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沈航微理论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完善党的决策机制的路径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1-10-16


编者按:

“沈航微理论”专栏于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该专栏面向全校广大师生建立理论学习的平台,开展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专栏将采用理论文章、微视频、图片等形式,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力求把创新形式和权威内容结合起来,把浅阅读和深度学习结合起来,把碎片化学习和系统学习结合起来,让理论学习轻松易懂、有趣实用,进一步增强理论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今天为我们讲授理论的是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卢海燕。





作 者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卢海燕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通过了《决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人类治理文明的向前发展的结果,党内民主决策机制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而发展。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完善党的决策机制的意义



人是制度建设的主体,也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主体。制度由人来制定和执行,同时反映人的价值意愿与价值理想。任何制度体系的确立都需要以一定的价值目标为引领,包含着主体的价值理念,彰显着主体的价值取向。制度的价值目标是制度的灵魂,决定制度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以往一些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不同之处。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通过建设、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才能真正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从需求端看,今天人民的需要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物质文化”,人民更需要多样化,需要“美好生活”。从供给端看,生产力水平迅速提升,制约当前发展的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而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应立足于维护人民的利益、呼应人民群众的需要,即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一方面,要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立足于“生态”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供更为优质更为公平的公共生态产品,增强民众的生态获得感;另一方面,要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理念,突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生态环境领域治理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完善党的决策机制的路径选择



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提高党的决策水平,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指出:“健全决策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决策执行、评估、监督”。因此,党的决策也要遵循《决议》的要求。

(一)加强调查研究

在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等问题进行决策时,党内各级党组织、机构、普通党员等决策参与主体要发扬民主,广泛了解人民群众利益要求,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批评,保证决策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为此,党委在重大问题决策时实行全程公开,彰显决策的民主性,不仅可以赢得党员群众的支持,还可以集思广益,为各级党组织进行决策提供智力保障。各级决策主体要拓宽党员群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在决策前可以对要决策的相关问题进行公示,在这期间,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在决策之前召开听证会,在听证会上,要创建民主的氛围,让党员群众可以充分发表个人建议意见。另外,还可以实行旁听制度,在决策的过程中,邀请党员群众列席旁听整个过程,使民主决策有高度的透明度,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在民主决策后,如果有党员群众提出质疑,党委要指派相关部门或人员作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二)展开科学论证

首先,为克服传统经验决策的不足, 减少决策失误,党内决策主体要有科学思维。社会科学中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论,自然科学中的控制论、运筹学、信息论、博弈论、系统论、数学建模等,都可以使科学决策更加具有理论根据。其次,为保证决策的科学性,要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和各种咨询机构。决策咨询机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进行决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在这方面,各级党和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和各党政职能部门的调研机构担负着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要认真听取其他决策咨询机构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各种思想库、智库,智囊机构、各大高校研究机构等,尤其那些不受利益影响的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咨询机构,他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与预测,对决策目标进行论证,帮助决策主体发现问题,提出备选方案。

(三)进行风险评估

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党的重大决策统领国家和社会的方向,代表人民群众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家治理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公共事务的复杂性越来越高,这给党的决策带来了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党的决策风险。各级党的决策主体落实决策结果后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各级党委、党组为了降低决策风险,事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首先要对我国的形势发展做客观研判,一定要考虑当时当地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否允许,社会物质条件是否具备,决策目标是否超前或者滞后。经过这些评估之后,决策目标具备现实可行性,才可以考虑下一步的贯彻和落实。反之,不考虑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盲目决策,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这一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决策所导致的失误上已经得到了的证明。

(四)强化决策监督

加强决策监督,是保障决策民主、科学、高效的重要环节。从决策的过程和监督的主体来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监督。一是党委决策过程的监督。纪检监察部门作为决策监督部门,要成立监督工作小组,对党委决策之前、决策之中的事项是否符合要求进行监督,一旦认为存在问题,就立即提出纠正意见,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决策实施过程的监督。为了使党委决策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各职能部门必须切实追踪督导,全面检查执行者履职情况,确保决策方案的落实和决策目标的实现。三是决策实施结果的监督。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需要信息反馈和事后监督。监督的主体一方面来自于一线具体执行政策的基层党员和干部,他们能最先感知决策执行的后果和效应;另一方面来自于人民群众。所以,决策执行情况要面向社会公开,敢于接受群众的监督。这两个方面的监督所产生的反馈效能,也必然有助于决策更加趋于合理和完善。



精品阅读




排版丨武慧琛

校核丨李朔 任嘉欣 孙震

编辑丨李朔

责编丨周驰 周永亮


小航家邀您一起为沈航助力三连击: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