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完这部史上最变态美剧,我的每一根汗毛都在颤栗丨毒药头条

2017-10-19 毒药君 毒药


这几年有关大卫·芬奇的消息,老实讲,不多。


3年前,他拍了部反鸡汤且大快人心的电影,《消失的爱人》,此后陆续有接触两个项目,但相继流产。


直到今天推荐给你们的这部剧出现,宣告着那个最擅长讲述人性阴暗面的导演重新回归。


心灵猎人 第一季

Mindhunter Season 1


即便在写下如上这段文字时,我仍旧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各位毒粉安利这部剧。


因为说真的,它实在是,太,好,看,了!


先来说说这部剧的表现吧。国外的烂番茄祭出95%的新鲜度,相当不错的评价。



豆瓣也不吝给出8.9的评分,虽然也还不错,但之于这部剧而言,个人觉得低了。



无论如何,先看看对本剧的短评先。



这里有一条短评比较中肯,



的确,经常追奈飞这几年电视剧的毒粉可能会注意到,他们推出的电视剧和传统电视台出品的最大特征在于其视听手法的表现上有着极大不同。


加之这是大卫·芬奇自《纸牌屋》第一季后(也是从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开始,标志着奈飞的崛起)与奈飞的第二次合作,《心灵猎人》一如既往保持了其“电影化思维制作电视剧”的思路。


从新作的片头开始,熟悉芬奇的观众会很快意识到,那个擅长用镜头讲故事的家伙又回来了。



事实上,芬奇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玩儿了,《纸牌屋》系列那段经典的开场,不得不说,是我看过的电视剧中,唯一不舍得略过去的部分。



当然,除了芬奇,奈飞的其他剧集也有类似的高大上片头。比如今年在艾美奖拿到5项提名的《王冠》,也用了类似手法去呈现剧集主题。



这种手法的高明之处在于,从第一集开始,你不会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不过随着故事的深入展开,你会慢慢发现片头与故事内容的不谋而合。


比起国内那种简单粗糙的带故事人物的片头,高下立判。


除了剧集片头,《心灵猎人》的开场也充斥着浓浓的“芬奇式”味道,不多说,自己看。



昏暗的街道与偏暗的人物轮廓,奠定了这部剧的整体基调——黑色,晦暗


这多少让人联想到芬奇的其他同类题材电影,比如,最经典的《七宗罪》。


在那部代表作中,导演用大量缺乏明亮度的场景,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病态,乃至有些让人不安的犯罪都市。



同样的,在芬奇的《十二宫》中,这样的情景也不在少数。



很显然,这些都是芬奇的标志性符号。利用场景,而不是用语言,率先让观众浸入故事的氛围之中,然后再跟随故事中的主角一同去经历、感受各种令人胆寒的犯罪事件。


尽管是一部电视剧,但《心灵猎人》在画面的质感表现上,丝毫不亚于一部成熟的商业片。


换句话说,从整部剧的一开始,你会感觉到自己更像是在看一部电影,而不是一部电视剧。这一切,除了源自奈飞不计成本的电影级创作思路,也和导演对镜头节奏的控制与拍摄手法息息相关。



和《纸牌屋》第一季相比,芬奇在《心灵猎人》中承担了差不多近半的导演职务(首尾各两集,共4集),足见他对这部作品及其续集的重视。


不过遗憾的是,此前外界盛传的理查兹·赛隆并未以主演身份加盟该片,而是以制片人的角色出现在演职名单中。


▲豆瓣译名和时光网有出入,本文统一采用《心灵猎人》


说了那么多周边,再来聚焦《心灵猎人》的内容。


简单来说,这部剧分为三条线。


一条是FBI两位专家,福特和比尔在给全国警察授课的同时帮助当地警方解决棘手案件;一条是本剧的主线,即两位专家在断案之余,还要为自己关心的课题花时间进行研究;还有一条线,是每位主角和自己家人/爱人的关系,因为是首播季,这条线相对较弱,不排除在接下来几季深入展开的可能。


▲我成功被辅线的人妻圈粉


那么,两位专家关心的课题究竟是什么呢?答案是:


犯罪心理学


《心灵猎人》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美国,正经历性解放运动的燥热期,对传统观念的冲击以及生活节奏的快速变化,在国内不少地方都出现“作案动机不明”的恶劣性质案件。



在此背景下,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别成立行为科学部门,尝试用科学的办法去分析罪犯的犯罪心理动机,以预防类似事件频繁发生。


但因为是创立的初始阶段,行为科学部门的研究一度处于待机状态。故事中的两位主角将不得不在这样的逆境中,突破固有观念,重新摸索出关于犯罪心理的发展规律。


▲主人公比尔和福特


为了搞清楚罪犯的作案动机,他们必须深入监狱,和那些犯下过滔天罪行的杀人犯进行面对面接触,才能获取他们需要的一手资料。


这项研究,有个特定的专业名称——侧写



从百科给出的释义可以看到侧写的运用,是为了帮助警方在未看到凶手的情况下,分析出其外貌和性格特征,从而提高办案效率


和一般的犯罪悬疑影视剧不同,《心灵猎人》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对凶案现场的血腥呈现上,甚至,你在该剧中都找不到明显的戏剧化冲突


