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藏书者死刑:ISIS的前世今生与烧书之痛

2015-03-12 无处不哲学

无处不哲学微信号ID:zhexue365

图:巴格达档案馆也毁于一旦

据美联社报道,今年1月,ISIS武装人员占据了伊拉克的摩苏尔中央图书馆,2000多册书被烧毁,遭受洗劫的还有其他几家公共图书馆,几十处历史遗迹也被摧毁。


摩苏尔中央图书馆附近的居民表示,极端分子撬开锁,卷走2000多册书,包括儿童故事书、诗歌集、哲学书,以及体育、健康、文化和科学方面的书籍,这些书装满了6个大货车。留下来的只有伊斯兰教经文。中央图书馆被洗劫几天后,激进分子闯入摩苏尔大学图书馆,在学生面前,一把火烧毁了数百本科学、文化方面的书。


“这些书提倡无神论,呼吁违抗真主安拉,所以将被烧毁,”据一名目击者透露,一个胡子拉碴、身穿传统阿富汗两件套的激进分子留下了这样的话。


民众试图保护文化遗产和图书馆。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中央图书馆附近的居民将历史悠久的珍贵手稿藏匿家中,令其躲过一劫。美联社报道称,这次,ISIS下令对藏匿书籍者处以死刑。


除了恐怖的斩首和屠杀,ISIS正在试图清洗社会上一切与他们对伊斯兰教理解不相符的东西。据美联社报道,激进分子已经摧毁了不少考古文物和遗迹,他们认为这些是异教的。


伊拉克议会安全与国防委员会主席哈基姆·扎米利(Hakim al-Zamili)称,“ISIS将文化、文明和科学视作大敌。”

他们究竟是谁?他们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他们能让西方与阿拉伯国家在军事行动上携手合作?能让欧美强国创纪录地、毫不避嫌地在媒体面前展示即将提供给反对势力的各种武器?能让从伊拉克与阿富汗撤兵唯恐不及的美国再度投入中东战场?


ISIS(伊斯兰国)的前世今生


崛起

「伊斯兰国」(IS, Islamic State)只是圣战士对他们组织的称呼,只显示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国家;虽然他们征服了叙利亚三分之一,以及伊拉克四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约大于英国,控制约六百万人口,「伊斯兰国」并不是一个国家。「伊斯兰国」有三大组成因子:「基地组织在伊拉克」、「伊拉克伊斯兰国」,以及「耶路撒冷圣战士政务组织」(MajlisShura al Mujahideen,2011年堀起于埃及的西奈半岛,认为杀害犹太人是宗教义务,能更加靠近阿拉)。


2003年英、美国进军伊拉克,如同顽童以树枝打乱工作中的蚁群,蚂蚁因而四处流窜一般,伊拉克因Saddam Hussein铁腕统治而取得表面安稳的邪恶平衡从此不再,结果是境内的伊斯兰逊尼与什叶派相互报复残杀,库尔德族趁势而起,自治得井井有条。「伊斯兰国」是乱蚁之一,不但在伊拉克境内作乱,更四处串联到叙利亚、迦萨走廊,甚至包括北西奈的反埃及政府组织。他们趁阿拉伯国家担心或正收拾「阿拉伯之春」后续影响的时机窜起,一发不可收拾。


黑旗

「伊斯兰国」采纳的是伊斯兰常见的正方形黑旗,黑旗上排的白字shahada,是伊斯兰信仰核心,意为:除了阿拉之外没有其他的神,穆罕默德是他所派遣的。黑旗下方白圈内是穆罕默德的印记,意为:阿拉,穆罕默德,使者。


目标

「伊斯兰国」的原名是「伊拉克与叙利亚伊斯兰国」 或「伊拉克与地中海东岸伊斯兰国」。地中海东岸地区是一战后奥图曼帝国失势,由联军接手的大叙利亚地区,包括当今的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及约旦。从名称的发展来看,伊斯兰国不但要胃纳从地中海东岸到整个伊拉克的广大区域,更企图将全球伊斯兰化,并以伊斯兰法(Sharia)做为治理国家的依据。这是数十年来中东沙拉非运动(SalafiMovement)的高潮,激进份子认为人们应当以伊斯兰法为依据,并像一千四百年前伊斯兰初期一般生活。


思路

中东地区的穆斯林一般认为,西方殖民主义是让伊斯兰国家落后的主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为了保持优良的生活条件,在中东掠夺石油、制造纠纷;「伊斯兰国」自认为他们的圣战不是因着自私与贪婪,而是因着道德与价值,他们要矫正西方的错误。


