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掬水月在手》:你有多久不曾在生命中感受到诗意?

Duyao作者 毒药 2021-06-10


早在北影节期间,有看过《掬水月在手》的友人,就向我提及,这部影片是个有“门槛”的电影。影片上映前夕,看过提前观影的同事也如此说,直到我自己在首映礼欣赏过这部电影之后,才渐渐理解了他们的意思。 《掬水月在手》,是一部关于人物的纪录片,而这个人物,非常“阳春白雪”,尤其在我们当今这个时代,更像一个独处于天外的角色。她的信念、她的职业、她的人生、甚至她的外形,都有着遗世独立,超脱于世俗的感觉。 叶嘉莹先生,就像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后的守门人,她一生都与诗词为伴,以创作古典诗词遣怀,以教授古典诗词为乐。如今,她已经96岁了,古典诗词这扇看似敞开,实则早已虚掩的大门,也许在未来将重重地关闭。 那条“门槛”,不仅是诗意的门槛,也是汉字的门槛,更是不复再来的某种生活的门槛。在中国生活的大多数人,早已不读诗,存在我们记忆中的,只有小学课本里某些押韵的词句。 《掬水月在手》在这个荒芜的、金色的时代,勉力为我们推开一扇大门。人们探头看看,原来门里还有这样一个浩瀚而幽远的世界,那个世界很美好,也很陌生。人们转头离去,再也不曾迈过那道门槛。





文、编辑、排版丨禾言



 
门槛一:诗歌
 
叶嘉莹算不算诗词大家?这个问题一度在观影之后朋友间的酒桌上发生,对于几个只读过《唐诗/宋词三百首》,翻过《唐诗/宋词鉴赏辞典》的假文青来说,这个话题委实像个伪命题。
 
尽管是假文青,但我依然相信,我和我的朋友还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对古典诗词感兴趣(虽然不是兴趣特别大)的一群人,我们多数人都是专职做文字工作的,都曾在古诗词中获得过某些愉悦和享受,但仍然对古典诗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隔膜。
 
对于大多数观众,也可能会有同样的感受。古典诗词曾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印记,但它似乎并没有留存在我们的血液中。

 
看《掬水月在手》,我最大的感觉是,叶嘉莹先生的血液里真的流淌着诗歌。她在童年时吟诗背诗,少年时开始写诗,成年后开始教诗,并成为同领域成就最高的研究者之一。
 
上学时,她和老师(顾随)写诗应和;思念老师时,她写诗追忆;母亲去世时,她写诗感伤;离开祖国后,她写诗怀乡;回到祖国时,她又写长诗(《祖国行》)难掩动情;女儿意外离世时,她又写诗大哭……
 
这样的人生,实在太不寻常了,这的确是诗人的人生。她的生活点滴、大事小情,都在诗里,都靠诗词来诉说。
 
从态度上,她从没有把创作古体诗词当做职业或者是工作,那只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从能力上,我们普通人如果要写一首古体诗,面对的“文字障”、“韵脚障”、“格律障”,在她面前,自然完全不是问题。
 
对于我们这些假文青来说,诗歌曾照耀过我们,让我们有过片刻温暖和悸动。而对叶嘉莹来说,她创作诗歌,诗歌则彻底地塑造了她。
 
与其说她爱古典诗词,不如说她爱的也是她自己,她用古体诗词的理念修正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导引了她的整个人生。

 
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叶嘉莹,经历过大时代的风起云涌,刀兵纷争,家国离散。少年时日军侵华,她早见过“国破山河碎”的景象,出了家门胡同口,就可见“路有冻死骨”的惨状。
 
战争令父亲离家久久不归,母亲急病时为照顾家里不救治,死在从医院归家的路上,她未曾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她随丈夫逃到台湾后,经历白色恐怖,身怀六甲时与丈夫双双入狱。
 
