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IDT】国际发展适合我吗?

2016-09-15 徐秀丽 IDT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徐秀丽,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生导师,IDT联合发起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发展理论与实践。

一丈和一尺

        那天我读到有记者采访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问她在麦肯锡工作和现在的工作之间有什么差别,她的回答概括起来就是:在麦肯锡时,看到的世界是一尺,主要关注中产阶级以上的商业问题,主要与私营部门合作为主;而在盖茨基金会时,看到的世界是一丈,从纵向上看,向下,面对的都是处在全球最底层的人们的问题;向上,则要面对这些全球问题倡导相应的政策;从横向上看,合作伙伴不仅是私营部门,还有政府、社会组织等,协调多方、解决这些问题是很难的,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的确,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商业咨询行业“扑通一声”纵身跳向五彩斑斓的社会发展事业,这中间的差距不仅是“九尺”,因为不同尺度上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方案的可获得性都不是平均分配的:越靠近普罗大众,问题就越多样、越复杂,而现行解决方案的可获得性却越低。

        然而,“吾之蜜糖,彼之砒霜”,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接触这种纵向和横向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在,新学期开始,国际发展的又一股新生力量将加入我们的队伍,我们无比激动,但冷静下来一想,其实正如其他任何领域一样,都有个互相匹配的问题。同学们可能会问:“国际发展适合我吗?我适合国际发展吗?”这或许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问题,需要在成长的经历中慢慢体会摸索,但作为摸索的起点,大家可以借助他人的经历体验。在我看来,从事国际发展研究与实践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第一,抗折腾,能作,喜欢面对不确定性

现在我就在前往伦敦的飞机上写下这段文字,又是一段出差之旅,而这样的差旅已是家常便饭。跟一位好友聊天,她看着我说:“又出差?长途飞机哎,只要超过5个小时,我可受不了!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这样乐此不疲。”其实,也不是没有过退缩,“宅”是我的本性,但不知为何一次次地还是最终跑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形容这种特性,一个字,“作”!两个字,“能作!”三个字,“抗折腾!”,喜欢面对不确定性,不满足于按部就班的日常是这些人内心共同的密码。

首先是需要体力的,今天刚从西部农村回来,明天又跑美国纽约开个大会,这样的跨越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时差的问题。没点体力,支撑不了啊。我的许多同事们在过去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就是这样飞来飞去,人送外号“空中飞人”!再一遇到非洲的疟疾,热带雨林中的暴雨,或是北京当年的SARS,那旅程就更加跌宕起伏了,对体力和心力的要求就更高。更别提,在许多调研和实践之地(往往是那些所谓“发展中(developing)”国家和地区),不管是“软的”还是“硬的”基础设施都不健全,路途颠簸、用水不便、语言不通、文化有障碍,再遇有停水停电、蚊虫叮咬等事宜,吃穿住行,能简则简,这时强健的体魄就是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了。

“作”还需要脑力。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跨学科,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国际关系、甚至心理学、哲学等各主流专业学科的经典著作都需有所涉猎,并能打破籓篱,提出恰当的问题,尽可能逐步发育出一个理解世界复杂性的整体性视角。这需要开多少脑洞呀?!不仅如此,发展研究的一个特色还有应用性,这使发展研究者和发展实践者之间的边界变得异常模糊,因为他们经常使用“发展项目”的方式来进入研究的场域,并将自己置于和当地人互动的情境之下来理解“发展”本身的规律和属性;他们又极关注这些政策与项目的效果是否能真正惠及当地民众和社区。这种特性使得发展研究学者有一种奇特的“中间人”风格,他似乎哪个学科也不归属,但他的伙伴们又遍及各个学科,与人类学、社会学看来,发展研究过于“沉迷实践”了,而与管理学、经济学相比,发展研究又似乎对政策和实践总保留一些距离。


第二,喜欢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欣赏五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

外出必住星级酒店,上厕所必须用抽水马桶,想到农村必然脏乱差,到了非洲也只能看到腐败和低效,不是投票产生的民主必然就是专政,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则被称为“扭曲”,每天必须洗澡换衣服,否则就被称为“不讲卫生”,课堂里必然要主动发言,否则就被称为“保守”……如果脑中对这个世界存有强硬的固定模式,而且大多是新自由主义及其文化体制的一种形态,并难以接受其他多种可能性,那么,在发展研究或国际发展这个行业里生存必然不会太开心——尽管许多人恰恰就是以“拯救他者”为出发点来从事这一行的。

喜欢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欣赏五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和生活方式,这可以说是国际发展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之一。所谓职业素养,就是即便你感性上无法欣赏某一社会现象,但理性则会引导你更深远地看待这一社会事实并为此获得智识上的愉悦感:这些所谓“异常”为何会发生?其意义何在?我们的“常识”一定就是他们的“常识”吗?为什么?此时,你需要有“灵魂出窍”的能力,就像站在火星上的生物一样来看待并理解地球上发生的一切,并最好能对此“会心一笑”,为此,你需要“进入”他们,并通过“动态”和“多元”两个视角来理解,甚至来生产新的知识,以增进我们对这个世界、对我们自身多元而丰富的认知。

