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15日遗体告别!让我们缅怀那位眼含热泪的“铁血虎将”董万瑞

2017-02-15 参石依 A老兵之家A 30 38486 30 11843 0 0 3108 0 0:00:12 0:00:03 0:00:09 3108

董万瑞将军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月15日上午9:30在宁举行。

泪别董万瑞将军

作者 | 丹野

春来几多雪,将军离世悲,

金陵寒意起,梅开催人回。

出道本布衣,初心永不违,

耿耿有正气,军中立口碑。

九江战洪魔,台海驱鬼魅,

危难显忠贤,岂被功名累。

磊落伴一生,未怒颜自威,

铁骨柔肠汉,浩然英魂巍。

董万瑞,1941年3月生,山西省翼城县中卫乡董家坡人,中共党员,中将军衔,曾任步兵某师师长、第31集团军军长、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提《国防动员法》提案,1998年任原南京军区驻九江抗洪前线总指挥。

“戎马一生,清风两袖,铁血丹心昭万世;砺兵台海,决胜九江,神州青史留瑞名。”2017年2月9日晚,董万瑞将军溘然长逝,享年76岁。这幅挽联,寄托了人们对他的深切缅怀,也是他军旅人生的真实写照。

军旅生涯五十六载,他征战大江南北,把心血与汗水洒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戎马一生一甲子,他从西北边陲到东南前线,从普通士兵到铁血将军,把生命与忠诚奉献给了他深爱的党和人民。

信念如磐:坚定听党指挥 矢志为党分忧

工作中,董万瑞身先士卒,模范带头。

1941年,董万瑞出生在山西翼城,17岁参加工作,由于表现突出,积极要求上进,被安排到太原铁路局红专技校学习蒸汽机,很快当上了火车副司机,成为“技术能手”和“工作骨干”。20岁那年,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参军入伍,从普通一兵一步步成长为军区副司令。

董万瑞部署隧道施工任务。

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始终做到党叫干啥就干啥。听党指挥、为党分忧是他人生追求的第一信条。1985年,一纸整编命令下达到鼓山隧道。在那里,时任师长的董万瑞带领部队啃着打通隧道的硬骨头。面对裁撤,他带头叫响“走留听党的,工作看我的”,带领全师提前半年完成总长3138米、当时全国最长一级双线公路隧道施工任务。

2002年12月,时任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的董万瑞将军到矿区视察。

“如果这是割肉,那就要先割自己的肉。”又一次面临部队整编转隶,时任军长的董万瑞字字掷地有声。那年,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集团军有一个步兵师要整建制移交武警。

手心手背都是肉,到底移交哪个师?正当上级首长和集团军党委难以取舍之际,他率先提出把自己曾带的那个师移交出去,工作他带头来做。在董万瑞的领导下,移交工作很快顺利完成,实现了军委总部满意、移交单位满意、接收单位满意。

练战如虎:眼睛盯着战场 心里想着打仗

和战友一起堆制沙盘。

董万瑞逝世后,微信朋友圈高度盛赞这位“铁血虎将”。的确,董将军身上有一股虎气,他紧盯打赢坚持“三高”“三实”抓战练兵,抓得“虎虎生威”。

董万瑞长期在东南沿海领兵备战,随时准备上战场、上了战场打胜仗是他整个军旅生涯都在思考和准备的问题。在大家眼中,他就是个时刻铁心备战、实战练兵的打仗型领导。

1988年5月至8月,时任第31集团军参谋长的董万瑞,组织近千名侦察兵进行百日暑期大练兵。他坚持扎实基础、创新组训、学训同步、严格奖惩,不断增加训练难度、强度、险度,落实跨昼夜训练。最终,啃下了12个课题近40项内容训练的硬骨头,各课目成绩均在优良以上,不少突破了当时军区尖子比武纪录,训练成果经验在军区推广。

董万瑞将军潜心学习研究作战。

“演习要从严!仗怎么打,部队就怎么练,搞得不好,脱离实战,就要重来。”1993年10月,时任第31集团军军长的董万瑞率联合导检组,导调某师代号为“奋斗2号”的战备综合检验性演习。演习前,董万瑞精心指导演习准备,带机关人员反复研究制定导调方案,设计检验课题。在他的指导下,这次演习较好检验和提高了部队综合作战能力,摸索总结了演习基本方法,为后来的战备训练提供了有益探索。