正想着劝大女儿生个孩子,自己可以帮着抚养孙辈,感受天伦之乐,女儿与女婿便意外车祸去世。
 
去美国任教,领略语言与文化的巨大差异,成为世界上少数用英文来讲述中国古诗词的学者。
 
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希望能传道授业以尽绵薄,一面受到台湾当局的攻讦,一面面对北京老宅被占,“大小姐沦落柴房”的窘境。
 
与丈夫的婚姻长期不谐,对方暴躁反复的个性,让她一生都在家庭的苦闷中度过,临老之时忆起亡夫,也不过是叹息一声“那个人啊”。
 
《掬水月在手》中引用了王国维的一句话: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正是叶嘉莹的人生写照。

 
她爱杜甫,是因为她个人经历了与老杜同样的时代忧患、“黍黎之悲”;她爱李商隐,也是因为她理解并切身体会到了义山诗中个人的情怀幽思、“追忆惘然”。
 
她为自己的一生总结出了“弱德之美”四个字,隐忍退让中的坚守和不屈。这其实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思想本质,而这种理念,在当今纷乱浮躁、高歌猛进的年代,早已被狂飙的大潮冲刷得干干净净。
 
所以,我们能懂叶嘉莹吗?我们当然不懂。
 
中国断裂偏狭的教育没有给我们识破“文字障”的能力,古诗词顶多是拿来把玩欣赏的“文物”,而不是可以随口吟诵、从心而出的技能和力量。
 
我们没有勇气跨过那个门槛,因为门那面的美,对我们来说太空洞。那里没有金钱和美食,那些飘渺的风景,甚至不能拍成朋友圈来炫耀,因为我们的朋友圈里,也少有人懂。
 

门槛二:影像
 
《掬水月在手》是个非常特别的纪录片,无论它之前加上人文、传记的定语,还是所谓文学、诗人的标签,都注定了它是一个小众产品。
 
纪录片本来相较于剧情片、商业片就是小众的,“文学纪录片”更是小众中的小众。
 
影片的导演陈传兴是曾执导过《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系列纪录片,在豆瓣评分极高,《掬水月在手》是其中的最新一部作品。
 
《他们在岛屿写作》共13部,其中主角包括林海音、余光中、郑愁予、杨牧、周梦蝶、王文兴、白先勇、林文月、痖弦、洛夫、西西、也斯、刘以鬯等文学大师,是2011至2014年间台湾很重要的文化事件。
 
《掬水月在手》算是该系列第14部,但距离上一部已过去了六年,之前的余光中、郑愁予、周梦蝶、痖弦等都是诗人,而叶嘉莹,是其中唯一一个写古体诗词的诗人。
 
把类型从不同角度一层层剥除,你可以看到《掬水月在手》到底有多特别。
 
纪录片虽然小众,以人物为主体的纪录片还是很多的,很多描绘底层民众的纪录片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或浓郁的市井风情,但以文学家为主要对象的纪录片则在一定程度上荡涤了这层烟火气。
 
再把“诗人”从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编剧这些“文学家”群体中剥离出来,这是一股更加虚舟高蹈的人群,他们对文字的凝练远远超越生活本身,他们更加注重对性灵的体验,而非世俗的庸常。
 
再相比那些写现代诗的诗人,这位可以说世间所剩无几、只写古典诗词的诗人,她的思绪则不仅仅在此身,更思接千载,与千百年前古代的诗人“同僚”心念相照。
 
因此,在影像的构成上,各种类型是一层层缩减的套娃结构,《掬水月在手》只能尽极想象、螺蛳壳里做道场:
 
剧情片,可以编造故事,制作奇观;现实向的纪录片,不能虚构,却可以瞄准具象、关注衣食住行;描写其他文学家的纪录片,可以铺陈生活状态,努力营造文字中的意象(也已经非常难了);但写古典诗词的诗人,你怎样描绘她的创作和心理状态呢,总不能穿越回去找杜甫老师聊聊您这位千年之后仅存的“女儿”吧?
 
