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唐丽霞等: 中国在非洲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的经验
作者简介| 唐丽霞,博士,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贫困与发展、国际发展援助。
卢琰,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曾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JHU-SAIS)访问学生。
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非洲粮食安全问题突出成为中国政府在新时期制定对非政策的重要出发点,在多个政策文件中,提及对非农业合作时,均强调了技术的重要性,明确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重点是技术合作,如《中国对非政策文件》明确指出“重点加强在土地开发、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粮食安全、农用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加大农业技术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非洲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中国和FAO签订的南南合作意向书中提出“中国要通过委派3000名专家的方式向非洲提供包括投入、工具、设备等,以引进适合当地环境的技术,尽快提高小生产者的生产率”。2006年、2009年和2012年三次中非合作论坛的后续行动中所提出的各种援助非洲农业方式均以“技术”为核心,以示范和推广中国农业技术为目标,包括派遣专家、建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举办对非农业技术培训班以及在FAO的粮食安全行动框架下派遣农业南南合作技术专家等。中国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的对非农业援助政策体系和框架,而这也正是中国国内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中国对非农业技术传播的主体主要来自中国的政府机构、科研单位及公司企业,传播的途径主要包括多边农业合作、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选派农业技术专家、科研单位与非洲的项目合作,以及中国公司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合作。中国目前在非洲进行农业技术传播的方式多样,主要包括试验、示范、培训、参观学习与宣传、来华培训等方式。以张家口农科院在埃塞俄比亚进行杂交谷子的试验种植为例,中国的杂交谷子品种通过试验培育,发现在当地亩产量大大高于当地品种,可以部分代替苔芙,成为制作埃塞传统食物“英吉拉”的原料。技术的示范则是向当地农户示范展示中国农业技术,例如在示范中心周边地区选择受训农户或以工代训农户,提供技术和适量农资,建立农民示范样板户,通过这种方式推动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培训是中国在非洲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国农技人员针对东道国官员、技术人员、或者当地农户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并且将课堂培训与田间技术示范相结合,增强当地技术人员的能力建设,调动当地农户的积极性。参观学习与宣传的方式则是通过印发各类宣传资料,接待所在国国内外参观团体,旨在宣传中国的农业技术,将农业发展理念与技术推广相结合。除了在非洲当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国还积极组织非洲官员、技术人员和针对农户的来华培训班,将考察交流与技术培训相结合,比如农业部利用中国政府捐赠FAO信托基金的支持,先后在华举办了淡水渔业、杂交水稻、热带农业、沼气技术等领域的多个研讨会和培训班,共培训学员200多名。
中国向非洲传播的农业技术类型可以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农业管理技术三方面。农业生物技术主要包括推广改良的作物品种、化肥、农药等,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涵盖了生产、加工、储藏、食品安全等各个环节。其中,生产性技术包括作物生长技术、畜牧业养殖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园艺生产技术等。针对生产资料的技术涵盖了良种培育、土壤改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大棚栽培等方面。关于加工储藏技术,一方面来自农业技术专家开展的培训活动,另一方面来自中国公司在当地进行农产品加工储藏过程中对雇佣工人的培训。在农业机械技术方面,中国农技专家不仅通过示范培训对当地农户使用农机具进行指导,而且把中国援非配套农业机械的组装和使用也嵌入到示范培训过程中,使非洲技术人员和农户对中国农业机械设备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农业管理技术方面,中方专家针对性的对所在国的官员和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农业管理方面的培训活动,增强对方的农业管理能力,同时编写简单实用手册,将朴素的田间经验转化为田间管理文本,增强当地农户在田间管理方面的能力。中国对非洲的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集中于农业生物技术方面,这些技术可以直接面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小农户,具有简便、高效、低廉的特点。而农业机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障碍,这与目前东道国生产力水平普遍较低,机械化程度低,且机械设备复杂、价格高等因素都有关系。
总体来看,中国在非洲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在推广方式、推广途径、技术类型等方面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也摸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法。但是,中国在非洲的农业技术转移仍然面临着很多障碍和挑战。首先,东道国国家的农业生产条件有限,限制了技术的推广。部分非洲国家农业生产条件有限,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基础不完善,并且缺乏配套政策与资金,导致非洲国家本身投入不足。其次,中方部分专家沟通能力不足,一方面源于对当地文化、传统习俗、社会制度等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本身语言存在障碍,基层社区的方言也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影响当地人接纳技术,引发一些误解。再次,技术人员更替导致技术变形,缺乏可持续性。中方技术专家在非洲的工作周期一般为1-3年,对于某些农业技术,比如种子培育推广至少需要6-8年,工作周期无法覆盖作物生长周期,导致技术推广过程出现断裂,影响了技术推广的延续性。此外,所在国社会治安、医疗条件、生活环境、交通工具等因素也会影响外来技术推广人员在当地工作的开展情况。
基于目前的农业技术推广经验,以及中国各参与方提出的障碍和挑战,对未来对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建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需求为导向,考虑因地制宜的技术。根据国情不同实行差别化的技术转移战略,在符合东道国的国情的基础上,与东道国正在实施的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从长远角度制定中非农业合作规划,并形成固定机制。第二,推广技术要直接面向农村与小农。深入基层,保障最有需求的农户的直接受益,技术本身应该经济实用,易学易懂,想办法让小农户尝试和接受技术。第三,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方面加强外派专家队伍能力建设,加强有实践经验的援外人才储备,一方面注重加强东道国的能力建设,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东道国合作伙伴与中国专家一起工作,获得“从做中学”的机会;在项目评价方面,组成共同的专家团队,使他们成为更好的培训者和技术推广者,有效地促进了技术的可持续传播和当地农户的长期受益。第四,开展投资合作,推动产业化进程。建立后续推广资金支持和鼓励企业跟进开展投资合作的机制与措施,重视产业链,着力于上游技术研发和下游产品转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技术推广的规模化。第五,认真学习当地的文化、社会制度、法律法规等,做好准备工作,并结合所在国的耕作文化考虑技术的采纳方法与途径。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IDT的立场和观点,转载请注明国际发展时报(IDT)。
编辑|赵梦颖
国际发展时报(IDT)孕育于全球格局转型之际,致力于发育中国本土发展知识,促进交流,推动公众对于发展专业的认知,期待您的关注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