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梁梦柯:如何在中国从事国际发展行业?
作者|梁梦柯
作者简介|梁梦柯,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就读于美国雪城大学社会工作系。2007年在印度接触非营利组织工作,其后一直活跃在该领域。2014年11月创建IDCC微信公众平台,希望通过探索在中国做国际发展的职业道路,普及公众对国际发展事业事业的认识,促进国际发展事业在中国的成长。
每次和别人聊在中国从事国际发展工作的话题,滔滔不绝之后都最终要面临这些问题:如何加入驻华国际组织?加入北京办公室后能否有平等的职业发展机会?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这个领域越来越有竞争力?如何在跳槽时真正实现职业生涯的更上一层楼?怎么平衡微薄的收入和对梦想的坚持?
国际发展在中国的职业发展脉络焦点模糊,也许你听说过或是正面临类似下面的困境。
C小姐在一个外国智库北京办公室工作,和外国同事做同质的工作,收入却只有同级别外国同事的一半,上升空间基本没有,即使读个博士学位也无法保证能有很好的国际就职机会。
B先生在一家外国环保组织北京分部工作,项目里当助理好几年,也看不到升职的机会。
J小姐经验丰富,在国内各大知名国际组织间可以自如跳槽,但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高层管理职位。
在国际机构北京分部工作过的童鞋们可能会很快面临天花板困境。大部分国际组织总部都位于西方发达国家,项目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需要中文语言及中国背景的国际职位实属不多,如果要去竞争跨区域跨文化的职位,又与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相比少了许多优势;当然,跨出国门从事国际发展工作的成功案例也不少。
H小姐在国外知名学校拿到MPA后,通过不懈努力构建人脉,成功进入知名国际机构总部,拿到珍贵的G4签证。
M先生从联合国实习开始,勤恳、耐心、努力工作,成为正式员工后,因为是本地雇员的合同,薪酬仍然只够负担每个月的基本生活,持续的坚持让他终于迎来一个国际职位。
L小姐通过熟人介绍进入世界银行,从几个月的临时合同一直延到一年的合同,再到两年的合同,最终修成正果,成为长期正式雇员。
G先生过关斩将通过联合国青年专业人才项目的层层选拔,成为一名国际公务员。
然而当下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随着中国从受援国的角色变成援助国,西方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在华资金投入减少,在这些机构工作机会随之越来越少,竞争因而更加激烈。即便是已经成功进入国际组织的人,也面临着如何突破职业上天花板困境的难题。传统西方国家大部分国际发展专业人才的职业道路转换到中国,从光明大道变成了独木桥,独木桥的另一头是否通向光明大道也未知,因此,我们只能另辟蹊径。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在中国国际发展行业立足和升迁的途径呢?笔者认为其实答案并不在如何回答本文最开始的问题,而在眼光如何不被这些问题所局限。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国际发展事业正渐渐成长壮大。笔者认为国际发展在中国,形态与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援助委员会(DAC)的模式差别显著。中国特色的国际发展事业在1997年“走出去”的概念正式提出后开始形成更清晰的发展脉络,可以从实务、研究/教学与专业网络三个方面说开。真正适合中国人在国际发展领域的职业发展机会,笔者认为正是在这里。
首先,实务是指不同主体在一线推动国际发展项目落地,这包括政府对外援助、企业或个人对外投资、NGO走出去等三个方面。从商业角度来看,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投资越来越多,承建项目过程中涉及的社区发展问题日益凸显。许多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部门,逐渐提升对海外社会发展工作的参与度,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目前正在开展多方商议组建细则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第一家中国主导的多边金融机构,下半年将面向全球公开招聘。其它中国主导的对外投资机构还包括金砖银行、丝路基金等。同时还有像中南屋创始人黄鸿翔这样的创业者,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更好融入非洲当地社区,更负责地投资。从政府视角出发,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南南合作越来越重视,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也越来越多。例如2001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在4月26日一早派遣一支队伍前往刚发生尼泊尔8.1级地震的灾区提供人道主义救援。从民间发展考虑,NGO走出去已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1997年成立的国际竹藤组织,在4个国家设有区域办公室,并有40个成员国。中国扶贫基金会在2007年提出组织国际化战略,2009年成立国际发展项目部,专门负责开展国际援助项目。
其次,研究是指对着眼于中国国际发展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RCID)可谓是中国国际发展研究工作的起源地,其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的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CIAD)。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自CIAD时代开始,从设立国内第一个发展学院,到引领设立国内第一个农村发展教学项目,迄今已有近二三十年的时间,堪称国内从事国际发展研究与教学工作的鼻祖。2011年,该学院还开设了国内第一个“国际发展方向”的本科生培养项目。目前,RCID从中国视角探讨国际发展问题,开展一系列围绕中国国际发展的研究,论题包括中国转型的国际意义、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中国在非洲发展中的角色,以及改变发展援助角色等。中心还协调设立了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CIDRN),定期组织中国国际发展相关议题的公开讲座、研究资助、期刊发布等相关活动,为国内各路专家学者提供交流中国国际发展工作的平台。笔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关注中国国际发展这一研究课题。
最后,专业网络是指从事国际发展工作的人员聚集与交流的平台。上面提及的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他们更侧重于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许多关注中国“走出去”相关话题的微信公众平台悄然浮出水面,大致分为几类:专业分享国际发展内容的平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的信息平台、偏重外交政治话题分享的平台,在这些众多的公众平台中,以国际发展视角切入的也逐渐兴起并引起关注,比如笔者在2014年底创建IDCC微信公众平台(帐号:InterDev_Chinese),希望能通过发现身边的国际发展以及探索在中国做国际发展的职业道路,普及公众对国际发展事业的认识,促进国际发展事业在中国的成长。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主席李小云教授和网络成员徐秀丽副教授今年初发起上线的微信公众号国际发展时报IDT(帐号:idt2015),致力于发育中国本土发展知识、促进交流,推动公众对国际发展专业的认知。尽管这些平台仍十分年轻,它们的诞生已然标志着国际发展概念普及化的开端。
读到这里,笔者希望热心从事国际发展工作的你,已经对在中国做国际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你可以成为中国国际发展项目的推动者,促进企业更负责地进行海外投资、发展更有效的海外援助事业抑或帮助中国NGO在海外落地;你也可以成为研究中国国际发展的先锋学者;你还能搭建国际发展交流平台,通过聚拢行业专业人士发挥合力推动行业发展。
笔者很赞同穆罕默德˙尤努斯担任一次社会创新奖评委时说的一段话。他说,这个世界采用一种错误的模型,教育年轻人如何寻找一份好工作,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富有创造力的,这应该是一个充满创业可能性的世界!国际发展行业在中国是新兴行业,一个新兴行业更需要富有想法与热情的创新者,不断开拓道路、发掘潜在机会。这并不容易,但笔者通过见证这个领域在国内不断的发展坚信它未来的潜力。而且笔者相信如果你没有这个信心,大概早已不在这个领域工作了!
在中国从事国际发展的职业道路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每个投身于该领域的人都在帮助塑造这条职业道路,让它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宽广。笔者相信,中国国际发展事业的下一代领导者,一定是我们中国人。
本文根据IDCC公众号上原文最终修改完善,授权发表于国际发展时报(IDT)。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供您参考。
转载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编辑|赵梦颖
国际发展时报(IDT)孕育于全球格局转型之际,致力于发育中国本土发展知识,促进交流,推动公众对于国际发展专业的认知,期待您的关注与贡献!联系方式xxl@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