因此,我们在《掬水月在手》的影像中,看到了大量极其唯美的空镜头。
 
其实空镜的大量使用,本就是《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片的特点之一,但其他文学家的空镜至少还有一定可以联系的明确指向,比如痖弦眼中的风景、周梦蝶心中的佛像等等,已经算很“现实”了。

 
而与叶嘉莹有关的空镜头,则是完全隔着万重山的古典比喻,有雕工古朴的铜镜,唐墓中出土的壁画,龙门石窟的观音,武则天的无字碑等等。
 
而且,所有的“文物”都不是全景展示,而是用极大的特写镜头把视角凝固在局部,石刻上斑驳的凿痕,画纸上洇晕的笔触。
 
我相信,所有空镜中的事物选择,都不是无的放矢,都和叶嘉莹的诗作有一定关系,或者是她精神养分的某些来源。
 
影片的创作者显然做了大量的功课,而且,这些文物应该都是真正的唐宋古物,能够如此近距离的拍摄,显然也是在幕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成本。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读过多少叶先生诗句的普通观众们,这就构成了极高的门槛——一部纪录片,常常几分钟没有出现人物,而是连缀一些华丽的文物特写镜头,即使是很有耐心的观众,大概也只能领会到“我知道你想表达什么,但我不知道你表达的到底是什么”的程度。
 
另一方面,在旁白与字幕的使用上,导演陈传兴显然高估了(或者不在乎)观众的理解能力,许多字幕上展现的叶嘉莹书信也好、诗句也好,篇幅从数行到十数行,出现的时间都相当短暂,加之多是古体诗歌或半文半白的文字,相信很多观众都未曾看完,字幕便已消失。
 
更有甚者,导演甚至刻意设计了一些场景,让画外音(画面底部有字幕)和主画面字幕的不同文字,同时出现,这绝对是对普通人(文学素养普通的人)的脑力大考验。
 


此外,则是一些难为创作者的现实因素。毕竟叶嘉莹先生近百岁高龄,虽然声音洪亮,目光炯炯,但行动已然不便,因此,关于主人公的镜头大部分为访谈的静态镜头或老照片组成。动态的镜头,比如跟拍日常生活这样的场景非常之少。
 
而且活到近百岁的老人,剩下的直系亲人本就不多,加之叶家人丁不旺,因此访谈中也很难取材到第三者视角中的更鲜活、更切近、甚至更有争议的生活细节。影片除叶嘉莹本人之外的访谈,多由她的同事、学生构成,大多是她的晚辈,对叶先生的态度无不或尊敬、或崇拜,基本的调性也比较单一。
 
在陈传兴的访谈中,还有这样的趣事:叶先生看过初剪版影片后,甚至提议将她个人形象的镜头全部去掉,完全以声音出演。全剧组人几乎都被吓昏。
 
这种很可能是注重古典文学中“留白”与“空灵”的诗人之见,确实莫测高深。
 
现在的《掬水月在手》,相比较这世界上99%的电影产品,已经足够“空灵”与“留白”了。
 
平心而论,这样一部特殊的电影作品,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能够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大银幕上,都是一种奇迹和珍稀。在现在排片接近于零的情况下,如果有幸能看一看,应该会是一场难得的人生体验。
 
某种角度说,在这个贫瘠而嘈杂的时代,电影,很可能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诗意”来源。何况,这还是一部关于诗,且独属于诗的电影。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THE END-


公众号文章推荐新规下,为了不错过更多好文,请将「毒药」设为“星标”。
文末点击【在看】,一键三联(点赞、分享、留言)。
谢谢!



扫码关注更多好文



往期精彩

豆瓣9.4,就算是乡村童话,我依然被它治愈得一塌糊涂

《蓝色列车》张大磊:希望身边人都是“小伟”,只向一个方向走,傻乎乎的

最“幸福”的金敏喜,最“女人”的洪尚秀

《演员请就位2》:尔冬升是斗士,还是在扮演斗士?

它的幕后,比正片精彩十倍

“穿成这样,你觉得我安全了吗?”

好莱坞编剧教父为中国电影挑出16个致命缺陷



别忘了点「赞」和「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