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蓝色防线》:有一种呼吸,相隔万里仍频率如一

Duyao作者 毒药 2021-06-10


谈论《蓝色防线》其实是一件挺难做到客观的事情,它在感性上的激荡会长时间地留在心底。直到现在,笔者看过影片后已经很多天过去了,回想起来,仍能清晰地看到镜头里那些盈满泪水的双眼,和在焦灼中努力坚毅的脸庞。

 

《蓝色防线》被称为我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题材的影片,这个电影题材,无论从电影史的角度,大银幕放映的角度,还是纪录片的角度,在国内都是历史性的。

 

人们对我国海外维和部队的了解其实非常之少,他们的生存环境、工作内容、甚至所思所想,都像是远在天边的传说,距离我们忙碌又安逸的现实生活无比遥远,也极其模糊。

 

《蓝色防线》拥有了打破这种空间局限与心灵隔膜的力量,它没有煽动性地讲述“爱国主义”“大国情怀”或者“军人责任”这些过于概念化和宏大的主题,而是遵循着纪录片本质的创作规律,以相当冷静和克制的态度,从细节和他们日常工作的琐屑中一点一滴地描绘战士们真实又鲜活的面貌,同时将战区的危机四伏与任务的艰辛繁重作为剧情的推动力,在袭击和死亡突然而至的时候,给了观众巨大的冲击,以及久久难以平复的激动。





文、排版、编辑丨XY




一个四面有敌的“保安”工作

 

《蓝色防线》将视点聚焦于2015年至2019期间,我国第一支成建制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期间,在战中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故事。

 

我们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到了所谓的“维护世界和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不是《战狼》式的超级英雄勇闯敌阵,也不是《碟中谍》式的深入敌后粉碎阴谋。而是日复一日的站岗、巡逻,与语言不通的当地民众沟通,排解民族群体的械斗纷争,理顺难民们衣食住行,在伤害性事件发生后进行医疗抢救,查缴难民营里永远会出现的毒品以及各类武器。


维和部队看似战斗部队,其实只有极少数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发生我们在战争电影里看到的那种枪林弹雨、枪炮互射的场面。联合国规定的维和部队“三原则”是:1.遵循当事方同意;2.保持中立;3.非自卫或履行授权不使用武力。也就是说除非先受到特定目标明确指向的攻击,维和部队在任何情况下不能主动使用武力。

 

因此,在《蓝色防线》中,维和部队的军人们尽管荷枪实弹,可日常所做的工作更像是难民营这个“小区”的保安、街道派出所的警察,甚至居委会的主任,充满着这种漫长的、反复的、琐屑的小任务。

 

听起来“维和”似乎是一件平和的公务员工作,但它的危险其实无处不在。部队的战士们不会主动参战,但战争每时每刻都在他们近在咫尺的周围发生。片中的主要描绘对象“杨根思连”(该连队以抗美援朝时的战斗英雄杨根思命名)所护卫的难民营位于南苏丹首府朱巴的城区,该城市已成为苏丹政府军与反政府军互相攻打的战区。

 

“杨根思连”的战士在巡逻时,随时可以听到枪声炮响,站岗时流弹会从耳边掠过。维和部队看似没有敌人,但实际上所有人都可能是敌人,无论是政府军还是反政府军。

 


一部相当不正统的作品

 

从严格意义的纪录电影定义来说,《蓝色防线》其实是一部相当不正统的作品,它不具备非常明晰的作者观点,和从起点就参与的作者动机。影片的视频素材来自于维和部队负责记录的战士,而影片导演和剪辑等幕后人员,都是在拥有了这长达350个小时的视频素材之后,才加入到整部纪录片的制作。

 

导演刘欣也表示,《蓝色防线》的实际作者并不是导演,而是维和部队的战士们本人。片中除了剧组后期补充拍摄的访谈,所有的镜头其实都是当时身在难民营的战士的主观视角,他就在战区当中,在这个群体当中,在每个主要人物的身边。



当流弹飞来的时候,镜头中传递出的坚强、勇敢和恐惧;当战友牺牲时,镜头中的人和手持镜头的人在一起哭泣。画面的打造者和画面中的人物情感是相通的,甚至是相同的,这是影史绝大多数电影都无法虚构出的情感交流。

 

观众之所以会被这些并不精致、甚至缺乏美感、以至于失焦的镜头所感动,正是《蓝色防线》这部影片独有的神奇气质。如果镜头的画面会呼吸的话,那么它和画面中所有人物的呼吸都是同一个频率,同样,观众们也感受到了这个频率。

 

纪录片最根本的力量就是来自于真实,没有任何掩饰,也没有任何艺术的加工与夸张,这才是本片最强悍的生命力所在。

 

当然,作为导演和剪辑的后期工作,也是影片能够成型重要的原因。刘欣确实是个有经验的纪录片导演,深谙优秀纪录片的创作规律。从300多个小时、极其琐碎的日常素材中提炼出不到两个小时的有效内容,不但要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套路,还要交代清楚事件的背景、环境,人物的个性与人物关系,并要为影片选择一个最动人的高潮。

 

所有这一切,还都是在不煽情、不刻意强化主题,不讲大道理的情况下做到的,实在殊为不易。导演准确地将重心落在更普世的人性表现和人道关怀上。而没有像通常的主旋律宣传片一样,将虚高的主义前置,将常人不能及的情怀夸大,只鼓吹耀眼的光环,忽视了阴影下的幽微。



当影片的高潮部分,维和部队所在的营区遭到炮击,一发炮弹命中我方装甲车,导致两位战士牺牲。你会看到,在医务室里慌乱而又绝望般的抢救,另一位受伤的战士不顾自己的伤势,只在不停地重复“我的兄弟怎么样了”,在那个时刻,战士被还原成了有血有肉的“人”,那时候,没有什么“民族大义”,也没有什么“为国牺牲”的豪壮,只有一个个真切的生命,及心底最真切的念想和伤痛。

 

当连队的上级军官向牺牲战士的家人打电话通报死讯的时候,你看不到一个军人应有的坚韧与职业化,只有语无伦次的内疚,与止不住的泪水和哽咽。当他一边擦眼泪,一边说“这事只有我来做”,并努力拨通下一个电话的时候,那种令人战栗的情感冲击,会成为每个观众心里永远刻下的创痕。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THE END



公众号文章推荐新规下,为了不错过更多好文,请将「毒药」设为“星标”。

文末点击【在看】,一键三联(点赞、分享、留言)。

谢谢!




扫码关注更多好文



往期精彩

《麦路人》:从鲜活走向虚无

为拍张爱玲小说,许鞍华还是向资本低了头

在查理·考夫曼的脑洞里,“时间逆转”太小儿科了

这把“稀泥”,姜文越“和”越糊涂

专访导演吕行:电视剧是一针麻醉剂,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

《无依之地》:创造历史的新金狮,也映照了这个苍凉的时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