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烂番茄99%!这部深扒ISIS统治区的电影,早该刷爆朋友圈丨毒药头条

2017-02-12 毒药君 毒药


和你们一样,毒药君也是一枚反战青年。迈入新世纪,跨进新千年,世界和平的心愿非但没实现,世界局势反倒越来越紧张,始作俑者当然是恐怖组织。前有拉登基地组织制造9·11事件,后有伊斯兰国极端教徒肆虐世界各地。每次新闻爆出受害者画面的时候,相信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愤恨和恐慌。



ISIS在世界不少大城市犯下了滔天罪孽:


半年前美国奥兰多发生了30年来最惨烈的枪击案;



一年前在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致132人死亡,法国立即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暴恐的阴影笼罩全世界。



一位幸存者说:“枪手像射鸟一样射击我们。”


毒药君未曾经历暴恐袭击,但从这句话中能想象出现场场面的惨烈,也能猜测出极端异教徒射杀平民时脸上的表情。


如今,恐怖组织活跃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他们自吹自擂的为“伊斯兰国”画下了地盘:



尽管全世界都在谴责恐怖组织,但直面描写“伊斯兰国”所谓“领土”的文艺作品少之又少,因为枪炮与屠刀控制的地区,必将是地狱。


无数人想一探ISIS统治区:异教徒的日常是什么?活在统治区的百姓是什么样子?那里究竟是血流成河,还是饿殍遍地?


毒药君挖到一部描写沦陷区的电影,今天跟大家分享——


《廷巴克图》 

Timbuktu



是的,这个拗口的电影名取自于城市,非洲西部国家马里的中部城市:廷巴克图。



相较而言,港译《在世界尽头呼唤自由》和台译的《在地图结束的地方》则显得恐怖悲情了很多。



先聊两句这座古城:作为非洲第二大河,尼日尔河对于非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廷巴克图则位于河流重要位置,人们便在此安营扎寨。


水是生命之源,廷巴克图因此成了16世纪非洲精神交流中心,伊斯兰教也借此发扬光大。


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和海上贸易的发展,廷巴克图作为陆路枢纽则不再重要,地位开始下降。新世纪以后,恐怖组织行动猖獗,叛乱者占领了延巴克图市,导致上万人流离失所。极端组织不由分说,大肆破坏这座城市最引以为傲的古代文物。



最震惊的,是2012年爆出的一对未婚情侣因育有子女而在马里被乱石砸死的新闻。石刑把男性腰以下部位、女性胸以下部位埋入沙土中,施刑者向受刑者反复扔石块。如果是对已婚有孩子的妇女行刑,她的孩子必须到现场观看,并且她的父亲及家人必须宣布这人不再是他们的女儿,并一同送她到沙土坑里并参与扔石头。



所以,“破败”奠定了电影的基调。


一开场,就是一群端着AK的士兵在一台皮卡上猎杀一只鹿,尽管暴土扬尘,但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小鹿已经皮包骨。



伊斯兰国旗迎风飘扬,在昏黄的沙漠中虎虎生威。



为了排遣分泌过剩的荷尔蒙,除了打猎,士兵们也用木雕当靶子。七倒八歪的木雕们冷血地面对这一切。



开篇两分钟,尽管没有直面描写恐怖分子的残暴,但遭殃的环境已经把观众带进了一个嗜血的世界。


紧接着,电影开始正面描写异教徒的统治政策,并预想如征兵、敛财,异教徒眼中的禁令,在常人看来,都不值得一提。


所有人不许吸烟

不许有音乐

女性必须穿袜子、戴手套


虽然并非什么横征暴敛,仅是一些细碎的规定,活在地狱中的百姓也不敢不从——在他们居住的巷道墙头上,三步一岗分布着端着枪的恐怖分子。



比如下面这位大叔,绝不敢过问“为啥卷起裤脚”,只能照章行事。



男性挽裤脚照样走路,但女性戴手套就没办法工作。有一名反叛少女,宁愿被砍双手也不戴手套,于是她被恐怖分子带走了。



恐怖分子声称所做的一切,都是“真主”的指示。


但恐怖分子行径却与“真主”的旨意大相径庭。


他们通讯基本靠吼,老婆基本靠抢。



电影中最残暴的一幕,是恐怖分子用石刑处死一对未婚恋人,完整还原了圣战者在现实中的行为。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了:宗教只是恐怖组织洗脑人民的工具,他们打着“安拉”的旗号说一套做一套。