即便这一说法正确,他们不妨反方向思考:如果工业革命发生在伊斯兰,沙乌地阿拉伯发明汽车,而西方国家土地贫瘠,沙漠绵延,地质富藏石油,那么沙乌地阿拉伯会怎么做?此外,如果海湾产油国拒绝西方的开採,拒绝和西方合作,他们的富裕哪里来?人类的发展不能以单一理论或思考做全盘概括。


「伊斯兰国」认为,第七、八世纪伊斯兰能够快速扩张,是因为人们严格执行古兰经的训示,严格遵守阿拉透过穆罕默德所传递的告诫,只要当今的穆斯林能够重拾过去的言行,能像旧时那般生活,伊斯兰必定再现过去的荣光。在他们封闭的思考里,善与恶,敌人和朋友,非常容易区分,而让跟随者在这复杂的世界轻易找到可以适从的道路。和他们意见相左或不守诫律的穆斯林(喝酒、不祈祷、不禁食、不读古兰经,并且时常更换伴侣)被看成是「非穆斯林」。穆斯林身份不能「辞退」,只要一朝是穆斯林,便没有回头路。不「纯」、不「洁」的「叛教」穆斯林只有一死。大叙利亚地区绝大部份人口是穆斯林,却不可能和「伊斯兰国」成员的思想一致,也因此「伊斯兰国」所屠杀的「非穆斯林」,其实绝大部份是自己人。


他们对「好穆斯林」的定义是:没有任何托辞地完全跟随阿拉,严格遵守伊斯兰法(sharia)。适用了一千多年的,只在伊斯兰世界存在的伊斯兰法,不需要经过诠释,也不需要透过人为增减,阿拉是唯一的制定者。他们认为路经土耳其到叙利亚加入「伊斯兰国」阵营的西欧人,是因为感觉到富裕国家生活空虚,希望在圣战中追求更高的价值。


他们的逻辑相当简单,所有人都必须表白是否愿意跟随阿拉,反对「伊斯兰国」,就是敌人,就必须受到攻击。等到伊斯兰法在全世界执行时,敌人就必须付出代价。直到阿拉的名在全球显扬为止,攻击「异教徒」是每个穆斯林的义务。


一个受访的「伊斯兰国」成员,为德国记者背诵古兰经第五章,三十三节:「凡敌对阿拉及其使者(穆罕默德)并在大地上为非作歹者,对他们的惩罚将是死刑、或钉死在十字架上、或交错砍去他们的手脚、或流放异乡。这是他们在今世应受的凌辱,他们在后世还要受重大的刑罚」;以及第四章,九十一节:「他们希望你们不信仰,犹如他们不信仰一样,以便你们成为同类。所以,你们不要以他们中的任何人为朋友,除非他们为阿拉之道迁移。假如他们违抗,那么,你们在哪里发现他们,你们就在哪里俘虏他们和消灭他们,你们不要与他们中的任何人为朋友和援助者。」


古兰经第二章提到,在宗教上,没有强迫;以及,人不可超越限制,因为阿拉不喜欢不设限的人。然而在同一章里也出现,穆斯林应该杀死或放逐不信的人。正因为这些矛盾,激进者可以拿取可用的章节,而正当化他们的行为。


伊斯兰文化里也有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建筑等等创作遗产,以及学界本身对伊斯兰的讨论,「伊斯兰国」却完全反对,他们辩驳,这些是伊斯兰社会犯错的结果。他们不承认自己的文化强盛期,破坏伊斯兰纪念碑、艺术品,甚至清真寺,认为这些都是外在,足以影响专注祈祷的「异教徒」形象。他们也反对古兰经的翻译,因为阿拉以阿拉伯文显示自己,译成其他的语言就不再真实。


另外,「伊斯兰国」认为伊斯兰不可能也不需要有民主,因为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不在乎多数决、少数决,他只对伊斯兰的训导有兴趣。民主是西方统治的方式,和伊斯兰正好相反,西方凭什么让全世界看起来非有民主不可?在「伊斯兰国」的观念里,西方白人仗势自己的强大欺压其他民族,必须受到攻击,直到失败。公式是:「白」等于「强」等于「罪」,所以必须「除」。「伊斯兰国」坚信,为信仰而死是正确的,因为可以直上天堂。


