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暖心!这抹“国旗红”,是这个军人家庭的无悔抉择

2017-12-25 解放军报记者部 A老兵之家A

“迎着东方的晨曦,怀着赤诚的情意。伴着庄严的乐曲,我们升起了国旗……”

冬日的清晨,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外的国旗护卫队营区里,传来了这首悠扬嘹亮的《国旗护卫队队歌》。

这是张自轩再熟悉不过的清晨。再过几十分钟,他就将擎着长5米、重15公斤的国旗杆,护卫着全中国最大的特号国旗,和35名战友一起,在上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群众的瞩目中,将中国的尊严和信仰高高升起。


△张自轩拿出一面新的国旗,进行每天的例行检查。崔  靖 摄 


△国旗护卫队穿过金水桥,走过长安街,向升旗台行进。崔  靖 摄

△张运兴夫妇仰望着飘扬在自家屋顶的五星红旗,思儿的心绪如潮水般翻滚。作者供图 

这对夫妻便是张自轩的父母张运兴、逯敬稳。自从五星红旗在这个农家小院飘起,谁走进这个小小的山村,都能一眼就找到他们的家。

2010年,北流渠村张运兴家迎来了一件喜事:儿子张自轩参军入伍。望着戴上“光荣入伍”大红花的张自轩,夫妻俩有种说不出的激动。原来,张自轩的大爷、叔叔、老舅都曾入伍当兵。军旅 44 32737 44 14689 0 0 6364 0 0:00:05 0:00:02 0:00:03 6364情结在这个家,自是浓得化不开。

盼望着,期冀着,小小的农家院陆续收到张自轩的“喜报”:入伍来到守护祖国“心脏”的十支队,入选国旗护卫队,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旗护卫队员……张自轩渐渐成为这个宁静小村里的“名人”,每逢电视上出现国旗护卫队的镜头,邻里相亲总是奔走相告:“快看!自轩出来啦!”

2012年年底,张自轩如愿转改下士。转年的10月,夫妻俩决定到北京去看看他们的“骄傲”。长途客车上,老两口想象了无数种与儿子相见的方式:拥抱、哭泣、鼓励、嘱托……可万万没想到,与儿子的会面,居然是近在咫尺间、相看两茫茫。

故宫博物院外的小广场上,执勤哨兵很快注意到了在营院门口不断张望的老两口。“张自轩上国旗哨执勤去了,快下哨了,二老到营房里歇歇,等等吧。”得知是张自轩的父母来队,中队干部赶忙迎上来。可这激动的心早已跳了一路,此时哪能安坐得下来啊!老两口决定到哨位上找找儿子。

△张自轩在进行降旗前的训练。崔  靖 摄

潸然泪下,蹒跚远去,看着父亲母亲的样子,沉默的张自轩内心却像火山在爆发。突如其来的相见,让他激动而欣喜。他多想大喊一声“爸!妈!”多想拉住父母的手,来一个热烈的拥抱。可是,他知道他不能,国旗哨位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早已练就了钢筋铁骨的张自轩,此刻只有满心愧疚,柔肠百结。

下哨后回到营区,张自轩终于见到了之前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父母,眼圈里打转许久的泪水再也难以抑制,顺着脸颊恣意而下。看到儿子的泪花,张运兴、逯敬稳心里的不解和怨气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什么话语也比不上心疼的拥抱。张自轩领着父母在营区里参观。一路走一路看,惊奇、赞叹、骄傲,像走马灯似的在夫妻俩心头闪过。在国旗护卫队的队训前,张运兴驻足了很久——“护卫国旗,重于生命”,这8个字,沉甸甸地砸在他心里。他觉得,把儿子送到鲜红的国旗下,这事做得太对了。

彼时,正是张自轩参加擎旗手选拔的冲刺阶段。为了不让孩子分心,夫妻俩第二天一大早便踏上了归途。张自轩敬着标准的军礼,目送父母远走,分别在那一刻突然变得无比庄严。

△国旗护卫队走向金水桥,准备进行降旗。崔  靖 摄

这一次北京之行,让张运兴感到,自己和儿子的心真正靠在了一起。回到家,他便买来一面长1.6米、宽1.28米的国旗,每天将国旗在自家屋顶高高升起。张运兴说,看着国旗飘扬在朝阳里,他和妻子就像看到了肩扛“祖国第一旗”、正步走在“祖国心脏”的儿子。那一刻是什么感觉?张运兴实在难以形容。

2015年夏天,北方连日遭遇暴雨。一天,张自轩在电话里告诉父母,他和战友们都以为,这样的天气不会有多少人来观看升旗仪式了。没想到,当他们列队走出金水桥时看到,还是有无数的群众汇聚在国旗杆周围,等待着那个庄严神圣的时刻。当“向国旗敬礼”的口令下达那一刻,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收起了伞,仰望着国旗徐徐升起。

“爸,妈,你们不知道,当时,我们的脚步声有多整齐多有力。我从来没有感觉过那么骄傲,我肩上的国旗重千钧啊!”隔着电话,夫妻俩仿佛能听到儿子激动的心跳声。张运兴也受到了感染,冲着电话大声地说:“轩儿,加油!你和你的战友都是好样的!”

第二天,大雨依旧滂沱,国旗护卫队的脚步依旧铿锵,身姿依旧挺拔。张运兴和妻子也早早爬上屋顶,升起国旗。雨幕中,天安门广场上“中国加油!祖国万岁!”的欢呼,在他们的心里一阵高过一阵。

△在训练中,国旗护卫队的36名队员如同一个人一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崔  靖 摄


△护卫队的战士们在训练时穿坏的鞋子。  崔  靖 摄


△把礼服上的徽章都摆放整齐。崔  靖 摄




作者 | 刘锦润 、杨炜羚

来源 | 解放军报

感觉不错请点赞,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 | 本文来源军报记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来微博互动:老兵之家心系军营,这里记录一代军人故事,需要真诚,真实感人的人物,新闻背后的故事。欢迎原创。

■ 信使君私人微信:ZhouLin7677777

■ 荐稿: Zhoulinlinwz2@163.com


编辑:李娜  美术:雷小峰  总编:周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