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硬核人肉翻墙片,看得我全程手心出汗丨毒药头条

毒药君 毒药 2019-04-10



最近一段时间,出了很多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好电影。


上周给大家推荐过伊斯特伍德的《骡子》。


其实,同期还有部德国片也很不错。


不夸张,看的过程中,毒药君基本上一直是这个状态。



而它的结尾,更是让我激动到飙泪。


没办法,真人真事改编的代入感,就是如此强烈。


错过它,简直不应该。


气球

Ballon


上周这部电影的关注度并不算太多,区区200号人。


这也是我一直压着的原因。


到这周相对多了点儿,评分也有所上涨。



其实经常关注电影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德国片感到陌生。


这个国家的电影,因为不少都涉及历史因素,


加上日耳曼民族严谨的拍片方式,大部分历史片都是很好看的。


比如B站爆火的元首鬼畜视频,正是来自《帝国的毁灭》。



又比如去年给大家推荐过的《沉默的教室》,也是其中一例。



德国特殊的历史背景,真的是德国电影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单冷战题材,就有好多珍贵素材值得挖掘


今天要说的这部《气球》,正是基于那个特殊年代创作而成。



故事从彼得一家人说起。


彼得是一个蓝领工人,他有一个爱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儿子。


他们团结友爱,是旁人眼中的模范家庭。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却暗地筹划着一场叛逃计划——


他们一家打算脱离东德统治,逃往象征民主的西德。



然而在故事叙述的时期,柏林墙已经建起。


这可不是普通的墙,而是全长155公里,高3-4米的境内分界线


它的存在,将二战后的德国一分为二。



因为墙体周围受到层层把关,想用一般手段翻墙基本上不太可能。


既然陆地偷渡不可能,那就用别的办法。


彼得夫妻联合朋友甘特一家,想出了一个点子:


乘热气球离开东德


然而……



按照约定,两家人原本决定一起乘气球离开。


但因为时间仓促,加上有限的材料,最终制作完成的热气球只能载一家人离开。


几番商量过后,面对犹豫不决的甘特,彼得决定率先行动。


然而在计划实施的当晚,因为热气球的布料不耐高空湿冷的关系,热气球飞到一半下坠。


第一次逃亡,以失败告终



这次失败并没有摧毁彼得西逃的决心。


不过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彼得的妻子却承受不起如此高风险的出逃计划。


于是,她决定叫停。



乘坐热气球的计划搁浅的同时,围绕逃跑的后续调查也悄然展开。



众多证物中,妻子慌乱中遗失的药,成为接下来警方破案的突破口之一



飞行计划败露,彼得夫妻不得不重新回归日常生活。


周边的居住环境,让他们的出逃计划似乎变得遥遥无期。


▲彼得的邻居在特务机关工作


雪上加霜的是,朋友甘特因为服兵役的关系,也将和大家暂时分离。


如此状况,让彼得决定铤而走险,去首都柏林寻求美国的帮助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治避难。



尽管避开了首都中随处可见的便衣,但和美国人的接触并不顺利。


这条求生之路,就此中断。



对于人物的出逃动机,片中只给出了很模糊的线索。


但每条线索从常理出发,都是成立的。


首先,从夫妻俩的对话中,观众可以得知彼得妻子的弟弟,曾因西逃遭受过官方的严重虐待。



其次,彼得的朋友甘特,也因为被政府强制分配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工作而闷闷不乐。



百姓每日生活在恐怖中,连基本的选择权都遭到剥夺。


对自由的本能向往,成为了他们逃离的唯一缘由。


《气球》精髓的部分,就在官方和民间斗智斗勇的部分。


尽管经历了两次失败,但受家人和朋友的鼓舞,让彼得决定卷土重来,重启西逃计划。



这一次,彼得决定拜托甘特做一个更大的热气球,让两家人逃离的愿望得以实现。


但实现的过程并不简单。


因为设计出来的热气球需要更大面积的布料,而一旦一次性购买量过大,就很容易给自己招来麻烦。


别忘了,警察正在调查热气球叛逃的案子。


媒体的曝光,已经把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


▲超额售卖需要上报,从而供警方缩小搜查范围


为了掩人耳目不暴露自己的出逃动机,彼得和甘特两家人协商动员全部人分批次购买。


但很遗憾,当时的东德眼线真不是盖的


上到国家领导,下到每一个普通人。


人人都可以史塔西(东德特务机关)的线人,要想做到滴水不漏,很难。



之前有一部专门反映东德监听题材的电影,相信你们都听过,名叫《窃听风暴》。



其实,这部奥斯卡最佳影片所反映的只是部分事实。


根据后来释出的档案显示,在史塔西的管理下,当时的东德比电影描述的状态还要黑暗。


有多黑暗呢?