经济

国际媒体提到,光是依靠石油「伊斯兰国」每天可以有一百万美金的进账,这是他们攻下石油生产设施之后的经济来源之一。事实上,过去十多年来,「伊斯兰国」持续接受卡达、科威特、沙乌地阿拉伯、阿拉伯大公国等海湾国家的私人捐款。此外,勒索、贩毒、收取税金与过路费、出售古墓及博物馆中的古董及艺术品,以及贩卖女人为奴等等,财务状况还不曾出现问题。


其实只要有西方国家的地面部队切断货物流通联繫网,就会对「伊斯兰国」造成打击。西方国家不派出地面部队是因为没有意愿介入复杂的区域冲突而难以抽身,此外,只要再有人被俘,西方国家必须选择付出巨额赎金或眼睁睁看着自己人被砍头。


海湾国家虽已加入西方阵营打击「伊斯兰国」,却无法阻止国内的私人捐款。美国极力阻断「伊斯兰国」的收入链,防止他们国际经济系统挂钩,并以抵制行动打击「伊斯兰国」领导人、支持者及推进者。「伊斯兰国」当然也明白必须经济独立,他们已拿下叙利亚大部份的石油、天然气生产据点,在伊拉克接收电厂,还能把电力反卖给政府。一旦经济来源不虞匮乏,「伊斯兰国」会有什么样的发展,令人难料。


战术

军队通常隐瞒自己的恶行,「伊斯兰国」却大肆张扬,有恐吓作用,也引人投效。他们不但信仰暴力,其策略更是以暴力制造惊与吓,他们让被斩首的人质身穿和关塔那摩囚犯相同的鲜橘色衣服,释出以牙还牙的明确讯息。以「国」称自己的组织,就是要和西方「各国」相抗衡。


他们有成功的公关宣传战,利用西方人质向西方喊话,炫耀自己,羞辱对方。以及种种正常人类无法忍受的酷刑,并利用社交网路广传。


他们以满载的自杀炸弹卡车为开路先锋,士气高昂。


在美国人质被割喉断颈之后,美国似乎才有了理由,才公开在国际上招兵买马(甚至纳入阿拉伯国家),以空中袭击支助地面作战的库尔德主力部队。军事家认为,要打赢这场仗,光靠空袭难以成就。富裕的阿拉伯国家只是口头谴责,只是负责补给事宜而不派出地面部队,迟缓而被动,令人不解。


互杀

叙利亚内战始于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燎原效应,三年之后,二十万人死亡,九百万难民散居境内境外,以及被破坏殆尽再也无法复原的数千年基督宗教文物与建筑遗产。沙乌地阿拉伯原本支持叙利亚叛 48 31816 48 15533 0 0 2340 0 0:00:13 0:00:06 0:00:07 3063,现在却反而担心会威胁到自己,因为叛军向同样以推翻阿萨德总统为目标,却有较好装备及较佳经济支援的「伊斯兰国」靠拢,虽然沙乌地和「伊斯兰国」同属逊尼派,却担心「伊斯兰国」的圣战会延烧到国内,可是又希望「伊斯兰国」能为逊尼派王室打击在国外的什叶派势力。这一矛盾,也许是沙乌地不派出地面部队的原因之一。


美国在伊拉克颠覆Saddam Hussein而让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抬头,却因什叶派本身的腐败,十年来逊尼及什叶派相互暴力攻击,基督徒不得不出逃。伊拉克什叶派认为,只要有新总统执政,必定能有新的权利分享协议。然而,这只是什叶单边的迷思,伊拉克已有一位新总统,「伊斯兰国」仍是一头无法驯服的猛兽。


「伊斯兰国」能在伊拉克势如破竹,连下数城,是因为政府军闻风缴械,不战而逃。前总统Maliki指称,库尔德首都Erbil是「伊斯兰国」、基地组织,以及阿拉伯民族主义复兴党的大本营。正因为什叶派政府军无法和库尔德族合作,更让「伊斯兰国」如入无人之境。


住瑞士的埃及伊斯兰学者Tariq Ramadan认为,「伊斯兰国」的行径是以宗教之名操弄政治,穆斯林的最大问题来自穆斯林自己,也来自穆斯林为大多数人口的国家,而且批评「伊斯兰国」的人却也同时支持伊斯兰的独裁政权。


参战

「伊斯兰国」成员的言行不但和道德、价值无关,反而显示出这些人的自卑情结。他们把外来参与者严格分开,让同一民族的人相处一起。最欢迎车臣与阿富汗来的人,因为这些人有实际作战经验,不需训练即可上战场。