一次在匈牙利开展中资企业海外运营的调研结束,夕阳西下,来自荷兰的研究伙伴说,我们去看看当地的吉卜赛人社区吧,这样对当地的用工体制有所了解,并解释说,这个社区在当地的名声可不太好,烧杀抢掠基本上都是他们的事,教育水平低下、失业、不自律等,当地白人一般是不会进入这个社区的,尤其是这么晚的时候。听罢,我情不自禁地摸了摸钱包,问他说:“我包里有现金呢,不会被抢走吧?“ 他回:“那可不好说!”此时,我听到天空中划过几声乌鸦的叫声,内心真有些惶恐(其实,乌鸦在匈牙利可是个吉祥鸟),尤其是刚刚在坦桑尼亚经历过移民官的街上盘剥,调研中的不安全感陡增。抵达目的地,当地的房屋村貌与外界相比,的确非常简陋,甚至没有干净的自来水。吉卜赛人光着膀子,胸部刻着刺青,带着满脸的困惑迎接了我们,孩子们围住我们的小车喧闹不止。他们开始有些害羞,但在当地小学校长的带领下热情地招待了我们,并给我们介绍了当地人的生存状态,其中薄弱的基础教育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而教育的低下则使他们难以走出当地的社区,融入主流的社会体系中,这又进一步恶化了他们在主流人群中的声誉。类似这样的调研经历其实比比皆是,每一次调研都在不断打破我们成见的围墙,面对多元化的生存方式,我们即便难免先入为主,但更多的是需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并了解他们的历史动态和各方的视角,而不是隔岸观火,坐而论道。


第三,对国际发展问题感兴趣,并能掌握相关分析方法和实践工具

看完前面两点,假如我让你认为国际发展就是“诗与远方、冒险与体验,以及悲天悯人的理想主义情怀”,那我就错了。这样的画风至少并不全面,在我看来,国际发展实际上还是个大资本、大政治、大思想汇聚的领域,它往往与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显性的“全球化、现代性、资本主义、不平等、文化多样性”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作为国际发展从业者,还需要与之相关的核心专长(expertise)。事实上,国际发展领域至少是两个领域的集合:实践中的国际发展和思辨中的国际发展,这两个领域各有取向,又紧密结合。因而它需要我们有一种较为开阔的视野,能够链接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践。

理论中的国际发展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发展的形态是什么?发展的动力来自何处?发展的伦理是什么?发展的话语和思想是如何演变的等超越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马上能助于你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却对我们增进对世界的想象力有助益。随着人类迈入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理性的尊崇,对于进步理念的追求,伴随着殖民主义体系,及其后的自由贸易体系和各种国际体制的建立逐渐遍布全球,“发展”不仅作为一种理念,也作为一种实践体制被构建起来。对于“发展”的研究流派背后所隐藏的是人们对于不同理想社会的构建设想,而这些思想源泉又都深深掩埋在西方哲学思想中,这种思想极具穿透力,因为它发育出自身的制度文化和器物工具,是一套非常完整的架构。近几年,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尤其是金砖国家的兴盛,西方学术界也开始挖掘来源于这些新兴国家基于自身历史渊源与文化体系中有关“发展”的知识谱系,这一动力与这些新兴国家比如中国内部急需发育出“文化自觉”、“学术主体性”的冲动刚好对接,形成了现在轰轰烈烈的各种“中国学派”。而与此同时,推动这些思想变迁的,是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产业的转移、价值链的拓展等要素密切相关。运用你的理论积淀审慎地观察这些政治、资本和思想的潜流涌动,洞悉全球政治版图的变迁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奥秘,也是一件趣事。

而实践中的国际发展以宏观层次的政策和微观层次的项目改善为导向,通常涉及“怎么干”、“怎么发展”、“发展的效果好不好?”等方面的具体可操作性的问题,毫无疑问,从政府政策到社会NGO、公司企业,再到社区个人,以及国际发展机构、各类咨询公司等,在这个实践性的行业中行为主体众多,涉及整条产业链运转的问题,在此领域中,项目的设计、诊断工具的开发、调研工具的改善、数据的分析和管理、培训技巧的提高、动员筹资、协调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改善等都是重要的议题。在此领域,专业技术性其实是非常强的。学会了这些技能,不管是在政府领域,还是在商业领域,亦或者在非政府组织(NGOs)、国际组织,以及自我生活和家庭的管理中,都可以体会到其强大之处。当然,如果实践中的国际发展者也能对理论思辨多关注,那么,在结构性思维、工具性操作之外保留一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后就会进入“山重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阶段。

国际发展是否适合我?但“我”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按发展研究的动态视角来讲就是:别着急,看看“我”是怎样被塑造而成的?“我”又存在什么样的多面性?既然“我”都不确定,那么就给自己一个接触和进入国际发展的机会吧。最后,想说的是,一千位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从事发展研究或国际发展行业的人来说,也会有不同的体验和倾向,归根到底,“国际发展”也在变化中(developing)中。那么,说说你的理解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