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 | 海曙2018经济半年报里的“11盏绿灯”

海曙发布 2019-05-06

盛夏7月,海曙经济半年报如约而至:上半年,海曙GDP为594.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3%。值得一提的是,在备受关注的市对区目标管理“双底线”考核指标中,海曙以“11绿1黄5红”,绿灯数位居全市第4,这是区划调整以来的头一次。

11盏绿灯传递什么信号?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的背景下,海曙这11盏绿灯是如何实现的?新常态下的海曙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动能?理解这些问题,显然有助于我们把握海曙经济的现在和未来。


跳出总量看质量

“如果把海曙视作一个区域经济体,上半年总量接近600亿元的海曙经济,已然成功跻身全省经济规模的前列。”区统计局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海曙区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省第7位,较区划调整前上升了2位。


去年,党的十九大为中国经济发展定调,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样,对于海曙而言,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


结合11盏绿灯和相关数据不难看出,一方面,新兴产业的较快增长,绘就了海曙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规上工业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2.75亿元,同比增长16.9%,增速位列全市第二位;时尚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3.44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位列全市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4.82亿元和35.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7%和10.7%,增速均高于全区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另一方面,新业态的蓬勃发展,让海曙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上半年,限上批发零售业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26.8%,住宿餐饮业网络销售额同比增长41.4%,1-5月其他服务业电子商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6%,新业态的增速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增速,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这些指标表明,上半年,海曙经济的稳增长和调结构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平衡:一方面通过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稳定市场份额等措施,海曙经济增速持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为调结构争取了更多主动。另一方面,调结构也不断为海曙经济蓄积新的增长动能,逐渐构筑新的增长结构,反过来又推动了海曙经济在合理区间内稳定运行。




将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半年报”放在一起审视,不难发现上半年海曙经济持续保持了高开稳走的态势——GDP增速虽有季度波动,但均在全年7%左右的预定目标上方运行。眼下,距离年底还有不到6个月时间,要全面实现预定目标,必须深刻理解把握这一基本态势,不为一时波动所扰,增强信心,顺势而谋,因势而动。


转型升级当下有为


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转型任务重的海曙经济,如何实现11盏绿灯?

  

不妨从经济发展新迹象中了解一二。营利性服务业的贡献率由7.3%提高到17.5%;10个主要行业中,贡献率超5%的行业数由5个增加到6个,超9%的行业由3个增加到5个,行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分布更广——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支撑经济增长的行业开始转变,逐步由依靠工业、批发零售业、非营利性服务业三大行业拉动的格局,转变为依靠工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五大行业齐拉动的局面。


11盏绿灯,这个成绩来之不易。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海曙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咬定转型升级方向不动摇,打出了一套内涵日渐丰富、点位日见精准、成效日渐显著的转型升级组合拳。


拳法之要在拳理。今年以来,我区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和区委“三大主题年”活动总体部署,围绕“发力突破”这一主基调,在打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倒逼淘汰落后产能的“外家拳”同时,更加着力打好创新驱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百创汇海”人才新政等“内家拳”,加快蓄积经济增长新动能,构筑新的增长结构。


▲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光通信产品生产基地项目


转型升级,最终是为了良币驱逐劣币,营造良性竞争环境。今年上半年,我区坚持铁腕治理不放松,清除河道垃圾566.5吨、处理污水池4015立方米,整治提升80家“四无”(作坊)企业,确定101家年度区重点用能企业,确定41个节能改造第一批项目、12个清洁生产审核项目以及8个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全区总体水质和空气质量进一步趋好。截至6月21日,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80.50万平方米,完成率达78.16%,拆违91.26万平方米,完成率达62.93%,年度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计划达标的6个镇、街道整治项目开工率达96%……


“外家拳”为海曙打出发展新环境、打开发展新空间、打出民生新福祉,也进而为打好“内家拳”提供了更多机会和主动。


6月30日,中国“独角兽”百强企业“蔚来汽车”在宁波销售的第一辆“ES8”新能源汽车顺利交付,成为海曙跑出招商引资新速度的生动写照——“蔚来汽车”与海曙双方首次“会面”后的第18天,宁波蔚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就在海曙成功注册。