时任东德领导班子里的19人,有12人是史塔西的线人。


而东德总共1800万人口中,至少有600万人曾被特工建立过秘密档案!


这些档案,都将为随后的定罪提供决定性证据。



受这股风气影响,当时东德民间的告密现象层出不穷


亲戚、好友、邻居,甚至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可能成为背叛自己的对象。


像《窃听风暴》描绘的出于良心觉悟杜绝告密的现象,后来被指出压根就不存在。



至于像《气球》这样美化人民教师的做法,更是子虚乌有的事。


自保面前,人性可没你们想的那么善良



回归电影,除了准备阶段的不容易,


警察的步步紧逼,也给彼得和甘特两家的逃亡制造了不少麻烦。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瓶遗失在现场的药么?



凭借上面的编号代码,警方很快缩小了搜查范围。


不过因为所在区域患者众多,才模糊了精确度。


但线索总是多方面的,现场的物证不行,总还有间接线索暗中帮忙。


除了线人举报,彼得的身份,也被身为史塔西一员的邻居悉数掌握。



幸运的是,历经重重险关过后,彼得和朋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但对于那个年代大部分计划落空的人而言,这样的成功多少显得有些残酷


也正因此,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才显得如此宝贵。


它彰显出自由对人的重要性之余,也肯定了那些为了自由甘愿付出生命的人。


缺少他们,自由永远只是一种幻想。


也正是有了他们,自由才不至于沦落为一种口号,而成为切实的行动


▲《气球》的原型人物


象征阻断自由的柏林墙,这个见证过欧洲铁幕政策的产物,则成为包括《气球》在内无数电影的吐槽对象。


自1991年东西柏林合并后,如今断壁残垣,早已成为年轻人发挥艺术想象力的涂鸦圣地。



可在当年,这堵绵延数公里的人工边界线,曾见证过无数的悲欢离合。


根据影片提供的资料,仅1976年到1988年期间,


企图西逃的东德人数量,就达到惊人的38000余人


且均以失败告终。


▲一墙之隔,两个世界


而早在柏林墙树立的1961年以前,就有大量东德居民350万)从苏占区“叛逃”的现象。


当时紧挨德国的红色邻居,比如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将柏林视为逃往西方世界的通道。


针对这一现象,彼时的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放话,称苏联公民的这一行为是不可容忍的。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是斯大林的忠实信徒


随后到来的铁幕,加剧了俄国人对逃亡现象的惩治力度。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开枪射击令》在东柏林正式生效。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东德对非法越境者的射杀正式生效。


据不完全统计,死于该法令的遇难人数,大约为240余人,但确切数字查无可循


▲《间谍之桥》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东德居民迫不及待逃往西德呢?


之前讲到的,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当我们在关注东德人民的不幸时,其实,类似的命运我们也经历过。


《省港旗兵》曾有过描绘,篇幅原因,这里就不再赘述。



Coldplay乐队曾在其著名的《Viva La Vida》中唱过:


我的下场无人能料

革命者在等待

银盘里乘着我的头颅

我只是那命悬一线的傀儡

唉,早知如此,何必为王?


企图鱼肉百姓者,最终得到的回应,全世界有目共睹。


1991年,苏联老大哥崩盘,世界格局重新洗牌。



现如今,德国虽重归统一,但东西两地的经济状况,仍时不时受历史因素影响。


历史有让我们学聪明吗?


并没有。


但《气球》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给了我们追求自由的勇气



看罢该片,我重新观摩了一次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并不禁为其深刻的内涵所感染。


压迫和反抗,是人类历史中永恒存在的命题


为自由奋斗之人,夺回了我们生而为人的尊严。


追逐自由本身就像一道光,让我们在黑暗中,获得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自由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它的人。





近  期  热  点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豆瓣9.4,全网吹爆的R级,我要泼点冷水

吴京最凶残影片,美国警校却拿它当教材

豆瓣9.6,这档敏感下架的良心节目回归了

 他和毒贩做朋友,拍下吸毒者最狼狈的一面

他潜入恐怖分子家,冒死拍下这些非人道画面

了解中国文艺片的尴尬,你才知道这部新片有多棒

  天才童星靠它爆红,吸血鬼父母却把她送上领导的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