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师风采 | 黄琳:与时俱进,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

黄琳,博士,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研究员、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挂职),硕士生导师。入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第八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经典对难治病病因病机及证候的生物学特征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多项。已发表论文40余篇,以第一作者身份或通讯作者作者发表高质量论文10余篇,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学中医,是一个偶然的开始

在接触中医学之前,黄琳是位地道道的“理工女孩”,回忆起高考填报志愿的场景,不经意地目光聚焦在择校指导书上的几个字——“中医学”,短短的三个字,却在她心中酝酿出一段与传统中医的缘分。她在思考,何为中,何为医?到底什么是中医?这些问题在她心里萦绕不去。

“第一印象是中医学的专业书都比较厚,学起来具有一定挑战,但是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黄琳说,“基础知识不扎实就主动去补,实践经验不丰富就积极去练。”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下,她开始跟随李如辉教授进行门诊实习。跟诊一段时间后,她目睹了中医中药治病的疗效,逐渐产生学习专研中医药的浓厚兴趣。

“当亲眼看到中医手法为那些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骨关节疾病患者去除病痛后,我深深被震撼了,不仅觉得神奇,还切实体会到了一种悬壶济世的神圣感。”这段经历让黄琳切身了解到中医药的独特理论和实践方法,也让她对中医药的价值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而这也成为激发她数年如一日在这条道路上步履不停的动力。

基于此,黄琳开始投身于中医药领域的学习,不断探索其中的奥秘和智慧。她开始思考,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而疾病与人体抵抗力之间的博弈,与个体免疫系统高度相关。西医中的免疫力接近中医所说的“卫气”与“正气”。诚如《黄帝内经》所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不仅是一门古老而庞大的医学体系,更是一种承载着博大精深知识的文化遗产。我希望能将这份神圣的使命传承下去,为人类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黄琳说。


科研路上,不断探索未知

始于跟师时常见风湿性关节炎这一类疾病,黄琳渴望弄清疾病、人体和药物之间的关系,她期待在硕士导师的指导下对免疫学有清晰的认知,并以实证研究来理解疾病与免疫之间的张力。“导师经常引导我做中医方面的科研,需要跳出传统中医思维,借助现代医学手段进行分析。”她说。

读研的第一年,黄琳接受了一个特殊的科研任务,即构建中医药的大数据平台,并利用该平台来分析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四气五味是中药的特性,但发挥作用的是在消化道吸收的物质。”这是导师经常引用的一句话。项目的实施过程漫长而充满挑战,黄琳每天重复着相似的生活,穿梭于宿舍和实验室之间,不断查阅文献、编写代码,完成每一个繁琐的工作。

搭建中医药大数据平台,黄琳面临了不少困难。“由于是跨专业研究,本科阶段的专业知识对我现在的研究工作帮助不大,面对生疏的生物信息概念和计算机知识,在研究初期,整个实验平台缺少此类专业的老师,而用大数据分析中药处方的机制也为之甚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了当时的研究工作。”黄琳说。

“在实验室的座位上,经常一坐就是一天。查阅文献、学习软件分析、翻看前辈们的研究资料……觉得有些困意的时候,一看时间已是凌晨,废寝忘食已是常态。当时最难的是学习软件分析,枯燥苦涩的专业词汇,好比跟小学生谈‘木火刑金’,加上多次重复别人经验导致反复失败,几个月过去了,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黄琳回忆研究初期的经历,“沮丧一词已难以形容我当时的感觉,这样的结果也让我质疑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冷静下来后,黄琳不断地鼓励自己,“科研的本质是挑战未知,这种本质顺理成章地赋予了这份事业浓厚的神秘色彩,只有一往无前、长风破浪的人才能在领域内开辟出新知。”这种积极的科研态度不仅让她成功积淀下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让她之后在面临难题之时,能够从容应对。最终,该项目的研究成果成功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期刊上。她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为中医药大数据领域的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这段经历让黄琳更加坚定了自己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方向。

正是因为这份源于兴趣的坚持,让黄琳在开展独立研究工作的次年,收获了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分期防治方案的优化及循证评价研究”的机遇。类风湿关节炎属风湿免疫疾病的一种,而风湿免疫难治病是一个严重挑战医疗领域的疾病群,有潜在的并发症风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传承千年的中医理论及实践在对风湿免疫难治病的治疗上恰恰有着独特的优势。


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黄琳深知青年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推动中医学科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挂职锻炼的过程中,她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的工作,并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学科的战略规划、资源整合以及人才培养等对学校的建设发展至关重要,实现学科的长远发展,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不断创新和借鉴先进的方法。”她说。

作为硕士生导师,黄琳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努力将个人的成长与中医学科的发展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她细心指导学生的课题,定期开组会,听取学生工作汇报。“若学生进度偏慢,我会耐心询问原因,比如是实验技术原因,还是实验本身周期长等;若学生进度偏快,我会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她说。

“黄老师平易近人,平时经常关心我们生活,有空会和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一起吃水果喝酸奶,跟我们亦师亦友。”2022级基础医学院中医学硕士2班王雪燕同学这样评价她的导师。

作为一名医生,黄琳扎根临床,用心解决患者疾苦,擅长应用运脾祛风除湿的中药内服和针灸外治类风湿关节炎前状态的患者。一名45岁的阿姨,冬天淋雨受凉后出现2周手指麻木和畏风怕冷便溏等症状,辅助检查示风湿三项、免球三项、血沉、抗CCP抗体阴性。“患者淋雨受凉,外感风寒湿邪,平素体虚易感冒有脾虚内湿,内外合邪,发为RA前状态疾病,疾病初起,病程不长,为脾虚怕风典型表现。因此治疗以治本为主,兼以治标和透邪,故给予运脾祛风除湿思路进行中药治疗,同时辅以针灸,使风寒之邪从腠里而走。”黄琳说。一旁跟诊的学生发现这位患者治疗1个月后,诸症消退,学生表示也收获颇大。

“既然选择了远行,就要不畏曲折的旅程,不管再大的风雨,都没有理由暂停铿锵的脚步。”黄琳说。

来源:基础医学院

编辑:施欣彤

一审:史晓琼 周怡丹

二审:金鑫俊

终审:金聪伟

往期回顾

累计服务1028人次!浙中医大圆满完成亚运会曲棍球训练服务保障工作

点赞!他们是浙中医大体育老师,也是亚运会、亚残运会裁判

好样的!浙中医大“小青荷”

又一个中医药文化主题日登场!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再掀中医热

喜迎国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