钻研打仗,董万瑞将军从不懈怠。

“训练中发现什么问题,就坚决改掉什么毛病。”董万瑞不仅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更经常到基层一线检查部队训练情况,指导部队找准问题短板。

2002年2月,时任原南京军区副司令的董万瑞到某师检查指导部队按纲施训情况时,对该师简单按纲施训、凭经验施训、满足训练成绩优秀等问题严肃批评,强调应急机动作战部队,在训练上要有更高标准,要更加真难严实。

他先后带领部队组织和参加了“成功”“奋斗”“东海”“联合96”“东线”等系列重大演习,开创了渡海登岛演习先河,提高了诸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

治军如铁:带兵铁面严明 锻铸铁骨雄风

董万瑞将军坚持严实带兵之道,屡次受到上级表彰。

一支部队的气质作风通常就是指挥员的气质作风。“严狠实正”是第31集团军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更是董万瑞身上最鲜亮的个性特色。

对上级交付的任务高度负责,出狠招、下狠力抓落实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和工作作风。当指导员期间,连队执行夏季野营拉练任务,全连100多人从连江出发,经闽中、闽西、闽南再返回,历时3个多月,走了大半个福建省、1000多公里路,无一人掉队、无一件装备损坏、无一样物资丢失。

董万瑞将军经常下到基层部队、深入一线官兵了解关心官兵生活状况。

他从不回避问题,不掩盖缺点,始终认为工作成绩不说跑不了,出现问题不说不得了。1987年年初,上级党委决定提升董万瑞为集团军参谋长。正当这个节骨眼上,部队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有人劝他隐瞒处理,但他坚持挖地三尺查问题,明确提出“充分揭露矛盾,认真解决问题,集中主要力量,突破薄弱环节”,端正各级党委领导揭露矛盾、解决问题、推进发展的指导思想。虽然晚提了一年,但他却把从严治军的种子深植在部队。

他带领部队始终专注打仗主业、锤炼实战作风。1993年,时任军长的董万瑞下部队检查野营拉练。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亲自组织拉动演练,随机导调情况,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部队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一个过程拉下来,部队苦出了作风、苦出了战斗力。

董万瑞将军深入营连检查连队伙食保障情况。

任军长期间,第31集团军成为全军首批转入应急机动作战准备的部队。为尽快适应建设任务转变和军事斗争需要,他带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效促进了战斗力提升,有力配合了国家对敌政治、外交斗争,凸显了集团军作为应急机动作战部队的地位和作用。

担当如山:责任扛得起来 关键豁得出去

将军深入一线察看灾情。

私底下,大家喜欢尊称他“董老爷子”,不仅因为他德高望重,更因为他为人坦荡、敢于担当。

1998年8月7日,九江城防大堤出现60余米的决口,随时可能决堤淹没九江城,险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的心。紧急关头,董万瑞临危受命飞赴九江指挥这场特殊的战斗。

1998年8月12日下午4时45分,九江大堤4、5号闸门决口即将封堵最后5米,董万瑞副司令和将士们在做最后的运筹。

面对肆虐的洪水,将军的话语斩钉截铁:“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作为军人,我们别无选择,必须死保死守长江大堤,没二话可说。”随后,他全然不顾生命安危,五天五夜坐镇大堤调兵遣将、科学指挥,被太阳晒得黑如木炭,用行动书写下“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忠诚担当。

董万瑞将军在抗洪大堤上指挥抢险救灾。

一次,部队组织大规模演习,上级下达完作战命令后征询意见,董万瑞据理直言,就作战兵力、指挥权力等问题谈了不同看法,高度负责的态度让在场的人无不深深敬佩。在他看来,权利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连着责任,必须看得比泰山还重。

高洁如松:上不愧于党风 内不辱于家风

九江大堤,封堵决口如同一场战役,紧张激烈,董万瑞副司令指挥若定。

戎马一生,清风两袖,是董万瑞将军给人们留下的深刻印象。

作为从战士成长为共和国将军的农家子弟,董万瑞素来秉持“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勤俭节约持家”,要求子女不求当官、不准经商、不搞门当户对。董万瑞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子女结婚时,他坚持不搞宴请,只是两家人坐在一起吃顿饭。

