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母校!76级校友梁火明为250余件矿物标本找到“归宿”
退休近10年的梁火明,常常拿着放大镜,在矿物标本面前端详、研习许久。花了近三十年心血收藏的250多件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和奇石异宝在他家里和心里拥有不可撼动的位置。有时候看着看着,他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福州大学就读地矿专业时的场景: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到野外实习实践时,大家同吃同住,互帮互助,尊师重教,其乐融融。多么温馨淳朴的画面啊!虽然时隔四十多年,对梁老来说却依然历历在目,难以忘怀。早在前几年,梁火明就有意将这些矿物标本捐给母校,这是250多个“孩子”的最好归宿。他认为理由十分有说服力:与其独享,不如共享;与其存放家中,不如存放于母校的地矿博物馆,从而让这些宝贝发挥其应有的教学、科研和科普价值。他欣然接受心底发出的“声音”。
他找到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星,说明来意和初衷后,当即受到张星副书记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在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徐雪玉书记、副院长彭向东等老师们的帮助下,250多件矿物化石标本很快被运送到了地矿博物馆。在捐赠仪式上,张星副书记说道:“梁火明校友心系母校,将珍藏多年的标本无偿捐赠给学校,既是其慷慨无私的体现,也是对福大全体师生的一次感恩教育;既是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支持,更是对学校教育事业的祝福和期盼。学校将保护好利用好这些化石标本,使其发挥更大的教学、科研和科普价值。”
轮到梁火明发表感言的时候,他的内心很不平静,脑海里闪现着在母校学习和工作时的青春时光和数十年收藏的经历,“我是一个收藏家,只不过是把宝贝收了藏在家里的收藏家!”在场的师生们一听,空气安静了几秒,接着哄堂大笑,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继续说道,“捐赠的初衷是想让这些标本找到更好的‘归宿’,与大家共赏和研究,让标本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也是表达对母校和恩师多年来教育培养的感恩之心及敬爱之情。”
张星副书记突然说道,“我增加一个原来没有的环节,我再说几句!”同学们应声鼓掌。“这些矿物标本是梁火明校友花钱买来的,历经数十年,除了可以收藏在家里,也可以卖出去,而且价值不菲!这足以体现梁火明校友的高尚情操和对母校的感恩之情!”
正如张星副书记所说,梁火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从西藏的日喀则,到山东的青岛,从内蒙古的满洲里,到江苏、上海、福建等地,他每每看到心仪的宝贝,都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工资买下,他说“走过路过不能错过,错过了就与这个宝贝无缘了!”
几十年来,他花在矿物标本上的钱占了他工资的一大半,然而他却乐在其中。说起收藏的初衷,梁火明笑着说道:“学了地矿这个专业,看到矿物化石奇石,心底就会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也会浮现那个年代在母校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在课堂上实验室以及野外实习的场景。”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我可以从对它们的研习中,感悟到它们当年的时空及其地质环境,感悟到自然界的神奇与伟大。
的确,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梁火明,对土地和矿石总有一种亲切感,而选择这个专业,也与他对探索自然的兴趣分不开。尽管毕业后,梁火明并没有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地矿人的那种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其福大的地矿专业教育在他40余年的工作与社会生活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从人民子弟兵到大学生,再到领导干部,他始终保持着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高风亮节,两袖清风。在工作中,梁火明淡泊名利,从不向组织上争名争利,每逢单位评优评先,他都把机会让给有需要的年轻人。他也时刻牢记人民公仆的责任和担当。起初他不愿意接受采访,后来终于同意时说道:“我这把岁数了,名利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我更希望通过宣传,把福州大学多年来形成的‘爱校助教’的这个好传统好作风更好的传承下去!”
“人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心血来潮’就能形成的,它成长于人的每一个阶段”。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徐雪玉说道。
这就是说,不管这批矿石的价值有多少,梁火明校友此次能够无偿捐赠250多件矿物标本,与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有关。而这其中,梁火明说母校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既是他的一次善举,也是他表达对母校感恩之情的一次实际行动。
对于这250多件矿物标本的价值,紫金地质与矿业学院副院长彭向东教授评价道,“‘标本有价,初心无价’,梁老师心系福大地矿教育事业,捐赠的标本,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教学与科普平台的标本类型,填补了博物馆哺乳动物化石短缺的空白,具有重要科学与科普价值。”张星副书记则说道:“除了矿物标本本身的价值外,这其中包含的感恩教育,每一位福大人都应该铭记于心,这既是一种大德,更是一种传承。”
福州大学官方微信团队
图文:蓝苗
编辑:付瑞
责编:包玉兰
近期热门文章: