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 | 又一位湘雅名医走了,他最后的贡献是把自己交给国家!
全中南最青春、最洋气、最活泼的微信公众号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学林 | 知世 | 夜灯 | 风物 | 群聊 | 热点 |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死,我若不在了,愿意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国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伍汉文
我国代谢内分泌科学科先驱、湘雅老前辈、著名内科学及代谢内分泌学专家、医学遗传学家伍汉文教授,于2019年2月20日2时54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4岁。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94岁高龄,伍教授仍奋斗在第一线。岁月似乎只给老人的额头眼角留下了痕迹,对医学的热爱从未因时光流逝而磨灭半分。“一息尚存,耕耘不止。振兴中华,毕生为斯。”这是伍汉文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儒雅、善良、对事业的执着和坚守的真实写照。
1925年,伍汉文出生在香港的一家小诊所,母亲就是那家诊所的儿科医生。受母亲影响,目睹了当时日军侵华的惨状,伍汉文从小立志:“浮生唯念振中华”,要救民救国于水火,做一个好医生。
怀着治病救国的信念,伍汉文高中毕业后带着弟弟忍饥挨饿,爬火车、挤汽车、赶夜路,长途跋涉近两个月,一路追上当年因为战乱“流浪”至贵阳的湘雅医学院。
“只有考上湘雅才有饭吃,不饿死,才能行医救人,才有机会报效国家。”
医者仁心,无问春秋
伍教授如愿考上了湘雅医学院,并于1950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后选择留在湘雅工作,1998年从湘雅二医院退休,退休后一直在岗,一直到94岁,他都依然坚持坐诊,手写病历,写字的手并未因年纪变得颤抖,字迹工整漂亮,和人一样,谦谦君子,一身风骨。
而伍教授从医数十载春秋不辞辛劳的原因却仅仅只是:
“政府鼓励医生退休了继续工作,我一辈子都在湘雅了,离不开这里,能活一天就尽力一天。”
一颗赤子之心从未斑驳,像极了湘雅老校区的红墙,历经风霜后更加沉稳肃穆。
杏坛春秋,誉满杏林
1949年,伍汉文以第一名成绩获得张孝骞博士纪念奖,1950年以优异的总成绩毕业并获得金星奖,而后留在湘雅工作。
同年伍汉文投笔从戎,参加了抗美援朝,培养数百名军医,救治无数伤员,立下三等功。
同时,伍汉文还是湖南内分泌学的创始人,由他奠基的湘雅代谢内分泌学科,是国内重点学科。
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医学院的内科医生都把这个学科视为“天书”,糖尿病是内分泌学的代表病症,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外医师对其认识肤浅,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治疗方法。
伍汉文发现,即便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内外有关糖尿病的教科书对于患者新陈代谢的描述,也只限于糖、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完全忽略病人钙、磷、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代谢。质疑提出后,伍汉文带领团队开始了对数百名糖尿病人和120名正常人的排泄物的钙磷等元素测定分析。
测定需要把每一位研究对象的食物、粪便和尿液进行加热灰化,对灰标本进行某物质的定量测试,计算这种物质的新陈代谢状态是否平衡。伍汉文将这些人24小时的大便、小便都留着,然后送去实验室。
实验开始后,伍汉文家里味道很重,实验室的味道也很重,每天要处理几百个病人的大小便,不间断的观察检测,他身上也有一股难闻的异味,老伴戏称他是“臭”医生,恨不得把他关到隔离室。
伍汉文通过实验发现,所有糖尿病人排泄物的钙磷丢失远远超过正常人,钙磷无机盐的大量丢失,导致糖尿病人骨质疏松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整整十五年,伍汉文围绕这一课题写了三十多篇学术论文,以详实严谨的数据揭示了糖尿病患者钙磷丢失的机理和规律,成为国际上最早提出“钙磷等无机盐和维生素代谢紊乱是导致糖尿病骨质疏松和发生多种并发症的根本性原因”的新学说代表。
新学说创建之后,伍汉文快马加鞭,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开创了糖尿病防治的新纪元。
以身试药,献身科研
古代神农氏尝百草,伍汉文也有过亲身试药的经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工业病和职业出现增多的趋势。当时水口山铅锡矿的炼铅炉工要一边冶炼、一边忍受高温铅蒸汽对身体的伤害,长期吸入铅蒸汽,会导致铅中毒,而铅中毒的一个重要症状,就是剧烈的腹绞痛。工人在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同时,还要承受这种职业病的折磨,伍汉文临危受命,下定决心要找到能够治疗铅中毒的特效药。
当时国外针对铅中毒的治疗药物是乙烯二胺四乙酸二钠钙,英文缩写是EDTA,但在当时的中国,根本买不到这种药。不甘人后的伍汉文立刻联系了医院的药剂师,带领湘雅医学院师生们,自制研制了中国的EDTA。
为了检验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药物配制好后,药剂师先给兔子静脉注射,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动物实验成功,为确保万无一失,伍汉文决定以身试药。他毫不犹豫的请人将药物注射到自己的身体,然后仔细观察和记录出现的各种反应。
90多岁了回想起试药时候针头插进血管的瞬间,伍汉文还是很激动。
2018年12月14日,著名内科学及代谢内分泌学专家、医学遗传学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教授伍汉文在重病期间立下了遗嘱及遗体捐献给国家的自愿书 。
2019年2月20日,伍汉文教授在长沙逝世,享年94岁。
94年以来,我们见证了一位英雄志士立志为民,悬壶济世的璀璨人生;68年以来,我们见证了一位医学泰斗无问春秋,但求济世的高尚传奇;半年以来,我们见证了一位奉献者甘献遗体,献身科研的无私精神。
伍教授,可谓是湘雅之骄傲,国家之栋梁。
从香港到长沙,从战乱到和平,从翩翩少年到满头华发,从满目疮痍到欣欣向荣,教授从未停止过科研的步伐,求真求确,必邃必专,教授燃尽一生,将光绘入百年湘雅的历史长卷。
他从硝烟中走出来,毕生钻研,救死扶伤,为病人想,为学生想,为祖国想,为民族想。他有时会在湘雅医院明净的晨光里,听鸟雀声啼,翻开订阅了大半辈子的《中国日报》,享受一个平凡而珍贵的早晨,耳畔回响了几十年的湘雅院歌已成了镌刻心头的诗,随血液奔涌了数十年。
每一年的金秋,都会有医学生誓词响彻中南田径场的上空,字字恳切,重若千钧: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苦,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伍教授,请您走好。
您是所有中南学子的榜样!
升华工作室
资料来源 |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公众号、新湖南客户端、百度百科
文案 | 范伟娟 刘光耀 贾子越 吕润予
编辑 | 吕润予 刘光耀
责编 | 宁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