除了少量重口味场景,这部剧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尬聊。


有人就hold不住这么慢的节奏。



但更多的人表示相当吃这套(当然也包括我)。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部剧的核心看点,一起去瞧瞧为什么尬聊能让它获得如此高的口碑。


首先谈谈你对于罪犯的印象,想想看你会用哪些词去形容他们?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评估这类施害者的角色,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找到各种负面字眼。


但在《心灵猎人》中,通过展示警方和罪犯的闲聊,导演似乎想传递这样一个讯息:


我不但要告诉你们当事人对受害者做了什么,还要告诉你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


▲冷静的“暴君”——大卫·芬奇


而后者,是当时(同样也是现在)很多人都忽略的一点。就像故事中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不了解疯子是怎么想的,那怎么才能抓住他们?


所以,要想得出有价值的情报,专家和罪犯对话时,必须要超脱传统的道德、情感,并用客观的姿态与其展开平等对话。


必要时,你甚至要和他们交心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季结尾,随着接触加深,主人公会出现心理崩溃的原因。


因为伴随着对观察对象的了解,他意识到这类变态杀人犯,实际上并不像外人臆断的那般“精神失常”,他们之所以干出令人发指的恶行,多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



举个例子,影片中有个叫坎伯的哥们儿,曾经犯下过数起命案。


瞧瞧警方怎么描述这些案子吧。



按照一般思维,这肯定是个先天有心理问题的变态。


然而等见到真人时,你会和主角一样,对眼前的这个家伙内心脑补到:什么?!这就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人渣?


▲你很难把眼前这个长相温和的男子和杀人犯联系在一起


然而当听完坎伯的叙述,你就会明白,有些人,并不是天生的坏。


一切,都是有因果由来的。



坎伯的母亲,自他很小的时候起就对他予以鄙视。尽管这位女士有高学历,对外显得相当有教养,但对自己的孩子,她却频频恶言相向,并最终因此让自己命丧黄泉。


父亲在小孩成长期间的缺席或家庭关系失衡,是导致很多人从正常人蜕变为杀人犯的原因。当然,《心灵猎人》并没有因此忽略掉那些天生的罪犯。


这个锅,得由他们的基因或生理构造来背。



可别以为我或者主创团队是在歧视某类人,事实如此。



除了深度展现罪犯的犯罪心理动机,影片中对刑侦细节的刻画也非常严谨到位。


比如,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两位专家会采取车轮战术,快速询问嫌疑人问题,直到其回答出现逻辑漏洞并因此陷入焦躁或崩溃,从而败露真相。



众多受审人中,当然还有些不自量力,企图用谎言蒙混过关的,自然少不了被专家的打脸。


▲这里原版的台词讽刺意味更重


纵览整部剧,你会发现《心灵猎人》99%的部分都是用对话的方式在叙述案发时的经过,唯一那1%的犯罪情景再现,和芬奇大部分作品比,简直判若两人。


这种弱化感官刺激,专注文本的做法,如果说在《十二宫》中没能引起反响,那么在《心灵猎人》中,则毫无疑问被证明是可行的。


年轻观众的成长,是让这部剧备受欢迎的原因。


▲芬奇在反省时也表示自己在《十二宫》中玩脱了


不得不重申,在本剧首集前半小时中,耐心如我者都会感受到一丝沉闷感,更不用说一般观众了——只因《心灵猎人》的节奏真的进入得很慢


但导演之所以选择这么做,肯定有他的考量。


首先,这么做的好处是为了让你熟悉这部剧的叙事节奏,而一旦你能够融入,信我,从第一集的后半段开始,接下来都是你被编剧带节奏的份儿。



记得之前问我曾经看过一篇有关芬奇电影镜头的文章,里面说这哥们儿对“信息”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


显然,对话的质量,也是他重点关照的对象。


一段精彩的对话,绝不亚于一段影像资料。更何况,比起影像的浅白,抽象的语言赋予了更广义的想象空间。



随着剧情推进,你能在《心灵猎人》中发现不少金句,有些未必和主线相关,但它们共同赋予了这部剧生活化的气息。


至少,你不会用对待肥皂剧的心态去对待它


而这,正是导演期望看到的局面。



看完这么高质量的剧,再反观某地出品的那些“真·神剧”吧,


你就会不由感叹,同样是人,咋差距就这么大呢


最后跟大家分享个好消息,芬奇在近日的采访中透露了下一季制作方向。



真实系犯罪题材爱好者,如果最近闹剧荒,该怎么做就不用我说了吧?





本  月  热  点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孙俪这次演砸了,吗?

今年最变态的日本片,把我整懵了

史上最瘆人恐怖片,我一辈子的噩梦

豆瓣9.0,张艺谋陈凯歌的老师曾看过35遍

吊打无数电影的电视剧终于来了!我要刷通宵

满屏脏话的R级片竟要引进国内,而且只删了6分钟

冯小刚《芳华》撤档,我看的版本你们永远也看不到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