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黄古林草席:传统行当的“海曙”坚守

海曙发布 2019-05-06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广德湖南岸一带,古称黄古林。两千多年前,人们在此发现一种色泽通绿、内含白色纤维、韧性强的湖草,遂采草织席,织出来的席子硬朗、凉爽、耐用。浙东人士黄古林后来创办“黄古林草席行”,到清光绪年间有席行23家,年产草席上千万条。品牌就此蜚声中外。


千年以来,古林镇上的百姓世世代代以编制草席为生,最初草席仅供市集买卖,改革开放后,镇上一批能人开始置业办厂,将编制草席作为特色产业发展起来。1995年后,从小在草编工艺中耳濡目染下的俞斌以老字号“黄古林”为注册商标,开始品牌运作,后凭借着不断创新的营销模式,在国内市场风生水起。如今,“黄古林”不仅是国家商务部命名的中华老字号和浙江省知名商号,还成为国内最大的研发、生产、销售草席的企业。



▲草编博物馆


“虽然现在自动化设备生产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我们的老底子不能丢。”上周三,记者在位于“黄古林”设立的“草编博物馆”看到,64岁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黄古林草席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郑仁菊,正在工作室里展示着草编技艺。“一根席草要经过收割、翻晒、闷藏、插草、压筘等十几道工序,才能织就一张草席,这其中的辛苦只有编席人才知道。”每天,郑仁菊的工作就是将1.5米左右长的蔺草插进织席机当中,这样看似简单的动作每天要重复5000多次,50多年下来,让郑仁菊落下了难以康复的肩周炎,但她似乎并不在意。“编席要两人搭配,‘筘’的重量近10公斤,压筘是个力气活,我爱人担当此任,我负责插草。做一张席子要用一万根草,每次两根,插草5000次,压筘也要5000下。一天下来,也只能编出一张席子。”

郑仁菊的丈夫王卫国,额头早已渗出细密的汗珠。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日子,夫妻俩已经过了几十年。2015年2月起,两人每周一天定期在“黄古林”设立的“草编博物馆”展示草席编织技艺,让游客进行互动体验,潜移默化地扩大草席技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十年前的中国,空调等物件还是稀罕物件,没有多少人享用得起。便捷又实用的纳凉草席等工艺制品成为很多国人的青睐。可到底怎样才能制作一款优质的草席呢?郑仁菊表示,受气候、土壤与自然环境等客观条件限制,编席用的席草以黄古林一带所种植的品种质量最好。此外,新鲜草席织完后,还要将其晾干,刷除毛屑,再用手掌用力推送,使草席更加致密。最后,将排露的“席筋”打结扣牢,一张成品草席才算大功告成。上好的草席结实耐用、冬暖夏凉。就算用了十几年,也只是慢慢变黄,不会腐烂。


郑仁菊回忆说,1954年时,周总理指名黄古林的“白麻筋”草席作为国礼,赠送给参加日内瓦联合国大会的各国首脑,从此,“黄古林草席”名声鹊起。



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环境在变、时代在变,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顺应市场需求,如今的“黄古林”不仅建成了“草编博物馆”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还完善电子商务平台,最近的电商生意更是异常火爆。“这两个月我们网上商城平均每天销售3万单,最多的一天达到5万单。”“黄古林”总经理俞斌感慨道。


销售火爆的背后,是对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不懈追求。最多时,“黄古林”草席拥有20多个国家专利产品,研发团队每年推出新产品。其中一款带有云母成分的凉感草席,最高卖到了每条2000多元,是一般草席价格的10多倍。


去年,该公司产值达到2.2亿元,线上销售额超过1.3亿元,除了国内和日本市场,还远销欧美、东南亚市场。让老字号在新时代里焕发着靓丽的青春,也成为海曙区让非遗项目“活起来”“火起来”的一个生动案例。



记者:孙勇 通讯员:徐浩跃

微信责编:王杨乐 排版:陈雅琪


更多关注


宁波府城隍庙要修复了! 展陈方案请市民一起出出“金点子”

尽情奔跑,“全民健身日”里看海曙的跑步达人们!

以书为媒,我们约会吧——来海曙图书馆过一个难忘的七夕吧!(8月17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