死”的表现手法却也影响着影视剧本的合理化啊。


多少涉及枪击的影片,都染上了这个坏毛病,该死的时候不死,主角光环总是逆天版的存在。


而他们又有多少是让原本的戏剧更富有张力了呢。


这种不严谨,无疑也给那些习惯于从电影里获取知识的观众带来了误导,


试想下,一但某个人格不健全或思想不成熟的孩子学着电影里的情节,这造成的后果该多难以想象。


所以,这才是我要认真的地方啊。



如果说枪击离我们我们生活太远,我来说个近的,


在警匪片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桥段:


绑匪在发现目标后会从兜里掏出一块毛巾,接着往人质脸上一捂,不出2秒人质就瞬间昏过去了。



这一情节是向观众暗示着毛巾里浸透着迷药,人吸入后会瞬间麻醉。


但这又是真的吗?真的有这么强效的迷药吗?



答案又是否定的!


电影中所表现的毛巾至晕一般来说吸入式麻醉,


而从医学专业角度上来讲,麻醉药效需要达到一定的浓度、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效果,因为它吸入肺后进入血液循环才能起效,且在流动的空气中难以达到药物的麻醉所需要的浓度,


所以现实中通过毛巾麻醉起码需要5-7分钟才会开始起作用,而且效果并不长,


万一真有坏人用了这个放式绑架,你一定得记住自己是有机会逃脱的。



讲了这些个不同,其实归结下来还是一句话;


电影是一门艺术,它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最终还要高于生活。


而艺术的真实,是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为观众展现人性的真理和生活的真相;


只有当真相更偏向于真实的时候,才能全方位为感受到一部好电影啊。


ps:你有看过影视剧中什么不合理的现象吗,欢迎在留言区里评论哦。




         —


最后一批中奖结果已诞生。


扒叔都一一回复了,大家可以到留言区查看。


感谢你们的积极参与,下次活动送什么好呢

长得好看的,都给扒叔点Z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