蔚来ES8


18天!海曙在跑出招商引资新速度的同时,更将“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要求转化为一个个具体实在的行动。

  

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服务小组、制定《2018年重大项目攻坚提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启动自主开发的“海曙行动”抓落实指挥督查平台……为给“项目攻坚提速”“转型升级提质”提供更加坚强的保证,推动海曙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海曙区启动“作风建设提效年”,结合电子政务内网督查系统,固化“销号式”分类督办机制,招招掷地有声。得益于此,上半年海曙区新开工项目数量达到27个,对照40个新开工项目的全年目标,完成率达67.5%。



为让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的服务,海曙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全省首创区级审批窗口工作人员受理业务技能“考级制”,建立了一支拥有256名窗口受理办事队伍,实行一窗通办,群众办事时间大大减少,如“民办非企业单位设立”平均办理时间缩短了10天至15天。


发力突破未来可期


当高质量发展赢得良好开局,如何突破传统发展路径、破解结构性难题、用好新动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值得我们提振信心、凝心聚力,卯足干劲、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只有准确把握时机促成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和飞跃。不妨让我们倒拨时针,回顾一下大半个月前举行的一场盛会:

7月6日晚,在宁波效实中学香港校友会上,海曙区引才引智工作站香港站揭牌,让香港成为海曙引才引智的新主场:作为12万“宁波帮”的聚居地,也是海曙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的第三个、在国内布局的首个工作站,香港站将与上海、杭州的“人才驿站”一起,承担起政策宣传推介、人才引进、承办人才和科技活动等职责,将引才网络延伸至海内外各大人才聚集地。


引才引智“香港站”



引才引智工作站、高质量发展,原本看似没有多少直接相关性的关键词,在此刻,却具有了强烈的关联。人们感悟到,把握当下的海曙经济,不仅要看即时的GDP增速,更要看创业创新指数,后者更紧密关系到新的经济长周期内海曙的发展成色。

循着这样的逻辑,近年来海曙对经济增速日益表现出来的淡定和从容就不难理解。因为,步入新常态的海曙已经深刻意识到,如果靠的还是低散乱、高消耗、高污染、低端市场,那么这种增长又意义何在?


循着这样的逻辑,再去审视半年度海曙7.3%的GDP增速和11盏绿灯,人们会发现,除了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信息经济核心制造业等产业增加值明显快于规上工业增幅;除了其他服务业电子商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6%,新业态的增速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增速,呈现高速增长趋势外,海曙经济还有一些全新的内容值得重视,这些内容的效应发挥也许尚待时日,但必将在海曙经济新增长结构的打造中发挥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还有深化改革。海曙经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新常态下海曙也选择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突围升级。出台“5年5亿”聚人才的“百创汇海计划”,制定纺织服装、汽车配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率先开展“双随机”跨部门联合执法;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1032项,占比97.8%;全市首个实现审批事项“无差别全科受理”……如是种种,都展示出海曙争当改革“落地派”的决心和作为,而这些改革红利无疑将成为海曙发展的新动力。


跳出固有思维,做大创新文章,一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在海曙成为“风口”。谭建荣院士领衔的浙江大学院士团队落户海曙,组建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成为宁波市“智造”产业发展新引擎;雅戈尔西服智能制造工厂正式亮相,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联通了缝制和整烫的西服生产吊挂系统;省内首个由新加坡主导总体规划、统一建设并整体运营管理的创新型产业园区项目——中新(宁波)智造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预计亩均税收超过200万元;借力月湖金汇小镇的集聚效应,保险业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1.39亿元,增长1.3%,其中财产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增长23.3%……


11盏绿灯,看出的不仅是绿灯数量,还有新成长、新未来。这,也许才是半年度海曙经济带给我们的最大看点。




记者:孙勇 通讯员应俊 陈璐 朱建波 余虹蕾

微信责编:王杨乐 排版:陈佳清


更多关注


海曙的“网红社区”!媒体网友疯狂打call,到底红在哪儿?

宠物也来打“飞的”,看看它们的飞机票卖多少

海曙下半年的经济工作重点都在这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