比如,他们号称自己是伊斯兰最忠诚的教徒,却端着机枪跑到教堂“圣战”。


吉哈德,宗教术语。意思是:努力奋斗,尽心尽力,克服困难,努力多做好事。


比如,他们认为不戴围巾有失体面,却忘了“专挑丈夫不在家时造访妇女”才更丢人。(通奸是伊斯兰教徒非常重的罪行)



他们禁止足球运动,却私下里讨论“梅西是不是天下第一”。



他们禁止吸烟,却乘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抽上几口。



只许官兵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为受到质疑后,圣战份子则会用万年答复为自己开脱:



作为伊斯兰教法的制定者,似乎永远可以知法犯法。


毒药君印象很深的一幕,来自恐怖份子对一名曾经的饶舌青年洗脑的片段,他们用摄像机对准这枚青年后,试图让他发自肺腑地承认错误,以达到“被真主救赎”的效果,从而让更多的青年加入到这个恐怖组织。无奈音乐青年并非中戏、北电毕业生,表演技能拙劣,全程背台词。



他不着四六的演讲很快被老司机打断,他得按照恐怖组织事先做好的脚本来,而恐怖份子的套路观众很容易被看穿:强行制造矛盾,怂恿更多的青年来战。



“导演”为了影片的艺术效果,亲手指导演员情绪调动。



但即便是这样,饶舌青年也不会照葫芦画瓢,始终未能进入“自信”的状态。



这个片段很有意思,表面上看笑点不少,但仔细一想,其实影片导演尝试在探讨:宗教要怎样才能彻底走进一个人的思想,至少,绝非这种形而上的假模假样。


除了刻画恐怖组织的残暴,导演还把镜头对准当地居民,与观众们的印象不同,电影呈现了非洲难得一见的绿洲、湿地,村民们靠捕鱼、放牧为生,画面祥和不亚于我们南方的梯田。



余晖映在河面,很难联想到枪炮和暴恐。



一家人仿佛在世外桃源,8头牛是他们生活的希望。



都说悲剧是把美好破坏给人看,即便是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家庭,也容易陷入恐怖组织布下的白色恐怖中。


事情是这样的:最被寄予厚望的奶牛GPS,因踏入河流打扰到渔民,而被渔民猎杀。



行凶者一脸狂妄,不仅没有赔偿,反而叫嚣着“整条河都是自己的”,奶牛主人自然咽不下这口气,在打斗中,误杀了行凶者,随即,被带到了恐怖份子控制下的“公安局”,一个家庭的破碎由此开始上演。



电影中有一场戏,一名妇女因在家中唱歌惨遭鞭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出身上的血正在火辣辣地往外冒,两行清泪哭惨了毒药君。可就在身体遭受极大痛苦的同时,这名妇女在身后机枪的注视下,开始引吭高歌,歌声中传达出了自由与希望,观众可以感受到,比起生命,更重要的是信仰。



为了强化观感,讽刺圣战组织的宗教行为,电影中半段,有一处孩子们“踢足球”的片段。既然足球在这里是禁止的,那孩子们只能在球场上踢假想的足球,尽管不是真的,但他们却乐在其中,天衣无缝的团体配合也昭示着,恐怖分子一定会被灭掉。



电影用了大量的对比、省略、留白等手法,目的就是为了传达野蛮对文明的破坏,同时扒下了恐怖份子“以主之名”行凶作恶的伪善嘴脸。


也正是因为电影浓重的人文关怀,为其赢得了不少奖项:提名8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冲进67届戛纳主竞赛单元,在2015年法国凯撒电影节一路横扫。



尽管烂番茄有着99%的新鲜度,可在中国影迷心中,《廷巴克图》是一个冷门的存在,只有两千名豆友标记看过。



今天毒药君把它推荐给大家,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些枪下亡魂,也希望世界不再硝烟弥漫。





鸡  年  片  单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教你如何假装看过了春晚

产于鸡年的20部高分佳片

生于鸡年的20个影视牛人

20部与鸡相关好看的电影

10部关于男人与鸡的电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