董万瑞一直教育儿女不准搞特殊。儿子董三榕回忆说,小时候和姐姐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恰遇父亲乘坐的公车,但父亲却视而不见,没有顺路载他俩回去。回家之后,他和姐姐为此还闹起了小情绪。父亲却严肃地教育他们:“这是组织配给我的公务用车,你们没有权利乘坐。”

九江大堤上,将军对儿子说:“你也得晒成这样。”

董万瑞退休后,一名老部下去南京看望他,知道老将军以前抽烟,这名部下就顺路带了几条家乡烟。昔日战友相见,两人相谈甚欢,可当这名部下掏出香烟时,老将军刚刚还有说有笑的脸色突然严肃起来,就要把他撵出家门。无奈之下,这名部下只好将所带香烟悉数带回。聊起这件事,这名部下深有感触地说:“老将军坚守本色、不忘初心的一言一行至今深深影响着我。”

老乡向将军竖起大拇指说:“解放军伟大!”将军向老乡竖起大拇指说:“党伟大!人民伟大!”

董万瑞将军对人民始终爱得深沉,每当听到哪里发生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后,他都会给灾区人民捐款。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他从未在干部提升、考学、调动、分配之类的事情上“打招呼”。1996年,将军的弟弟去世,当地政府想给他侄子安排工作,也都被他婉言谢绝。他常说,自己是在组织关心培养下,从一名农家子弟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要时刻心怀感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爱兵如子:外表冷峻严肃 内心热情似火

将军时刻把官兵的冷暖放在心上。

爱兵如子,胜乃可全。熟悉董万瑞的人都说,初次接触,他面容严肃,少有笑容,不怒自威。但时间一长,就会感到他外冷内热,好似北方的火炉。他热爱部队、关心士兵胜过一切,这种爱穿透时空、常驻兵心。

年过七旬的连队司号员陈章汉和家属听闻老首长去世,痛哭流涕。陈章汉专程从新加坡赶来悼念,一进灵堂就跪地向老首长磕头,边哭边诉说着老首长当年对自己的关心教育,坚持要给老首长守夜。

车站里,将军看着身上泥巴还没洗净的抗洪战士,泪水溢出眼眶。

人们不会忘记98抗洪大堤上的那对“父子兵”。在那场殊死战斗中,作为抗洪总指挥,将军知道自己儿子就在随时可能崩塌的大堤上,但他没有专程看过一次。

有次在大堤上相遇,看见比自己高一头的儿子,将军只说了一句:“看看你的手,你还没有我黑。”其实,在连队里他儿子已经被战士们称为“酋长”,公认是全排最黑的人。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亲,何况还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但他把对儿子的爱埋在心底,却把更多爱给了他的士兵。

九江人民含泪欢送抗洪官兵胜利凯旋。

面对媒体采访,将军动情地说:“我们的兵真是可爱呀!扛沙袋总是拼命地跑。这么热的天,很多兵中暑了,输液后拔掉针头又冲上去了。他们很苦很累,但没有一个熊包。”“你要我讲官兵中有多少英雄,我说不清。但我可以告诉你,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是英雄,都有一串催人泪下的故事……”

就是这样一个严厉的父亲,一个坚强的将军,在送别抗洪勇士的站台上,眼中却满含热泪。为什么将军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他对自己的士兵爱得深沉!

1998年9月21日晚7时40分,董万瑞将军送走最后一批离浔部队后,即将乘坐专列离开他与洪水战斗了45天的九江。当他出现在火车站时,九江人民夹道欢送,纷纷向将军献上花环以表敬意,将军终于露出了胜利后的笑脸。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将军走了,但将军的那张老照片和九江大堤上的抗洪故事依然被铭记,将军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更是无法忘记。在强军兴军的新征程上,将军远行了,年轻的我们接过将军的旗帜,循着将军的足迹,定当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版权声明 | 本文来源中国军网,商业用途请授权。

■ 来微博互动:老兵之家心系军营,这里记录一代军人故事,需要真诚,真实感人的人物,新闻背后的故事。欢迎原创。

■ 信使君私人微信:ZhouLin7677777

■ 荐稿: Zhoulinlinwz2@163.com


编辑:李娜  美术:雷小峰  总编:周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