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以航空航天精神引领科研创新发展新驱动

小航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1-10-16


近年,学校通过紧密围绕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和辽宁地方产业需求,深化科研项目引领和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科研质量体系和团队培养,深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和项目对接,为建设东北特色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东北科技振兴的新支撑做出积极的贡献,走出了一条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为主线,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科研强校之路。


创新科研机制体制改革

构建激励与容错政策“新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系列政策落地,不断强化科研服务意识,从组织保障、人才体制改革、收益分配制度、经费自主政策、转化渠道政策和知识产权维护等多方面落实创新改革制度,形成政策和制度作用合力。各项政策、制度的落地,极大地激发科研工作者创新的热情,释放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潜力。我校以辽宁通用航空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推出“市场化机制实施高校预研军工项目”的沈阳经验入选第三批国家推广清单,这是我省唯一高校创新改革经验入选本批清单;我校入选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单位,探索实施优化科研管理组织模式,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激励分配机制以及继续深化新能源电动飞机成果转化的体制和运营方面的工作等两个试点项目,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引领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新动能”




学校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广聚资源,瞄准世界前沿开展新能源通用飞机研制工作,结出了丰硕成果。自主研制了4个型号的新能源通用飞机,研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国内一流水平。其中,“锐翔”双座电动飞机(RX1E)是世界首款获得型号设计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新能源飞机,目前已获订单意向136架,交付8架;四座电动飞机(RX4E)是由我校全新研制的新能源通用航空产品,是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23部的要求进行研制的正常类飞机。学校紧跟3D打印发展趋势,通过增材制造方式生产的钛合金承力结构件鹘鹰2.0成功首飞,标志着我校的增材制造技术已接近国内一流高校水平。学校人际智能中心自主研发的知识自动化服务平台和融合知识管理的海量文献翻译平台,成功应用于大飞机专项等重大工程。


创新特色科研平台建设

构建高端人才团队“新格局”




学校围绕学科方向的优化与调整,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注重科研人才的引用育留和科研团队的建设培养。学校现有“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首批新型重点智库,1个省级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基地。“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34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之一。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是辽宁省“十二五”重大科技平台,自主研发的新能源锐翔电动飞机正着力系列化发展,形成了双座、四座,陆上、水上,有人、无人等飞机谱系。


创新政产学研融合交互

提升地方产业发展“新动能”




科研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探索新知、发明新技,更是为了解决发展之困。学校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围绕辽宁产业结构升级,围绕重点企业技术需求,进行订单式科学研究,避免科研成果束之高阁。2019年成立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辽宁省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围绕科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产生了一批重要科技创新成果。上一年度,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为174项,比去年增加43.8%,转化金额为7894.53万元,省内转化数量为132项,比去年增加40%,转化金额为3521.44万元,省内转化率为75.86%。学校服务区域发展,建立全省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与沈阳市、鞍山市、抚顺市、丹东市、锦州市、辽阳市、盘锦市、朝阳市等20余个市、县、区签署了科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31699部队、中国航发集团等41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共建科研平台。委派相关人员在平台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任职,并协同人事处推进56名博士教师到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形成“政产学研”密切结合的创新共建合作体系。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发展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我校科研水平迅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增强,沈航人必将会继续发扬航空航天精神,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精品阅读




编辑丨郝书昊

供稿丨科研处 屈力刚 包健

校核丨王景宽 马晓梅责编丨周驰 李朔

小航家邀您一起为沈航助力三连击: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