来自其他国家的参战者往往认为自己在生活周遭不被重视,加入目前最受到瞩目的战斗团体,正可满足他们的权力想像,认为「伊斯兰国」成员必定对他们以英雄相待,加入他们以满足心理归属感。另有些西欧人,读了些书,只知些皮毛,以为穆斯林始终被压迫,现在正是为他们申张正义的时候。中东充满未知,会是一个圆梦的场域


「伊斯兰国」制作宣传广告上传社交网站流传,年轻少女受到帅酷圣战士的吸引,愿意为他们操持家务,生养小孩。


不论原因为何,这些从社交网路上得到去程的指引,甚至经济资助的年轻人,经过土耳其,南下到达叙利亚之后,不知道自己加入的是哪一派别的战斗组织,价值溷淆、秩序杂乱、生活不定,不但梦想破灭,想回到原来国家,政府却不收留,因为害怕他们在组织里学了爆破技俩,让他们回来,将对社会安全造成威胁。有些少女离家不久后失联,生死未卜,让父母焦虑担心,无法正常生活。女孩并不直接参战,而是被安置到「伊斯兰国」已征服的地方,被强迫为奴,从事性交易工作。


美国

自从民主党的欧巴玛上任以来,外交上,美国致力自阿富汗与伊拉克撤军,并尽量避免在外用兵。这一政策却遭到共和党质疑,特别是在「伊斯兰国」即将拿下伊拉克Mosul水库,而由美国空袭保住水库之后,更加明显。主战者问,为何不在「伊斯兰国」未成气候时,采用预防性袭击?为何不在叙利亚内战起始,派兵支援,或可免掉近二十万人死亡?


另一声音是,欧巴玛沉住气,直到「伊斯兰国」向美国下战帖,人质被斩首之后才动兵,避免了助长「美国有意分裂叙利亚」的口舌;却也有人谣传,美国暗地制造人质被断颈的镜头,以便藉口出兵


自从三十五年前伊朗劫质美国人质事件至今,两国交恶,水火不容。因着打击「伊斯兰国」,伊朗释出,以出兵援助换取美国与欧盟对伊朗核子事件不再紧追不舍的意向,对于这事,欧美表面上没有回应


原本美国支持叙利亚滋生于阿拉伯之春的反对势力,认为总统阿萨德应该退位,现在为了遏止甚至消灭「伊斯兰国」,必须借助阿萨德政府军的力量,这一骤变,美国始料未及。


美国的情况是,多做多错,不做也错。


结论

「伊斯兰国」以现代工具反对现代,是共产主义之后,最成功的意识形态动员。他们所到之处,甚至毁坏清真寺,因为「伊斯兰国」成员属于极端逊尼派,他们认为人与阿拉之间不需要中介,所以理所当然要捣毁什叶清真寺。逊尼与什叶彼此间的争执将近一千四百年,他们却有让全世界伊斯兰化的共同目标。伊斯兰从阿拉伯半岛西进时,曾到达西班牙,激进穆斯林相信,原属于他们的安大路西亚至今已被西班牙殖民数百年,现在是收回的时候了。


欧洲在二战后,「不可再如此」(不能和「他者」并存,也就是反犹)成为主流思潮,收留许多冲突国家的难民,也因为国内人力薪资高涨,必须接纳外来工作人员。不论外来的难民或工作者,「恰巧」大部份是穆斯林。欧洲人本身有极低的出生率,穆斯林出生率高于欧洲人约三倍,如此发展的结果,数十年后,欧洲人口将不可逆转地成为少数。一旦人口的自然进化由人为变化所取代,文化便会跟着人口的消失而荡然无存。


「伊斯兰国」并不只存在伊拉克与叙利亚,他们早已渗透到欧美各大城,宣传、训练、安排年轻人远赴中东加入圣战只是明证之一。二十一世纪的人类仍然无法免除因意识形态所引发的惨酷争斗,「伊斯兰国」也许是巨大挑战的开始。



新闻源自澎湃新闻,记者邢春燕

文章摘录于《ISIS的前世今生》,源自360doc个人图书馆。作者:颜敏如,华人作家,旅居瑞士,


哲人哲语

人是在动物和超人之间一条绷紧的绳子一条越过深渊的绳子。——尼采


←您的每一次转发→

☆都会多一分思考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