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全面推进科研体系化建设之加强沈航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小航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21-10-08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习近平


因此,发展新型智库建设,加强人文社科教师决策咨询能力,推进社科智库成果转化,是人文社科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是高校(科研工作者)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尽的责任!

目前,学校正在全面推进科研体系化建设,尤其是以“科研平台、科研团队和科研人才”为核心的科研组织体系建设。其中,新型智库建设是科研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落脚点。十三五期间,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省教育厅新型智库、省级重点社科基地、校社科联等科研智库平台,在智库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立项、智库成果等各方面均有长足进步和提升。



1、内涵建设

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学校“十三五”规划中,均明确提出“凝聚优质资源,建设新型高校智库”。2018年,学校出台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双组长的智库建设领导小组,完善了智库组织机构。目前,学校发展智库的方向不再只停留在理论基础研究上,更向着航空航天、通用航空、军民融合等凸显沈航学科特色上发展,以服务地方和政府智库为突破口,发挥理、工、文交叉学科优势,不断形成具有沈航特色的智库发展方向,不断体现交叉学科的科研魅力和实践效果,不断向新文科建设努力迈进。


2、智库平台

学校现拥有智库类科研平台7个,其中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先进通用飞机设计与制造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省教育厅新型智库1个(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省社科联重点社科基地1个(辽宁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基地)、辽宁省软科学研究会团体会员、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1个(航空航天产业技术研究基地)、市社科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沈阳市四史教育研究中心)、沈航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通过平台建设,搭建了更多更广泛的学术交流研讨平台,共组织“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辽宁省军民融合背景下低空改革研讨会”等高端论坛、学术研讨会20余场。通过凝聚智库人才,加强青年学术后备力量,推动智库人才交流,不断培养和打造我校智库队伍。


3、智库项目

近五年,我校人文社科类科研纵向项目立项400余项 ,其中中国科协、省科协、省教育厅、省社科联、市科协的软科学类、智库类、基地类科研项目占比超过30%,并且这个占比数据每年还在提高。依托这些智库项目,每年产出许多资政建议和智库报告均上报给项目依托单位和主管政府部门。


4、智库成果

通过加大成果报送力度,加强成果转化管理,拓展成果应用渠道,学校在国家高端智库内刊、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沈阳日报、决策咨询等重要智库刊物发表咨政建议20余篇,有许多建议已经被全国政协、国家军民融合办、省政协、省教育厅、市科协等相关部门认可并采纳转化,并受省级以上领导批示8篇。


5、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充分发挥新型智库的“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的作用,通过健全管理体制、大力推动协同、改进科研评价、拓展项目渠道等方式,坚守特色优势专业,坚持内涵式发展,推动智库管理和组织形式的创新。其中包括:促进搭建更多智库科研平台(促进智库类科研项目立项),组织更高级别的智库研讨会(促进人才交流、信息互通),拓展更广泛更直接的智库成果推荐渠道(推动智库成果更快更好的转化),力争进入更高级别(省部级以上)高端智库范围。


智库面向着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是科研的导向。中国的社会变革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案例,我们身边的就是世界前沿问题,智库和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应主动思考,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和责任,开展前瞻性研究,用好创新的物理空间和平台,以智库科研平台为载体,提升智库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具有省内,乃至国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理论和体系。


精品阅读




消息来源丨科技处
排版丨王姝懿 邓景瀚校核丨李朔 陈爽 王宇佳编辑丨李朔 责编丨周驰 周永亮

小航家邀您一起为沈航助力三连击: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